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琺華繡墩
琺華器,又稱琺花器或法花器,是漢族傳統工藝美術品,始於元而盛於明。色彩豔麗,線條生動,形象簡練,具有獨特的山西地區風格和特殊的裝飾效果。
明 琺華鏤雕牡丹孔雀紋
琺華一詞原始於方言俚語,意為粉花、粉畫。由於晉東南人法粉不分,外埠人誤粉為琺,明景泰年間官家琺琅罕跡於民,色彩鮮麗斑斕,琺華彩亦雍容華貴,同有“琺”字,琺華器的色澤釉彩及其刻繪藝術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美麗的意外倒也給琺華陶瓷增添了些許神秘的傳奇色彩。
明成化 琺華童子拜觀音瓷板
琺華瓷始出元代中後期,屬硬陶,燒結僅高出陶器100度左右,與唐三彩相類,而山西琺華器為低溫釉陶瓷。琺華陶瓷由琉璃演變而來,而琉璃多為綠黃色,色彩單一,而琺華彩比較豐富,綠、黃、白、藍、紫、黑等,特別是茄皮紫、葡萄紫、色澤透明鮮亮歷久而彌新。
琺華簷梁
當時,有晉地琉璃遍天下一說,無論皇宮廟宇,商宅權府,山西琉璃無處不在。山西大同明洪武十三年築造的九龍壁,便是琉璃與琺華陶瓷完美的結合體。
九龍壁
琺華最大的特點是隔釉見胎,開芝麻紋片,琉璃則開大甲紋片。紋片的開法均為片四周起翹,如膠泥地日曬後的龜翹狀,且反鉛,隱現蛤蜊光。琺華器與琉璃器的最大區別是在釉中添加了草木灰,也稱牙屑釉,在色釉上比琉璃器更純正豐富,刻畫細膩。
明正德 嘉靖 琺華八仙紋大罐
明 琺華釉雙龍耳瓶
明中期以後琺華器從建築構件走向庭堂,其精美不言而喻。其中盤、碗、碟、香爐、文房用品,人物造像、瓶罐、缸、吉祥神像、神獸,最為多見。
明 琺華獸耳花鳥紋大罐
明 琺華花卉紋鼓墩
琺華器藍釉分兩種:一為孔雀藍,一為孔雀綠,藍釉色彩正品應為天藍+毛藍,綠釉為軍綠+墨綠,統稱為孔雀藍。黃色正色為嬌黃,有葡萄紫,茄皮紫,所有琺華器均為有紫為貴。由於琺華釉隔釉見胎,從元晚便出現了琺華釉下墨彩,但墨彩處剝釉嚴重,墨彩大多繪花鳥人物。
藍釉之美
琺華釉蓮花紋罐
琺華紋飾有很多,可大致分為:立粉多彩纓絡紋,山水、人物亭榭樓閣紋,動物植物花卉紋。明中期開始出現印紋、劃刻紋,同時出現模製脫胎器,如:獅、貅、香爐人物等。
明 琺華釉龍紋抱月瓶
明 中晚期 琺華開光瑞獸罐
明 琺華釉龍紋梅瓶
清 素三彩琺華立粉酒仙瓶
琺華陶瓷以山西出產的最有名,山西琺華器傳承綜合了各代的具象審美,突顯獨創了琺華彩釉陶瓷,它以北方文化為背景的粗獷、豪放,樸實的農耕文明、遊牧文化,揉合的民族情結刻畫在了陶瓷之上,形成了山西黃土高原獨特的琉璃琺華文化!
歷代琺華工藝品欣賞:
清 琺華纏枝花卉瓶
明萬曆 琺華雙龍蓮花紋獸面足香爐
明 琺華開光花卉八稜梅瓶
清 琺華菊花紋雙耳瓶
蓮塘圖蓋罐 國家博物館藏
明16世紀 琺華蓮花紋罐
高士出行紋罐 國家博物館藏
明 琺華釉一鷺蓮科八寶紋大罐
明 琺華釉人物梅瓶
明 琺華釉人物梅瓶
明 琺華釉刀馬人物大罐
花卉紋筆洗 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藏
明 琺華瑞獸紋大罐
滿池嬌紋罐 東京富士美術館藏
明 琺華鏤雕人物圖蓋罐
鏤雕孔雀牡丹紋鼓式墩 國家博物館藏
明 琺華花卉燈臺
明 琺華花卉梅瓶
明 琺華花卉雙耳瓶
琺華釉地粉彩開光錦繡前程紋蓋罐
明 琺華彩花蝶紋出戟花觚
菊花紋瓶 國家博物館藏
花鳥紋罐 大阪東洋陶瓷美術館
琺華紅綠彩龍鳳葫蘆瓶
琺華器採用山西壁畫瀝粉工藝,釉色幽蘭奢華,古樸不失厚重,一出爐便驚豔世人,存世很短,緣由成謎。據考證,目前存世的琺華精品不足200件,而且大部分漂洋出海,被世界各大博物館收藏。
琺華造像欣賞:
清 琺華人物坐像
晚清 琺華釉調琴仕女
清 琺華佛坐像
明萬曆 琺華釉釋迦牟尼坐像
明嘉靖 琺華釉真武大帝佛龕
明 琺華真武大帝像
明 琺華釉真武大帝供龕
明 琺華釉釋迦坐像
明 琺華觀音像
琺華人物騎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