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中國著名飲食思想

儒家主張:民以食為天

先秦儒家經典《禮記·禮運》,對飲食有句百世不刊的經典名言,這就是:“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它比孟子的“食、色,性也”還要徹底,食和性不僅是人類本能的慾望,而且是天下之大欲,這一“大”字,把飲食提高到至上的位置。

對這“大欲”思想做出具體闡發的,有許多鴻儒碩學,雖然他們流派不一,師承不同,又都在充分肯定人生慾望,追求足食美味的問題上發表過精闢的見解。

《管子》中雲:“人與天調,然後天地之美生。”是故,自然有春夏秋冬,日出日落,人的每一天、每一個季節也會相應的發生改變。因此,作為民生之本的“食”,也應該按照順應自然的規律,這是健康之本。

荀子說:“若夫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皆生於人之情性者也。”韓非子說:“人無毛羽,不衣則不犯寒。上不屬天,而下不著地,以腸胃為根本,不食則不能活,是以不免於欲利之心。”

楊朱認為人的本性是:“恣耳之所欲聽,恣目之所欲視,恣鼻之所欲聞,恣口之所欲言,恣體之所欲安,恣意之所欲行。”

《呂氏春秋》認為“聖人深慮天下,莫貴於生”。這部書正是從“貴生”的高度,對先秦的飲食理論進行系統的總結,寫出《本味》《本生》《盡數》等不朽的篇章,成為先秦的烹飪寶典,享名千古。

在先秦諸子中即使主張以苦行對待生活的《墨子》也不例外地宣稱:“食為性命之基。”

在儒家心目中,飲食不僅是滿足人慾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與天理相通,《左傳》中“民之所欲,天必從之”表現出人慾和天理相應的必然性。到漢代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向日用消費生活的深化,使這一觀念系統化。師承儒家的思想家們無不秉承這一觀念,做出自己的解釋。宋代大儒朱熹說:“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慾也。”

清代理學家戴震說:“人生而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氣心知之自然也。”欲是什麼?他又說:“不過懷生畏死,飲食男女,與夫感於物而動者。”主張清心寡慾的張載也認為:“飲食男女皆性也,是烏可滅。”

儒家的飲食理論高度凝練地表述了民食即天理的倫理觀念。從傳授農藝的勸農書“氏為邦本,食為民天”到戶戶持有的家訓“食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這一觀念在中國深入人心。飲食是天理、人慾這一信念的確立,對國家來說,使歷代王朝的當權者都把“足食”作為富國強兵的基本國策;對民眾來說,追求溫飽和美食成為生存、發展和享受的合理要求,這是中國飲食業發達,烹飪技術精益求精的全動力。

未完待續……

本文選自《千古食趣:說說吃的那些事》

你的移動文學圖書館:這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歷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本號是一個傳播傳承純文學的平臺,拒絕網路爽文“小說”!

閱讀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關注本號,一起來讀書養性、終身學習!

21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寶豐韓家窯址:為宋、金、元瓷窯址,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