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水滸傳》雖然寫了108位好漢,但面目不模糊、沒有道德或其他方面硬傷的好漢,也就那麼幾個,包括魯智深。我小學那會,初讀《水滸傳》就覺得,這魯智深實在是個妙人!再大點,更覺得魯智深比宋江強上一萬倍,交朋友一定要找魯智深這樣的,而不是宋江那樣的。

魯智深是個英雄,而且不是那種自身遭到不公才想到反抗的個人主義英雄,他“禪杖開啟危險路,戒刀殺盡不平人”,見不得弱者被壓迫受苦,會因此主動跳出來頂住背後的迫害,保護弱者,而且最難得的是粗中有細,救金翠蓮時,知道先壓住報信的店小二,再找鄭屠買肉拖延時間;

救林沖時,他也知道在客店裡動手不好,唯恐救不成林沖反而兩個人都陷進去被人捉,猜到兩個公人要在野豬林動手,預先埋伏,又千里迢迢護送林沖到滄州。草莽義氣,並非一昧喊打喊殺,而是為了守護一份心中的正義和原則,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勇者憤怒,抽刀向更強者,在我看來,魯智深就是這樣的勇者。

所以魯智深不需要收買什麼人心,他的行事,自在由心,倒有點老莊的味道,他這種性格註定跟宋江合不來。宋江俗,是真的俗,他擺脫不了功名利祿封妻廕子忠君愚昧那套,連自己被害死,都要拉上個李逵陪葬,全了一世的虛名,卻沒想過到底有多少兄弟因為他而受害。

魯智深並不完美,但他是個聰明人,應該是早就看透了宋江為人。所以在梁山泊排了座次之後,李逵、武松反對招安,宋江呵斥了李逵,又擺出那套說辭質問武松,武松還沒回答魯智深就實在看不下去了,反駁了宋江兩句,甚至說出散夥的話,雖然被宋江糊弄過去了,但從那時候開始,魯智深便已經明白了梁山的結局。

影視版的《水滸》出於藝術需要,經常把擒方臘的功勞安到獨臂武松身上。雖然那場戲的確精彩,但原著中這份功勞是屬於魯智深的,而且沒費啥功夫,就靠一位老僧羅漢指引,魯智深守株待兔,輕鬆把方臘捆了個正著。這是大功勞,宋江一定要回朝去請賞的,他喜滋滋地說“回京奏聞朝廷,可以還俗為官,在京師圖個蔭子封妻,光耀祖宗,報答父母劬勞之恩。”

這實在好笑至極,宋江自己也承認魯智深成功是神佛暗中相助,但他居然勸佛家羅漢還俗為官?魯智深心裡很明白,宋江這人為了當官留名、高官厚祿是可以犧牲兄弟前程性命的,方臘被擒,“四大寇”只剩下梁山眾兄弟了,朝廷接下來會對付誰呢?而且,宋江為什麼勸他還俗?

無非是為了把這潑天大功好好記一筆,必須讓他回京師去。魯智深說自己“心已成灰”,宋江接著再勸,但這回魯智深連表面功夫都懶得維持了,直接暗示:“要多也無用!只得個囫圇屍首,便是強了。”這話,其實已經是魯智深的心裡話,也是魯智深在提醒在場的兄弟看清宋江和局勢,早點離開。

否則,能留下全屍就已經是你們最好結局,什麼封妻廕子高官厚祿都是加糖霜的毒藥,不可輕易迷戀!這話讓宋江當場色變,默然半天,“各不喜歡”,氣氛十分尷尬。宋江聽不懂或者說他不願意懂,但有6人還是懂了,並且真按魯智深指點的那樣不肯返回京師,果然善終。

6人分別是以病為由留在杭州六和寺的林沖,斷臂後留下來照顧林沖的武松,勸說盧俊義無果獨自走遠的燕青,以及詐稱風疾的李俊,跟了李俊去的童威、童猛。請注意,武松表示出要清靜出家意圖時宋江可就沒像挽留魯智深那樣說一堆話了,而是一句“任從你心”,這也挺尷尬的,昔日的兄弟漸行漸遠,武松明顯傾向了魯智深。

林沖病逝,倒也落得個“囫圇屍首”,燕青不知所蹤,像范蠡一樣暢遊山水之間,逍遙又自在,李俊和童威、童猛及時抽身,後來去了海外暹羅國自得其樂,勝過執迷的宋江百倍!可嘆盧俊義和吳用花榮等人,一心跟著宋江,最後落得慘死。

每每讀到這總覺得施耐庵好一支妙筆,你看整本書,看起來像是歌頌君王,實際上光借魯智深這一個人物,就把那些虛偽東西醜陋的內裡全撕開展示出來了,一點不剩,也難怪在後世學者評價中,魯智深能成為中國古代小說人物形象中的“絕頂人物”。

11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博物館“不正經”的5件文物,別笑,這真是古人制作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