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到了二十世紀,畫風明顯走向抽象。

瓦西里·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1866~1944),俄國畫家,世界公認的抽象主義繪畫的鼻祖,也是傑出的藝術理論家、詩人、劇作家。出生於莫斯科一個茶商家庭。自幼喜愛繪畫,並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後長期定居德國,從事繪畫研究。曾擔任"新藝術協會"主席,致力於推廣各種不同的畫風。1910 年以後,他的抽象主義繪畫風格越來越明顯。他的代表作有《湖上》、《黃·紅·藍》、《蔚藍的天空》、《白色的線》、《即興31 號》、《粉色的音調》等等。

入選畫作:

《構圖八》

現代抽象藝術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奠基人康定斯基,認為「色彩和形式的和諧,從嚴格意義而言,必須以觸及人類靈魂為原則。」《構圖八》只運用最基本的幾何形狀和色彩,元素彼此協調而抗衡的分佈於空間中,審慎地到達全體性的協調感。自由與約束的對比,呈現出直覺表現和有意抽象形式間的關係。

畢加索

畢加索(1881~1973),立體主義流派的主要將領,20 世紀西方美術諸派中最具影響力的畫家。出生於西班牙南部小鎮馬拉加,自幼就酷愛藝術。曾考入馬德里聖費爾南美術學院學習,因不滿學院派的保守教學,又回到了巴塞羅那。在一個著名的沙龍里接觸了各種藝術思潮。1900 年底到達巴黎,受到了塞尚、凡·高等藝術大師的影響。後長期定居巴黎。他在藝術上兼收幷蓄,打破了歷來的造型法則,開創了立體主義流派。他在世紀之交的變革時期,在多個藝術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他的繪畫代表作有《賣藝人一家》、《理頭髮的婦女》、《哭泣的女人》、《亞威農少女》、《三個樂師》、《格爾尼卡》等等。

入選畫作:

《阿維尼翁的少女》

畢加索《阿維尼翁的少女》是20世紀最著名和享有盛譽的影象之一。五位裸女誘惑的望向畫布之外。多樣的視點、撩人的姿態、扭曲的面孔,粗糲的形體,使畫作充滿不安的力量。激進的幾何風格,標誌了立體主義的誕生。此畫包含的元素被現代主義運動吸收,其理念不斷的挑戰著藝術世界和公眾。

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1862~1918),奧地利分離主義畫派的創始人。出生於維也納郊區布姆加特,他的父親是一個從事金銀雕刻兼銅版工藝的匠人。他和兩個兄弟都就讀於奧地利工藝美術學校。他組織成立了"維也納分離派"繪畫組織,進行藝術創新的探索。他結合平面裝飾的手法,創造出了具有裝飾效果的繪畫樣式。代表作有《吻》、《死與生》、《達那厄》等。

入選畫作:

《吻》

尺寸:180×180cm

類別:銀,金葉,布面油畫

收藏:奧地利維也納奧地利美術館

這是一幅表現愛的抽象主題寓意的傑作。在畫面形式營造上調動了各種藝術手段,諸如線條和色塊的組合,色彩中摻入金粉,使畫面呈現出美妙溫馨的夢幻場景。

表現主義藝術家克林姆特的《吻》,描繪被金色光芒纏繞,跪在花園中強烈擁吻的男女,女子沉醉的同時浮現出羞怯而被動的神態,充滿性的矛盾和奇幻般的壓迫感。金箔和華麗的裝飾覆蓋下,性的愉悅和與之相鄰的死亡陰影,匯聚成絕望邊緣頹廢而唯美的強烈愛慾,成為極具裝飾性的愛情隱喻。

克里姆特的這幅《吻》是具有強烈平面效果的代表作。此畫具有明顯的東方裝飾風格和東方情趣,圖案裝飾符號被大量地使用,畫中所描繪的兩個擁抱接吻的男女,女人那張在男人愛撫下意亂情迷的臉是畫家著重塑造的,畫面籠罩在美麗的而略帶不安的黃色調子中,他們的服裝圖案非常漂亮,所接觸的也是平面化的圖案,非常諧調。

在歐洲的傳統文化中,傳統手工藝一直不登大雅之堂,是不能和繪畫藝術同日而語的。但是,隨著後來的發展,一度被否定的平面裝飾藝術再次引起了人們的喜愛和重視。克里姆特由於出生於一個從事金銀雕刻兼銅版工藝的家庭,從小就接觸了許多有關傳統手工藝和鑲嵌畫的知識,因而是他最早把傳統手工藝和現代藝術完美地結合了起來,開創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吻》是一幅裝飾性壁畫,也是一幅廣受好評的藝術傑作。畫中大量使用了金片、銀箔等裝飾性要素,使畫面看上去熠熠生輝、金光閃閃。在這種金色的背景下,一對戀人在開滿鮮花的柔軟草地上,熱烈擁吻。男人的雙手輕柔而充滿愛意地抱起了女人的頭,正富有激情地吻著她的臉。女人的左手握著男人的右手,閉著眼睛,沉浸在無盡的幸福和浪漫的想象中。畫中的男子烏黑的頭髮,黝黑的面板,突出了男子的健壯和陽剛之氣,而女子白皙的面板和紅潤的嘴唇顯示她的嬌柔和美麗。男人和女人身上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圖案紋樣,除了女人有完整的身體曲線外,男人則完全處於這些圖案的包圍中。而這些長方形、螺旋形、圓形的各色圖案有著很強的裝飾性效果,也充斥著神秘的象徵意義。有人就認為這幅畫其實是強烈的情慾的象徵,這些各種形狀的圖案是史前人類充滿性神秘意義的符號。而畫中的女人嬌柔地依偎在男子的懷中,向他獻上自己的臉龐和嘴唇,甚至無視環境的危險,是一種性愛的暗示。但是這種情愛在這種金黃色的色彩襯托下,在鮮花和各色圖案的包圍中,讓人沒有一點邪念和粗俗的感覺,將人從一種世俗的觀念和道德的約束下解脫出來,只感到一種溫馨、浪漫、富有激情的生命衝動。正如克里姆特的擁護者評價的那樣:"還沒有人給我們提供過一幅某種歐洲女子如此高大完美的肖像。"畫面上各種金銀片、銅、珊瑚的裝飾使這幅畫藝術魅力大大提高,它不僅是一幅畫,更是一件工藝性極強的工藝品。畫面上的色彩主要是金黃色,點狀的背景以及開滿鮮花的草地把整幅畫襯托得唯美而輕柔,讓人不管怎樣看都能得到一種新鮮而典雅的藝術享受。克里姆特是一位對人生有著獨特體會和探索的藝術家,他的作品把生命的誕生、成長、衰老、死亡進行了深入而細緻的描繪,把繪畫上升到了一種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索的層次,把宇宙人生的生死迴圈進行了藝術的表現。他繪畫藝術的最大特點就是濃郁的裝飾風格和深刻的思想內涵。他吸收了日本的"浮世繪"和中國的年畫等裝飾要素,把繪畫的裝飾功能發揮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為歐洲的新藝術運動增添了許多新鮮的因素,並開拓出了一種新的油畫表現形式。

馬蒂斯

馬蒂斯(1869~1954),西方野獸主義藝術風格的創始人和領導者。出生於法國北部的勒·卡圖鎮。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21 歲開始學畫,曾進入巴黎高等美術學院莫羅畫室學習。他受到了莫羅的色彩、高更的造型等多方面的影響,創造了獨具特色的野獸派風格,為西方現代藝術的發展揭開了序幕。他的代表作有《舞蹈》、《音樂》、《生命的歡樂》、《帶鈴鼓的宮女》等。

入選畫作:

《舞蹈》

尺寸:269cm×391cm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聖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藏

"舞蹈"是馬蒂斯最為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畫面上,五個裸體的女子手拉著手興奮地圍成一圈,既保持著永久的動態,又給人以平和的靜感。在這一作品中,純淨飽滿的色彩和色彩間強烈的對比代替了一切闡釋和言說,色塊自己構成了畫面上的舞蹈,他們的交界顯得堅硬而緊張,節奏在某種意義上被切割、不連貫中卻依然顯得流暢,透過這種方式,馬蒂斯把舞蹈、音樂等多種藝術元素融合起來。

畫中圍成圈的舞蹈圖案,從古典時代就被不斷引用。野獸派代表馬蒂斯的《舞蹈》中,扁平化色彩描繪的舞者,形成圓環圖案,以有規律的動感佈滿畫布。畫作對色彩、線條和形式的革命性使用,為20世紀繪畫兩大重要運動,表現主義和抽象主義埋下種子。

此畫在繪畫上厚重有力,認識上洞察秋毫。畫家所採用的表現手段無論是線、點、面、塊、色彩、輪廓都力求簡略到最大限度,具有很強的表現力。馬蒂斯這種要求藝術表現要單純化的原理,最初從黑人雕刻那裡得到啟示,那些雕刻具有原始藝術的單純和兒童一般的稚氣。

《舞蹈》是馬蒂斯藝術成熟期的作品。畫面描繪了五個攜手繞圈瘋狂舞蹈的女性人體,畫面樸實而具有幻想深度,沒有具體的情節,也沒有令人眼花繚亂的背景和煩惱沮喪的內容,只是一種歡快、和諧、輕鬆,洋溢著無盡力量的狂舞場面。彷彿讓人回到了遠古洪荒時代,人們帶著原始的狂野和質樸,在燃燒的篝火旁,在節日、祭祀的場合,手拉手踏著節拍,無拘無束,盡情地宣洩著生命的激情和活力。表現舞蹈的繪畫很多,可是沒有哪幅畫像這幅畫這樣來的明快、簡約。藍色的天空、綠色的大地是所有的背景,體格健壯手拉手的女人,雄勁有力的舞姿⋯⋯刪繁就簡,讓人感受到一種特別的精神深度和生命的力量。畫面上形態各異的人物姿態,富有節奏的韻律,手拉手迴圈舞蹈的造型,充滿了流動的動感,張揚著生命的能量。在奔放、熱烈的氛圍中,有一種平衡的內在和諧,讓人感受到一種肅穆、純潔的精神陶冶。這也是畫家一直追求的藝術效果,正如馬蒂斯自己說的那樣:"我所夢寐以求的是一種均衡、純潔而寧靜的藝術,它能避免煩惱或令人沮喪的題材。這種藝術對每個人的心靈均給以安息和撫慰,猶如一張舒適的安樂椅,在身體疲乏的時候坐下來休息。"在這幅畫中就達到了這種藝術效果。畫中只有三種色彩,藍色的天空和綠色的大地代表了藍色的天空和綠色的大地的和諧;也可以看做是藍色的夜空和綠色草原的對應下的安靜和諧調。磚紅色的人體,表現了女人一種原始的古樸、健康的美麗,也與藍天綠地形成了對比中的均衡和諧。不管怎樣理解,在這幅畫上馬蒂斯把色彩搭配的簡約而又巧妙,用自然的筆觸,把色彩的功能發揮到了單純、協調,賞心悅目的地步。當然,這也是與畫面整體的和諧氛圍相互配合所產生的效果。這幅畫是馬蒂斯創作的三幅用來作裝飾之用的壁畫中的一幅,是為他的忠實贊助者,俄羅斯的收藏家史屈金先生創作的。其他兩幅是《音樂》和《河邊浴者》。不過這幅《舞蹈》在巴黎公展時,卻遭到了一致的嘲諷,有人評論畫家白痴、粗俗,只能畫出如此幼稚、低劣的作品。可是,這樣的表現形式和藝術效果正是畫家所追求的,刺目熱烈的色彩、簡化的造型、旋動的粗野舞姿,畫家正是在對傳統的大膽突破中,張揚著自己的藝術個性和才華。而這種均衡、純粹以及清澈的畫風,給人以視覺的愉悅感,單一明快的風格,使人們從以往繪畫的理性和凝重感中解脫了出來。正如他自己認為的那樣,他不想奴隸般地去抄襲自然,他要去解釋自然,讓色彩發揮功能儘可能好地為表現自己的主觀世界服務。從總體來看,馬蒂斯的藝術創作在廣泛吸收西方各繪畫流派的藝術特色的同時,也把東方藝術中的寫意色彩、平面形和裝飾性特徵結合在了一起。比如馬蒂斯的這幅作品和我國青海馬家窯文化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就有驚人的相似。並且他還把非洲藝術中質樸粗狂的風格也融入了自己的藝術。從而在兼收幷蓄的基礎上,創造了影響深遠的藝術風格。

馬爾克·夏加爾

夏加爾(1887~1985),俄裔法國畫家,被稱為"超現實主義的先驅"。出生於白俄羅斯維捷布斯克的一個貧困的猶太人家庭。從小受到了俄羅斯和猶太民間藝術的薰陶,曾在彼得堡的幾所藝術學校學習。1910 年到達巴黎,受到了野獸派、立體主義等繪畫風格的影響。他的作品充滿了超現實主義風格。代表作有《我與村莊》、《生日》、《綠色的提琴手》、《七根手指頭的自畫像》等。

入選畫作:

《我與村莊》

尺寸:192 × 151cm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猶太裔俄國藝術家夏加爾的創作,充滿了猶太民間傳說和象徵主義,這幅表現思鄉之情的超現實影象《我與村莊》,主題、圖案、用典和印象都以非邏輯的形式交疊,彷彿記憶的穿插與回放。強烈的思鄉之情與民族自豪感,使這些貌似毫無關聯之物,串聯成強烈夢幻感染力的象徵主義傑作。

《我與村莊》是夏加爾初到巴黎的成名作。畫面的背景是典型的俄國農舍和教堂的塔頂,裡面有"我"、牝牛、開花的樹等。這既是藝術家記憶中的故鄉風景,也是他心靈中的故鄉。畫面採用了立體主義的分割法,所有的物象都被分割成了不同的形狀組合在一起。一個人與乳牛的側面臉龐構成了畫面的主要組合部分,他們好像正在親切對話,充滿了溫馨和默契的神態。

《我與村莊》是一幅讓人感到怪異,同時又讓人感到意味深長、回味無窮的作品。我們在欣賞畫作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些有關夏加爾和這幅畫創作背景的東西。夏加爾出生於白俄羅斯一個貧困的猶太人家庭,儘管童年生活坎坷,然而家鄉淳樸善良的鄉親、虔誠的信仰、充滿濃郁生活氣息的鄉村風光以及各種各樣的小動物都給他帶來了無限的樂趣和深刻的印象。這童年記憶中無法割捨的濃濃鄉情,構成了夏加爾創作的永恆主題。1910 年他到巴黎後,接觸了印象派主義、野獸派、立體主義等繪畫風格,深受啟發。在繪畫的技巧上大有長進,可是他依然迷戀著家鄉的山山水水,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他用掌握的繪畫技巧,按照自己記憶中家鄉的景物創作了這幅畫。畫面採用了立體主義的分割法,所有的物象都被分割成了不同的形狀組合在一起。一個人與乳牛的側面臉龐構成了畫面的主要組合部分,他們好像正在親切對話,充滿了溫馨和默契的神態。乳牛的臉上一個農夫正在擠牛奶,一個紅色的大拇指般寬闊,像條路一樣的形狀伸在畫中間,一個扛著長鐮刀的農人正在上面大步向前走去,前方一個倒立的婦女好像正在為誰指路。畫面遠處有幾座房子,其中有兩座是倒立的,看上去有些匪夷所思,怪誕離奇。畫面下端是一個小樹,有著閃閃發亮的樹枝。畫面上的一切都是夏加爾記憶中故鄉的物象,這些物象透過畫家心靈的重新發現,水乳交融地組合在一塊。畫中的男子就是畫家本人,他把自己對家鄉虔誠和懷念的思緒化作了守望的雕像,永遠看護著自己的故鄉。他的頸上懸掛著的十字架,是他滲透到靈魂深處的宗教情結的見證。他是懷著沉甸甸的感情來描繪這幅畫的,但同時也洋溢著一種夢幻和天真的赤子情懷,那倒立的人、房子以及這種種奇妙的組合,似乎讓我們進入了一個充滿幻想的童話世界,也許這就是畫家心靈中的故鄉,那是一種把靈魂與故鄉交融在一起了的情懷。我們也只有這樣理解,才能看出這幅看似怪異的畫作中的可親可愛之處,否則就會覺得荒誕和莫名其妙。在畫中夏加爾把立體主義的構圖風格運用的十分嫻熟,但他把這種分割的物象賦予了一種默默的深意和情懷,不像畢加索筆下的那樣的冷冰冰,甚至充滿扭曲和恐怖的影子。色彩的運用也很大膽和強烈,綠色的人臉、白色的眼睛和嘴巴以及深紅色的背景,黑色的遠方,看上去色彩飽滿、對比強烈,有一種很熱烈和醒目的力量。很好地襯托了畫中超現實主義的幻想風格。夏加爾是個感情活躍、想象力豐富的人。在他漫長的創作生涯中,一直筆耕不輟,辛勤工作,一生創作了大量的作品,這些作品以日常生活為題材,富含著濃濃的深情。他把對生活的獨特理解,加上自己奇妙的想象,運用象徵、寫實、寫意等多種手法,給我們創造了一個獨具特色的繪畫世界。他是用心、用情感去創作的,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如果讓我用心來創作,那怎麼都可以,可要我用頭腦來創作,那麼終將一事無成。"

杜尚

杜尚(1887~1968),20世紀最了不起的藝術家。一個認為生活本身就是藝術,徹底否定傳統的反藝術的大師。出生於法國布蘭維爾附近一個藝術世家,兄弟姐妹都是藝術家。他極力擺脫繪畫流派的窠臼,以自己驚世駭俗的創作思維反叛藝術,他特立獨行的生活方式,對藝術大膽、全新的詮釋,對20世紀的許多藝術流派都產生了深遠地影響。代表作有《戴鬍子的蒙娜麗莎》、《巧克力研磨器第二號》、《新娘被光棍們脫光了衣服》、《腳踏車輪》以及《下樓梯的裸女:第二號》等。

入選畫作:

《下樓梯的裸女》

尺寸:147.3×88.9釐米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現藏費城藝術博物館

1912年,一個名叫杜尚的青年將一幅名叫《下樓梯的裸女》的油畫交到了一個由"立體主義者"舉辦的獨立沙龍畫展。可是主辦方看了這個作品後不滿意,希望杜尚能把畫作拿回去修改一下再來展覽,可是杜尚一言不發地把畫拿走了。到了第二年,美國有史以來第一次舉辦"國際現代藝術展",《下樓梯的裸女》卻成了整個展覽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但《華爾街日報》則是這麼評價它的:"標題牛頭不對馬嘴,畫布上沒有裸體的人,不管你怎麼用心看,也不管你從什麼角度看,都只能看到一塊畫布。"

杜尚立體主義兼未來主義的先驅之作《下樓梯的裸女》,呈現了連續疊加人形構成的動作,刺激的色彩、不協調的角度、雜亂的線條都使它成為特立獨行的爭議之作。1913年沙龍展評委以其「超出所能忍受的限度」為由拒絕。深受打擊的杜尚,從此脫離任何團體,開始了永不回頭式的反叛藝術之路。

《下樓梯的裸女:第二號》是杜尚的一幅代表作。畫中樓梯被描繪成鬆散的有機體形狀,畫面人物呈現尖銳的幾何形狀,運動的速度顯得更快而又斷斷續續。這幅畫成為現代藝術中狂熱性的典型象徵,因而也成了傳世名作。

如果不瞭解杜尚的生平、藝術觀、生活理念,冒然來欣賞這幅《下樓梯的裸女:第二號》,肯定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徹底的不知所云。即使你瞭解這些背景,再來欣賞這幅畫也仍會感到力不從心,不知從何下手。我們還可以透過以下兩個場面,來徹底地感受一下這種離經叛道的藝術舉動:一個人把從市場上買回來的、光潔的男用小便器直接送去參加紐約獨立派畫展,把它立起來靠在牆上,並美其名曰《泉》,令人感到是對安格爾名畫《泉》的褻瀆和不敬;從市場上買來廉價的《蒙娜麗莎》印刷品,並給這位優雅的女士隨意添上兩撇小鬍子,最後不無得意地取名為《L.H.O.O.Q.》(法文意思為她的屁股熱烘烘)⋯⋯這就是杜尚,一個在西方藝術史上,石破天驚,讓許多人匪夷所思的藝術家。他隨心所欲地冒出許多奇怪的念頭,輕而易舉、玩世不恭地就顛覆了人們心目中的神聖。杜尚出生在一個藝術世家,從小就受到各種藝術流派的薰陶,也從不用為生活中的柴米油鹽等瑣事所羈絆。在他的藝術理念中生活的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就是繪畫,就是創作,他高興什麼就是什麼,可以把大把的時間消磨在下棋上,也可以去進行創作。甚至在功成名就之時徹底放棄藝術,去從事一個圖書管理員。他曾經認為:從事藝術的不必繪畫,雕塑也不必創作作品。因為,生活既是藝術,藝術是現成的。萊維德曾經說過:"在觀念藝術中,觀念是作品中最重要的。所有的打算和決定都是預先想出的,而創作只是隨便敷衍罷了。"可以說杜尚就是這句話最好的踐行者,我們只能間接地領悟他的精神,而無法模仿他。他打破了生活和藝術之間的界線,把生活中許多現成的東西都賦予了藝術的光環,在反傳統、虛無主義的"無中生有、大相無形"的創造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領悟。《下樓梯的裸女:第二號》是杜尚對傳統繪畫進行徹底改革的決定性作品。據說,他曾經在一個搞攝影的朋友那裡看到了一張重複曝光的底片,底片中連續動作互相重疊的現象,給了畫家很大的啟發。不過在這幅畫上,客觀的人物形象不是畫家所考慮的,他把下樓梯的裸女分割成一塊塊有線條組成的形狀,我們隱約中能看到許多重疊的動作狀態。明亮的油黃色在光線的照射中熠熠生輝,一組組互相交叉的動作幻影在匆匆中定格,有一種工業時代機器和人互相交織的緊迫感和速度感。很顯然這幅畫的創作受到了未來派和達達主義的影響,吸收了速度和反藝術、反傳統的理念。這幅畫在1913 年沙龍參展時,評委以其"超出了人們所能忍受的限度"為由拒絕了它,這件事深深地影響了杜尚,他默默地取回了畫作,在巴黎的一家圖書館找了一份極其簡單的為人借、還書的工作,並且從此不再參加任何標榜著某種主義和某種精神的藝術團體,開始了永不回頭式的反叛藝術之路。也許正是大膽的藝術行為,特立獨行的生活方式,作品的現成性和不可企及性,構成了杜尚獨特的魅力吧。不過,不管怎樣,杜尚的出現使西方美術史充滿了勃勃的生機。後來的許多藝術流派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他的影響。20 世紀的60 年代以後,杜尚更是被尊稱為"無作品大師"。

席勒

席勒(1890~1918),20世紀初期傑出的奧地利表現主義畫家,維也納分離派的重要代表。出生於圖爾恩一個鐵路工人家庭, 從小酷愛美術, 1906年進入維也納藝術學院學習,後來成為維也納分離派的一員。他的畫風壓抑、沉悶,常以頹廢、神經質般的病態人物造型入畫。1918年在他28歲時死於流行感冒。代表作品有《家庭》、《雨孩》、《向日葵》、《斜臥的女人》等。

入選畫作:

《斜臥的女人》

尺寸:96 × 17cm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私人收藏

畫面上的女人瘦骨嶙峋、皮包骨頭,身上一根根突出的筋骨清晰可見,並且遍體鱗傷、血跡斑斑,好像是剛剛製作成的人體標本一般。她們病態地扭曲在一堆褶皺的爛布上,似乎是在病痛中的驚悸擁抱,或者是死亡之前的最後掙扎。一堆堆彷彿波浪一樣的褶皺襯布,彷彿是墳墓上飛舞的祭紙,讓人眼花繚亂,充滿焦灼和窒息的煩躁,周邊刺目的黃色更是讓人眩暈和慌亂。

"分離畫派"的作品用表現主義的全新畫風向人們展示了一個極端痛苦、靈魂破碎、沉悶、無奈、完全死氣沉沉的病態現實,充滿蒼白、扭曲、憔悴、病態,讓人感受到死亡般的氣息。畫面從色彩上看,白色的襯布和黃色的背景構成了令人刺目、眩暈的對比,也與人體的蒼白和血色形成了對照,就如同把一個血淋淋的人放在一個有著潔白床布的床上,達到了極為強烈和震撼的表現效果。

19 世紀末20 世紀初,奧地利形成了一個以"還時代以藝術,還藝術以自由"為藝術理念的畫派,席勒是其中重要的代表性畫家之一。他的作品充滿了蒼白、扭曲、憔悴、病態,讓人感受到死亡氣息般的人物形象。《斜臥的女人》是席勒重要的代表性作品。畫面上的女人瘦骨嶙峋、皮包骨頭,身上一根根突出的筋骨清晰可見,並且遍體鱗傷、血跡斑斑,好像是剛剛製作成的人體標本一般。她們病態地扭曲在一堆褶皺的爛布上,似乎是在病痛中的驚悸擁抱,或者是死亡之前的最後掙扎。一堆堆彷彿波浪一樣的褶皺襯布,彷彿是墳墓上飛舞的祭紙,讓人眼花繚亂,充滿焦灼和窒息的煩躁,周邊刺目的黃色更是讓人眩暈和慌亂。畫上的人物形象充斥著病態、頹廢、扭曲、痛苦的種種掙扎。我們也不難想象到畫家是懷著怎樣痛苦、無奈、頹廢和靈魂的傷痛畫出這幅畫的。席勒經歷坎坷,他幾乎用盡了全部的精力,近乎瘋狂地進行創作,藝術家天性的敏感、痛苦和掙扎在他的畫作中自然體現得淋漓盡致。席勒在這幅畫上所體現出來的藝術才華是不容質疑的。比如這幅畫,從色彩上看,白色的襯布和黃色的背景構成了令人刺目、眩暈的對比,也與人體的蒼白和血色形成了對照,就如同把一個血淋漓的人放在一個有著潔白床布的床上,達到了極為強烈和震撼的表現效果。兩個人蜷縮的姿態,扭曲而又戰慄,把內心的痛苦和驚悸很好地透過肢體語言表現了出來,把表現主義的繪畫風格發揮得淋漓盡致。

《擁抱》

席勒《擁抱》中躶體男女忘情的彼此交織,顫動的筆觸、扭曲的身軀,給人以顫慄的錯覺,似乎周圍的空氣都已經凝固。情愛的激情碰撞中,蘊含著病態、無奈、扭曲而痛苦的掙扎。席勒對性有著宗教般的痴迷和狂熱,但畫作真正試圖表現的,卻是異性之間敏感而微妙的關係,以及生命在環境中的強烈張力。

保羅·克利

保羅·克利(1879~1940),德裔瑞士畫家,出生於瑞士伯爾尼的一個音樂世家。曾在慕尼黑美術學院學習繪畫,對銅版畫也有相當興趣,是1911年康定斯基組織的"青騎士"畫派的主要成員之一。1916 年應徵入伍,這期間對神秘的東方文字產生了濃厚興趣,這一點深刻地影響了他後來的繪畫風格。後來曾執教於魏瑪、杜塞爾多夫等地。他的繪畫作品色彩和線條處理得很有特色。代表作有《老人》、《難忘的構圖》、《金魚》、《風中的狄安娜》以及《死與火》等。

入選畫作:

《死與火》

尺寸:46*44cm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瑞士伯爾尼克裡基金會

《死與火》是畫家在生命的最後歲月,身患重病的情況下創作的,畫面上瀰漫著一種濃厚的淒涼和哀愁的氛圍,充滿藝術的感染力。畫中粗重的黑色線條隱藏著一種不堪負荷的沉重。中間由符號語言組成的蒼白的人物形象,就像一個骷髏頭一樣,讓人感受到一種死亡的預示。仔細觀察會發現這個形象的眼睛和嘴巴是由"T"、"O"、"D"三個字母組成,而這三個字母組成的"tod"一詞,在德語中正是死亡的意思。

《死與火》是畫家在生命的最後歲月,身患重病的情況下創作的,畫面上瀰漫著一種濃厚的淒涼和哀愁的氛圍,充滿藝術的感染力。畫中粗重的黑色線條隱藏著一種不堪負荷的沉重。中間由符號語言組成的蒼白的人物形象,就像一個骷髏頭一樣,讓人感受到一種死亡的預示。

克利出生於音樂世家,具有很高的音樂素養,他曾一度在從事繪畫還是音樂上進行過艱難的選擇,後來選擇了繪畫。他是康定斯基組織的"青騎士"畫派的主要成員,但與康定斯基不同的是,他沒有走向完全消除物象的抽象主義繪畫風格。他也探索表達物象外的繪畫藝術,但是總的看來他的繪畫風格多變,形式多樣,很難規劃到哪個具體的藝術流派中去。克利在西方繪畫史上更以出色的色彩和線條的運用而備受推崇,而在繪畫中運用一些神秘的符號語言,也是他最為突出的特色。克利的作品有一種別緻的情趣,甚至有人評價有一種童稚的天真。但是,事實上許多作品都是畫家深思熟慮後,對人生一種獨特的體會和洞悟。克利有深厚的音樂素養,又加之他對建築有特別的研究,這反映在他的繪畫上就體現出音樂的和諧以及建築的平衡感、結構感、線條感。這幅《死與火》創作於畫家生命的最後年頭,當時畫家患了重病,生命垂危。畫面上瀰漫著一種濃厚的淒涼和哀愁的氛圍,這不是一種主觀臆斷的猜測,而是畫面上的藝術感染力使然。畫中粗重的黑色線條隱藏著一種不堪負荷的沉重。中間有符號語言組成的蒼白的人物形象,就像一個骷髏頭一樣,讓人感受到一種死亡的預示。並且仔細觀察會發現這個形象的眼睛和嘴巴是由"T"、"O"、"D"三個字母組成,而這三個字母組成的"tod"一詞,在德語中正是死亡的意思。克利對這個形象處理得極為特別,一方面採用了圖畫和文字組合的方式,看上去新穎、有趣;另一方面,這個形象從輪廓上看是個面向左的人,可在五官的處理上卻是面向大家,這種反常的處理,使畫面妙趣橫生,也體現了畫家一種別緻的幽默,這扭曲的形象彷彿是畫家對生命或者死亡一種身不由己的無奈和反諷。這一絕妙的處理也彰顯了畫家的生活情趣、藝術才華、性格特徵。畫面的右方有一個由粗線條構建成的像我們象形文字的小人,正在刺扎這個人頭,它是病毒或者疾病的象徵。人物的左手托起了一個圓圈,這是太陽的象徵,也是時間的象徵。它表示死亡是任何人都無法逃避的結局,他只是一種過程,畫家會輕鬆面對。正如畫家在給朋友寫的信中寫道的那樣:"當然,我不是偶然地走在通往死亡的路上,我所有的作品都指向一點並且宣稱,終期將至了。"因為有對人生、對死亡的深刻理解,所以畫家從容面對,並且不失理智以及對生命最後的戲謔和幽默。畫中的色彩有一種令人壓抑的恐怖感。火紅色的背景有一種死亡的氣息,蒼白色的人物形象彷彿是坐在血裡的病人,整個畫面色彩的搭配有一種古墓中壁畫的陳腐之氣,各種符號語言也有一種神秘的色彩和玄學的味道。克利的作品有一種奇幻的色彩,不是純粹的抽象或者寫實,而是一種綜合的藝術,一種在畫家獨特個性支配下的自我的藝術。他的繪畫語言和風格深刻地影響了許多的後來畫家。

《紅氣球》

保羅 • 克利的名作《紅氣球》,在黃、灰、藍的天幕中,太陽般的氣球朝氣蓬勃,充滿簡化的天真和詼諧的風格,彷彿被霧靄圍繞著的神秘的童話國度。畫作中蘊涵著極為豐富複雜的文化衝動。孩童般浪漫的藝術語言,融匯深沉厚重、意義複雜的敏銳洞察。融合了自然與人文、天真與深沉、現實與幻想,天馬行空般自由而抒情。

蒙德里安

蒙德里安(1872~1944),荷蘭"風格派"領袖人物,邏輯抽象主義中最具影響力的代表。出生於荷蘭阿麥斯福特,曾就讀於阿姆斯特丹的美術學校,後來受到了立體主義的深刻影響,開始創作抽象主義畫作。他的作品透過對空間和幾何構圖的巧妙安排,達到了一種色彩鮮明、造型和諧的特點。代表作有《灰色的樹》、《藍、灰和粉紅色的構成》、《油畫第一號》、《百老匯爵士樂》以及這幅《紅、白、藍的菱形畫》等。

入選畫作:

《黃、藍和紅的構圖》

蒙德里安的繪畫結構裡有烏托邦式的純粹,有一種平穩的和諧與永恆。顏色、空間感、位置都不是單一存在,而是透過事物之間的關係表達的。《黃、藍和紅的構圖》是治癒系的視覺盛宴;用理性和秩序構建具象與抽象的平衡。「三原色」的簡單結構,反映了對於「和諧」的獨特理解,以及在失衡中找平衡的藝術理念。

《黃·紅·藍》被認為是康定斯基藝術理論的最好詮釋。它試圖把抒情和幾何抽象有機地結合起來。結合的辦法就是在幾何結構與造型中配上明亮的光與柔和的色彩,使抽象繪畫富於激情和想象。抽象藝術本來就是捉摸不定的意念圖案,所以,面對《黃·紅·藍》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放棄無謂的猜測、揣摩與思考,在色彩、線條的舞動中,盡情體會藝術的純粹與美麗。也許有人並不習慣這種沒來由的表現,然而美麗卻是不可置疑的,震撼更是不可抗拒的力量,因為它的美擁有與心靈節拍相吻合的節奏,或混亂,或激盪,或野蠻,或明快……不用在畫面中費盡心力尋找什麼,僅僅在視覺的純粹享受中,你就已經感受到了。

迭戈·里維拉

迭戈·里維拉(1886~1957),墨西哥20 世紀最負盛名的壁畫家之一。出生於墨西哥的瓜納華託州。他早年留學巴黎,受到歐洲印象派、後印象派以及立體主義等藝術流派的薰陶,後又探索融匯了墨西哥本土瑪雅、印第安、古阿茲特克等民族傳統藝術精華,創造出了一大批氣勢磅礴、衝擊力極強的巨幅壁畫,對墨西哥藝術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代表性作品有《墨西哥的歷史》、《人類處在十字路口》、《富人的夜晚》、《窮人的夜晚》等。

入選畫作:

《墨西哥的歷史》

類別:壁畫

收藏:墨西哥,墨西哥城,國民宮中央迴廊

里維拉從民族藝術的角度出發創作《墨西哥的歷史》這幅作品,它是為殖民政府遺留下來的宮殿中央樓梯的迴廊所做的大型歷史題材壁畫,整幅畫事件選取典型感人,人物形象生動逼真,對比強烈,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20 世紀初期,剛剛獲得革命成功的墨西哥政府,為了弘揚民族精神,團結廣大人民群眾,決定創造一批形式新穎、具有民族特色、充滿活力和革命激情的藝術作品。據此,當時的墨西哥文化部長巴斯孔塞羅決定創作一批大型壁畫。1921 年從歐洲回到墨西哥的里維拉,在政府的委託下,受命創作了一大批壁畫。《墨西哥的歷史》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為了表現壁畫中的民族特色,里維拉更多的考慮從民族藝術的角度出發進行創作。為此,他經常出入人類學、民俗學博物館,對墨西哥古代各民族的服裝、工具、兵器、生活習俗等進行詳細的考察和研究,在此基礎上創作出了這一氣勢磅礴,場面宏偉的大型壁畫。《墨西哥的歷史》是為殖民政府遺留下來的宮殿中央樓梯的迴廊所做的大型歷史題材壁畫,創作前後歷時7 名畫檔案年。內容自印第安人創造文化和神話開始,經過西班牙殖民時代,一直到墨西哥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而進行的獨立革命以及後來的墨西哥現代化過程等墨西哥的全部歷史。其中印第安人的風俗、生活細節、宗教儀式、市場以及殖民主義者來到美洲後對印第安人的掠奪、奴役和殘殺都表現得淋漓盡致。我們所看到的"西班牙人的到來"是整幅壁畫中的一個區域性。畫面上西班牙殖民者的到來,打破了印第安人質樸、平靜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開始了印第安人民的血淚史。天空是陰沉的,瀰漫著哀愁和沉重的氣氛。遠處的大樹上懸掛著被吊死的印第安人屍體,成群赤身裸體的印第安人在白人皮鞭的驅趕下去開礦、砍伐樹木、耕耘或者搬運沉重的貨物。近處西班牙人和殖民總督正在進行罪惡的奴隸貿易,成群的奴隸正在被打上標記。西方的傳教士正在傳播基督的福音,卻無視身邊的罪惡,表現出極大的諷刺意味。在印第安人城鎮的廢墟上正在蓋起帶有十字架的教堂。一個印第安婦女提著一個包裹,揹著年幼的孩子正在被無情的賣掉,孩子的眼中流露出淒涼的淚水,讓人慘不忍睹。大量的牛馬、豬羊正在被掠奪走,連牲畜的眼中都充滿哀愁,在畫面遠方的海水裡停泊著殖民者的船隻。整幅畫,事件選取典型感人,人物形象生動逼真,對比強烈,具有很強的感染力。里維拉深情地愛著自己的祖國,對自己民族的歷史更是懷著深厚的感情,他熱情謳歌墨西哥美麗的河山大地、勤勞樸實的人民,也強烈地控訴殖民者的罪惡行徑以及對印第安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所有的正義的舉動都是可以打動人心的,包括客觀的描繪歷史也是這樣。在整幅壁畫中,里維拉把整個墨西哥的歷史都進行了熱情洋溢的描繪,包括殖民者入侵前印第安民族創造的悠久輝煌的文明以及後來獲得新生的墨西哥人民在建設中所取得巨大成就。純粹的政治常常會扼殺藝術的生命力,然而,脫離人民群眾生活純粹的藝術也只能是少數人把玩的物件。像《墨西哥的歷史》這樣的大型壁畫,把具有廣大群眾基礎的歷史同一定的政治性結合起來,把畫家傑出的創造力和高度的繪畫技藝結合起來,使藝術和欣賞達到了高度完美的結合,因而是藝術的幸事,也是墨西哥人民的幸事。

達利

達利(1904~1989),20世紀超現實主義大師,有畫壇"怪才","20世紀藝術魔法大師"之稱。出生於西班牙巴塞羅那的菲圭拉斯。曾就讀於馬德里美術學院,自小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詭異個性。他的作品千奇百怪,充斥著魔幻的色彩,夢囈般的形象。他也是一個褒貶不一、備受爭議的人物,但是他的作品在不同領域、不同人群中擁有歷久不衰的美譽,卻是不爭的事實。他的代表作有《記憶的永恆》、《慾望的順應》、《加拉麗像》、《聖安東尼的誘惑》、《飛舞的蜜蜂所引起的夢》、《哥倫布之夢》等等。

入選畫作:

《記憶的永恆》

尺寸:24x33釐米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藏

《記憶的永恆》典型地體現了達利早期的超現實主義畫風。畫面展現的是一片空曠的海灘,海灘上躺著一隻似馬非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個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頭荒誕地組合在一起的人頭殘部;怪物的一旁有一個平臺,平臺上長著一棵枯死的樹;而最令人驚奇的是出現在這幅畫中的好幾只鐘錶都變成了柔軟的有延展性的東西,它們顯得軟塌塌的,或掛在樹枝上,或搭在平臺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這些用金屬、玻璃等堅硬物質製成的鐘表在太久的時間中已經疲憊不堪了,於是都鬆垮下來。

達利著名的超現實主義荒誕之作《記憶的永恆》,以袖珍面的技法,描繪了死寂般寧靜的加泰羅尼亞海岸邊,不可能在此環境中出現的物象。時間被強烈扭曲和靜止,彷彿一切都被融化成了無意識的東西。畫作表現出「無意識的夢境與幻覺」,同時暗示了個人情感在物質世界擠壓之下,迸發出的無法迴避的力量。

這幅《記憶的永恆》是畫家早年的代表作,由於畫面中有一非常醒目的表,但是軟綿綿的像是一塊麵團,因此有人習慣稱之為《軟表》。這幅畫反映了這位超現實主義畫家對形式主義的諷刺,是畫家追憶童年時的某些幻覺。為了這幅畫,達利特意跑到精神病院瞭解患者的意識,認為他們的言論和行動往往是一種潛意識世界的最真實的反映。

達利是個不折不扣的天生超現實義者,他的繪畫是逼真細膩與古怪荒誕的混合物。正如他自己曾說過的那樣:"我在繪畫方面的全部抱負,就是要以不容反駁的最大程度的精確性,使具體的非理性形象物質化。"他的創作深受弗洛伊德"潛意識"學說的影響,尤其是性心理學影響。他有意地把一些東西透過潛意識的幻覺表現出來,他自己發明了一種叫"偏執狂臨界狀態"的創作方法,就是在自己身上誘發出種種物象的神秘感受,再把它表現在畫布上。由此也可見他本人的古怪和不可理喻。他的作品給人全然沒有邏輯和秩序的荒誕、錯位,不可理喻的感覺,讓人感到彷彿是一場夢幻一樣。達利曾自稱自己的作品為"手工製作的夢境照相"。但是在他的畫面上,每一個物件都又描繪得細膩、逼真、形象。他主要是透過一些莫名其妙的荒唐古怪、匪夷所思的藝術形象,讓人感受到一種夢幻、荒誕、怪癖的超現實主義效果。《記憶的永恆》是一幅極能代表達利創作風格的著名作品。在一片死寂的海灘上,遠方的大海、山峰都沐浴在太陽的餘暉中。一個長著長長睫毛,緊閉眼睛,好像正在夢境中的像魚又像馬的"四不像"怪物躺在前面的海灘上。怪物的一旁有一個平臺,平臺上長著一棵枯死的樹,還有一個爬滿了蒼蠅的金屬盤子,好像正在被蒼蠅啃噬掉。畫中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三隻鐘錶,它們都變成了柔軟的、可以隨意彎曲的東西,顯得軟塌塌的,如同麵餅一樣,或掛在枯樹枝上,或搭在平臺的邊緣,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這些鐘錶都不堪負荷,疲憊不堪地鬆垮了下來似的。在這裡時間被強烈扭曲了,停止了,彷彿一切都被融化成了無意識的東西。我們無法猜測畫家透過這些扭曲的東西表達的是一種怎樣的思想,有人認為是對時間一去不回頭的無奈和恐慌;有人覺得是畫家對當時充滿矛盾、動盪不安的社會現狀所表達出的一種不安和憂慮的心情。也有人認為純粹是畫家對人類內心深處所感受到的空寂、虛無意識的弗洛伊德式的潛意識反映。可是,不管畫家多麼力圖描繪那種無意識的狀態,這幅畫也必定是畫家經過有意識的努力,繪製出來的,是真正創作出來的作品。正如弗洛伊德本人對達利說的那樣:"你的藝術當中有什麼東西使我感興趣呢?不是無意識而是有意識。"可是不論怎樣,這幅畫都是超現實主義的經典畫作,這些軟綿綿的時鐘成了超現實主義的代名詞,這幅畫也成了人類美術史上不朽的傑作。正如巴爾評價的那樣:"軟表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能的、幻想的、異端的、擾人的,它使人啞口無言,使人慌亂,讓人催眠,它毫無意義,瘋狂混亂——但對超現實主義者來說,這些形容詞是最高的讚賞。"

《哥倫布之夢》

尺寸:411 × 310cm

類別:布面油畫

哥倫布是義大利熱那亞人,一個著名的航海家。有人說:"哥倫布夢見美洲,上帝便把海水變成新大陸。" 達利在這幅油畫中描繪了壯闊的航海景象,複雜的構圖表現出一種緊張的節奏。最引人注目的,是達利在風帆上畫上了聖母身穿長袍的形象。聖母雙手緊握,凝視著遠方,似乎在虔誠地期待著什麼。也許,就是新大陸吧⋯⋯

《哥倫布之夢》是畫家在創作鼎盛時期繪製的一幅作品。內容取材於15世紀末哥倫布率領三艘中世紀後期的木帆船,頂著驚濤駭浪,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航行,終於到達美洲巴哈馬群島的一段史實。哥倫布為了感謝上帝,將該島命名為"聖薩爾瓦多"意即"救世主"。在畫中達利把這段歷史進行了改頭換面的夢幻般組合。畫面上出現了許多古代達官貴人出行時,儀仗隊伍常用的旗幡。最大的一個旗幡上面是聖母像,可是他採用了透視的畫法,看上去就像聖母站在旗幡上一樣,有很強的立體感。聖母抱緊雙手,穿著寬大的白色長袍,這些長袍一直纏繞到了正在拉動的木帆船上,看上去蔚為壯觀,古怪滑稽。畫中的哥倫布是現代人模樣,他左手扶著旗幡,右手正在拉船靠岸,他的左邊有無數個小十字架。畫中的帆船很小,而它上面的兩個風帆卻很大,都被風鼓得滿滿的,並且上面都有很大的十字架圖案。哥倫布的右邊兩個人正舉著高高的十字架。他們的前面海水被畫成了一整塊白冰,天空中佈滿了鋪天蓋地的冰雪,特別是密密麻麻的冰條子,還有奇異的十字架飛來。幾個赤身裸體的人在水裡舉著各色的旗子,這些旗子都在風雨中迎風招展。畫中沒有時空的制約,所有的一切都處在茫茫的水霧之中,彷彿是夢境的再現。可是,如果說畫中的事物都是不合邏輯的夢境,拉船的哥倫布,旗幡的聖母像又是如此真實,描繪得細緻逼真。總之,在畫中畫家把一切的怪誕、不可理喻都被交融在一起,讓人在虛幻和真實,意識和潛意識,合理和荒謬中徹底迷失了方向。而一些荒謬的內容幾乎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場面獨特,搭配隨意,令人不可捉摸,或許這就是畫家所要達到的目的。達利認為,人世本來就是荒謬和充滿矛盾的,而解決矛盾的"最好辦法是精神墮落和呆痴"。他透過這些虛幻的意象,表現了對現實的一種自我的反應。正如他說的那樣:"當精神不安和偏執狂盛行之際,應該把混亂的意識集中起來,加強人們對世界的懷疑。"兩次世界大戰的發生,生活壓力的加大使很多人對西方建立起來的價值體系,以及人生的意義、精神的歸宿等等都產生了懷疑。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達利,以其敏感的藝術家心懷,也自然會對這一切產生懷疑、焦慮和不安。而這幅畫正如有人評價的那樣是希望讓逝去的哥倫布再做一次發現"精神新大陸"的航行,表達了畫家對西方現代社會的精神危機的逃避和批判。這樣的理解極富新意,也是比較合理的。超現實主義其實是透過一些怪誕和荒謬的形象以及夢境的方式,來表現現實的藝術方式。對20 世紀以及現在的藝術都有著極其深刻的影響,比如一些動畫片和恐怖片等就深受其影響。

傑克森·波洛克

波洛克(1912~1956),20世紀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的代表,"行動繪畫"的先驅者。出生於美國懷俄明州的科迪鎮,曾在洛杉磯藝術學院學習,後移居紐約。他的藝術受到了歐洲超現實主義潛意識創作以及印第安"沙畫"的影響,創造出了獨具一格的"行動繪畫"風格。他的代表作有《月亮女人切割圓》、《一體,作品第三十號》、《青色柱子》以及《薰衣草之霧:第一號》等。

入選畫作:

《藍柱》

美國藝術家傑克遜 • 波洛克以獨創的「滴畫」技法聞名。巨大畫布平鋪地面,四周遊走時,將顏料噴灑滴濺畫布,同時綜合使用多種材料,構圖沒有中心、結構無法辨認。以反覆的無意識的動作畫成複雜難辨、線條錯亂的網,追求下意識的極端放縱的方法。《藍柱》標誌了其繪畫的全新濃烈度。豐富的色彩也擺脫了此前略顯拘束的調色,其富麗感令人歎為觀止。

《薰衣草之霧:第一號》

尺寸:221 × 300cm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畫廊

像是畫家無法從如此優美的色彩中脫身般,這是波洛克的作品中色彩最濃重且最豐富的作品之一,彼此纖細複雜地糾纏、攙和在一起的各種圖形,還有全綵的交響樂都給人驚奇。薰衣草色調是這幅畫的基調,看起來的彩色如霧一般,有光粒子在搖曳閃耀。

我們可以體會到,在以前欣賞西方繪畫時,對畫家在作畫時的創作本身要素關注很少,比如畫家的創作方式、運筆方法以及創作時的精神狀態等。而波洛克的作品打破了這種欣賞模式,他將自己作畫的本身也構成了繪畫的一部分,使我們在欣賞他的作品時能夠很清晰地看到他作畫時留下的痕跡。波洛克深受"潛意識"繪畫方式的影響,作畫時非常隨心所欲、一揮而就,雖然這其中也貫穿著畫家有意識的支配,但是畫家有意把它放到了一個很次要的位置。在作畫時,他常常把畫布釘在牆上或放在地板上,把整個畫布當成了一個表演的舞臺,自己手執畫筆深入其中,騰挪跳躍,盡情揮灑。由於作畫時要在畫布面前走來走去,所以被人稱為"行動繪畫"。他自己曾說:"我的畫不是出自畫架,在作畫之前,我幾乎從不把畫布繃緊。我寧願把未繃緊的畫布釘在堅硬的牆上或地板上,我需要堅硬的表面的那種反抗力。在地板上畫,我感到更輕鬆。我覺得與畫更接近,更像是畫的一部分。因為那樣一來我就能繞著畫走動,先從畫面四邊入手,然後逐漸接近中心,完全是在畫中。"《薰衣草之霧:第一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創作出來的作品。它長3 米,寬2 米多,是一幅巨畫。在欣賞時,我們很自然地就被捲入了這種宏闊的場面中。畫面上纏繞、糾結在一起的色彩佈滿了所有的角落,用指甲、平頭針、鈕釦或者硬幣等各種東西刻畫出來的線條星羅密佈,看上去彷彿是一片繁密茂盛、零碎雜亂的野草地。但是,我們必須承認,作為一幅畫,其中又充滿了一種總體的和諧、均衡的協調,還有一種深層次的潛在的藝術底蘊,很有我國寫意畫的那種揮灑自如、淋漓盡致的灑脫氣質。從表現的技術層面看,畫中沒有什麼立體透視的運用和結構佈局的精心設計,只是透過在平面上色彩的純粹運用來表現繪畫效果,畫家對此曾說道:"顏料有自己的生命,而我試圖把它釋放出來。"因而,當我們面對這樣一幅畫,我們不僅驚歎畫家的創作方式,也為畫面所表現出來的藝術效果而驚訝。畫家一直在追求"潛意識"的直接表現方式來進行創作,雖然也有一些理性考慮,但是在一幅完全沒有形象、完全由顏色構成的畫中,我們仍能感受到一種潛在的藝術理性充斥其中,仍然能感到一種藝術的衝擊力蘊藏其中。波洛克這種奇特的繪畫方式,在他的創作初期,美國的公眾普遍無法接受或者根本無法理解。直到後來,他的藝術價值和特殊意義才被逐漸認識。1973 年,波洛克的一幅作品《青色柱子》被澳洲政府以200 萬美元從一私人收藏家手中收購,而1954 年,畫家買此畫時僅6000 美元。作為一種全新的藝術探索,波洛克把創作的本身納入了人們的欣賞範圍,並把"潛意識"的創作行為也視為藝術本身,從而為抽象表現主義開拓了一條嶄新的發展道路,深遠地影響了美國現代藝術的發展。

安迪• 沃霍爾

沃霍爾(1928~1987),美國畫家和電影作家,波普藝術的代表人物,出生於匹茲堡。在大學時主修繪畫與設計,曾以商業設計聞名紐約。他將當時社會上的許多流行元素入畫,採取重複的拼貼、複製等方式,進行新的意義詮釋,形成了獨特的波普藝術。代表作品有《尋找失落的鞋》、《綠色的可口可樂》、《瑪麗蓮·夢露雙聯畫》等。

入選畫作:

《瑪麗蓮 • 夢露》

類別:布面油畫

美國波普藝術明星安迪 • 沃霍爾,擅長採取照相版絲網漏印技術,讓畫面如同印刷廠未完成的樣張一般,這幅《瑪麗蓮 • 夢露》是最典型的代表作。沃霍爾大規模複製流行明星夢露的影象,折射了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大眾流行文化的思潮,同時對美國充滿商業氣息的社會,進行了善意的諷刺。

沃霍爾把取自大眾傳媒的影象作為基本要素重複排列在畫面上,試圖完全取消藝術創作中的手工操作因素。正是這種特有的單調、無聊和重複,準確擊中了當代商業文明中的某些冷漠、空虛、疏離的現實。

波普藝術又稱"流行藝術",這些藝術家以流行的商業文化形象和都市生活中的日常之物為題材,比如廢棄的啤酒罐、廣告畫、明星照以及商標、卡通漫畫等作為物件,採用重複拼貼,或者大幅度的絲網印刷等方式進行創作的流行藝術。這種藝術顯然是商業化社會的產物,是一種大眾化、廣泛性的藝術形式。從某一方面來說,波普藝術是對抽象藝術的反叛和對立。抽象主義強調藝術的個性化、主觀化,表現的是一種個體的精神。而過於抽象的表現形式,使人很難體現其內在精神,也很難形成大眾化的流行趨勢。波普藝術則反其道而行之,把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東西,透過一種全新的方式進行組合,賦予藝術化的詮釋,把神聖的藝術創作和廣大人們群眾的生活聯絡起來。從而在流行文化與藝術之間搭起了一種橋樑,這是一種與傳統徹底不同的表現形式。但是,波普藝術也備受爭議,比如波普藝術家大量複製印刷的藝術品來構築自己的藝術,這似乎不具有藝術的特質。但是,總的來說,波普藝術表現出了對待商業時代流行文化的樂觀態度,打通和顛覆了許多傳統的藝術窠臼,透過喜聞樂見的方式,把藝術進行了一場全新的商業化詮釋。我們看到的這幅《瑪麗蓮·夢露雙聯畫》是波普藝術的代表性作品。1962年,美國著名性感明星瑪麗蓮·夢露神秘自殺,一向很喜歡她的沃霍爾也和許多人一樣極為震驚和傷心,於是就創作了這幅獨具個性的畫作。畫面上沃霍爾把幾十張的瑪麗蓮·夢露的形象進行了重複的排列。並且右邊是重複排列的黑白形象,左邊是重複排列的彩色形象。沃霍爾是採取絲網印刷的技術,大量製作出這一相同的形象的。在製作過程中,他有意使套版不準確,造成色彩濃淡不均勻、模糊不清以及色彩錯位等效果,使畫面看上去質地低劣,大眾化、粗俗化嚴重。這種對比形式的反覆排列,似乎是要讓形形色色的人們去記住這位自殺的謎樣的性感女明星,也是一種反覆的、不厭其煩的、千篇一律的紀念或追憶的形式表達。也有人解釋為這些略有些細微差別的重複形象,表現了瑪麗蓮·夢露孤獨和寂寞的內心世界,雖然她萬眾矚目,但是內心仍然是孤獨的,最終也無法逃脫毀滅的命運。由於畫家採用了絲網印刷的技術,使畫像可以大量的生產,藝術品也成了可以大量生產的商品,作為藝術品本身的,獨特性和唯一性卻沒有了。正如沃霍爾本人說的那樣:"我要讓自己變成一臺機器。"他的工作室也以"工廠"聞名。以後他以相同的方式,創作了大量的"社會畫像",比如美元鈔票、貓王、米老鼠、拳王阿里等等。20世紀產生了許多頗有影響的波普藝術家,也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波普藝術品,雖然這一藝術形式備受爭議,但是它對現代藝術所產生的影響卻是廣泛的、深遠的。

14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他的書法東倒西歪,“醜醜的”,為何能躋身於20世紀十大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