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國棟
▲最近幾年,濟南重新打出晨光茶社的金字招牌。
晨光茶社的相聲從1943年孫少林橫下一條心打天下一直說到20世紀60年代“文革”前,久盛不衰。最盛時,聽眾需排長隊購票入場。老一輩相聲名家,如馬三立、劉寶瑞、郭啟儒、郭全寶、白全福等等,幾乎無一人沒在晨光茶社登臺獻過藝,其對中國相聲界的影響亦可謂深遠矣。
老北京的相聲“文”,天津衛的相聲“爆”。濟南府的晨光則汲取兩家之長,文、爆兼備,怪、賣(帥)俱佳,所以大受歡迎。那時,晨光的相聲藝人演出採用“頂針”:前一位下臺,後一位上臺,依次下推,從早9點說到晚9點,直至關門結束。當時晨光做“招牌”的名藝人,有所謂四老四棍四大四小“四四將”,人才濟濟。
大時代若花開花落,若雲捲雲舒,生活和藝術的江河流水一高興也會改道。
當我輩後生一隻腳剛剛踏進書茶館的門檻兒,僅是朝說書檯上的桌圍子和牆上的書畫瞅了幾眼,多少聞了點“書鼓茶韻”的氣息,尚未來得及細細品味一下說書人的十八般武藝、茶客的三教九流和小販兒們的五花八門時,大鼓書已成“廣陵散”,相聲也有些“疲軟”,任由東北曲藝二人轉和方普小品後來居上大“忽悠”了。
近幾年,京城“茶園”相聲鳳凰涅槃。德雲社名滿天下,當年三大碼頭之一的濟南,也重新打出“晨光茶社”的金字招牌。
小劇場民間相聲意欲與官方主流一爭天下。
還能有當年的盛況嗎?很難說。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