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提起蘇軾蘇東坡,大家都會想到他是宋朝的大詞人,大文豪,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一首: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寫出了他的豪邁。一曲: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寫出了他的柔情,除了文壇地位之外,蘇東坡書法造詣也登峰造極,天下第三行書《黃州寒食帖》出自他手。然而,這都是他的文學成就,我們今天想說的是他另外一項成就——美食。

宋代的經濟空前繁榮,以前朝代的宵禁在宋朝也不存在,人們可以通宵達旦的遊玩,暢飲美食,彷彿吃的文化在宋朝格外流行,身為資深吃貨的蘇東坡同志,對自然十分精通。元豐三年,蘇軾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他自己開荒種地,便把此地號稱“東坡居士”。在黃州期間,他親自動手烹飪紅燒肉並將經驗寫入《食豬肉詩》中。蘇軾在徐州及黃州時烹製的紅燒肉,只是在當地有影響,在全國並沒有多大名氣。真正叫得響並聞名全國的紅燒肉,是蘇軾第二次在杭州時的“東坡肉”。宋哲宗元祐四年,蘇軾回到闊別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五、六月間,浙西一帶大雨不止,使浙西一帶的人民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他組織民工疏浚西湖,築堤建橋,使西湖舊貌變新顏。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謝蘇軾做的這件好事,人人都誇他是個賢明的父母官。聽說他在徐州、黃州時最喜歡吃豬肉,於是到過年的時候,大家就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蘇軾收到後,便指點家人將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酥的,然後分送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們吃,大家吃後無不稱奇,把他送來的肉都親切地稱為“東坡肉”。

依然是在黃州擔任團練副使的時候,正處於窮途末路之際,蘇東坡發現黃州特產豐富,糧多豬多,說來有趣,黃州人卻不喜歡吃豬肉。然而,蘇東坡卻因肉價便宜便常常買豬肉回來,用老家四川眉州通常煮肉的方法烹飪。有一天,家中來客,他卻烹製豬肉待客,把豬肉下鍋著水放調料後,以微火慢慢煨著,便與客人下起棋來,兩人對弈,興致甚濃,直至局終,東坡這才想起鍋中之肉。他原以為一鍋豬肉定會燒焦,便急忙進廚房,頓覺香氣撲鼻,揭鍋一看,只見塊塊豬肉色澤紅潤,汁濃味醇。品其味醇香可口、糯而不膩,博得客人高度評價,東坡也得到啟發。爾後如法複製同樣味美,自這以後他便常做此菜,有客待客,無客自食。還寫了一首《豬肉頌》:“洗淨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時它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這就是東坡肘子了。

蘇東坡在他58歲的時候,再一次又被貶到了廣州的惠州。惠州在當時是一個非常偏遠而又貧窮的地方,他剛到時所看到的情景是市場寥落,市場上的商品也是非常的少,到處一片蕭條的景象。儘管羊肉很好吃,但每天集市上卻只見殺一頭羊。由於他是一個貶官,出於文人的自尊,他不好意思與當地官員們去爭買羊肉。於是,他就把剩下的羊脊骨買回來,自己發明了一套新的做法,然後剔著吃骨頭上面僅有的一點肉。他都怎麼做的呢?他先把這些羊脊骨洗乾淨,然後用水煮半熟,再把它瀝乾水分,然後灑上酒、抹上鹽,再放到火上用小火把它烤熟,一直烤到有點焦為止,就算是做好了。這樣烤成的肉是外焦而內嫩,因為是骨頭,肉很少,所以吃的時候是要慢慢地剔著去吃。但是,蘇東坡覺得這骨頭縫裡面的這點肉,吃起來味道是特別地好,他學得味道就像是吃螃蟹時螃蟹腿的味道,實在是妙極了。這道菜就是後來非常有名的烤羊肉蠍子。

看,美食專家蘇東坡同志,不僅文學成就高,而且美食上的成就同樣很高,如果蘇東坡生活到現在,那麼舌尖上的中國美食專家,肯定就非他莫屬啦!

7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宋江一不會武功,二不懂謀略,他憑什麼讓梁山好漢臣服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