文明與文化都是人類智慧和經驗在漫長的歷史生活中所開創、提煉、積累、過濾、沉澱、補充、最佳化、傳承的一種思維習慣。文明涵蓋文化,文化是文明的組成部分。
首先我們從概念上來認知文明和文化:
文明~是歷史沉澱下來的,有益增強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適應和認知、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發明創造以及公序良俗的總和,也是人類創造財富的總和,分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社會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
文化~是人類社會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精神活動及其產物,分為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
那物質文明是指人類物質生活的進步狀況。從刀耕火種到而今的高科技時代,物質文明成度越高,就意味著人類離開野蠻狀態越遠,依賴自然的程度越小,控制自然的能力就越強。正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但不可否認的是物質文明的發展程序也是對自然進行蠶食和破壞的過程,所以純物質文明的追求是存在弊端的。
精神文明乃是指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過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也是人類智慧和道德的進化狀態,是為物質文明的發展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政治法律保障以及智力支援。總體上來說是改造人類思想、充實人類智慧、塑造人類靈魂、提升人類素養的過程中所積澱下來的成果。
社會文明是指整個社會形態中文明的程度。社會文明的最終結果是建立文明社會,使得城市化程序健康有序地發展,營造和諧社會,規範人類的行為方式,引導人們追求卓越、提倡誠信篤定、建立良好的心理取向和價值取向。
政治文明就是人類的政治活動的進化狀況以及發展程度,是統治者或領導階層在管控、交流、溝通等活動中的策略框架和文明程度,是與野蠻、矇昧的政治相對立的。政治文明也是個新生概念,文明的政治是講究開宗明義、以時俱進、造福時代、導向透明,又不偏廢及時調控功能和責任,尊重公序良俗,尊重人權,正所謂政通人和,民生所幸也!
生態文明乃是人類在一切活動中所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中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生態文明的倡導標誌著人類在破壞自然的過程中已經受到懲罰了,在亡羊補牢!
而物質文化是指為了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需要所創造的物質產品及其所表現出來的或應用的技術和藝術等,包括飲食、服飾、建築、交通、生產工具以及鄉村、城市等。但自然狀態下存在的物質並不屬於物質文化的範疇。
非物質文化就是那些非物質形態的而有藝術價值或歷史價值的文化,非物質文化也是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出來的各種精神文化。如:風俗、武術、歌舞、語言、文字、宗教、哲學、道德、法律等等。
文化最直觀的理解就是透過文字、文章、文采、禮樂制度、法律條文等言傳身教地去教化、教行百姓,使其奠定一定的素質基礎,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一種習俗和底蘊,很是一種特有的慣性思維方式。
我們倡導做個有文化、守文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