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古籍《恪遵憲度抄本》: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又被稱為“亞歲”,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僅亞於過年。冬至又名“一陽生”,從這一天就要開始“數九”了。民間俗語“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過了冬至以後,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漸強,代表下一個迴圈開始。冬至後,陽氣緩緩回升,白天慢慢變長,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如果此時保養不好,將會影響整個一年的健康狀態。

冬至三候

一候丨蚯蚓結

傳說蚯蚓是感陰氣蜷曲,感陽氣舒展的生物,冬至之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就像繩結一樣。

二候丨糜角解

糜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三候丨水泉動

水乃天一之陽所生,現在一陽初生,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暗暗流動了。

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人體陽氣最弱的時節,此時一定要守護好自身的陽氣。只有冬天陽氣藏得好,春天才能煥發出勃勃生機。

冬至過後,我們應當怎樣照顧好自己和家人呢?

冬至養生

早臥晚起,補腎固陽

《黃帝內經》說“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最寒冷的階段,民間從冬至起進“九”,即從冬至算起,九天為一單元,連數九個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過去了。

人的作息規律要符合自然界的陰陽消長規律。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儲蓄。“冬三月,此謂閉藏”。即關閉所有開洩的氣機,收藏住。

多曬後背補陽氣

《本草拾遺.火部》中說日光浴可“除溼止寒,闢舒經絡。痼冷,以體曝之,則血合而病去”。

古人稱曬太陽為負暄,從中醫角度來說,曬太陽不失為補陽氣的好方法。因為背部是人體督脈所在,中醫認為督脈是人體的陽經,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

所以我們不妨在中午找一個向陽的窗邊曬曬後背,全身都會很溫暖,使得體內陽氣充足,經脈通暢,身心也會變得格外暢快起來。

適度運動 及時避寒

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冬至時節人體的陽氣較弱,抵抗力也較差,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外出時戴帽子和圍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風寒的侵襲,才能不被寒邪侵襲。

堅持鍛鍊也是抵禦風寒的秘訣。中醫上說,動則生陽,經常參加一些體育鍛煉,可以很好地鞏固體內的陽氣,為抵禦風寒之邪增一股生力軍。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過汗傷陽。冬季主收斂,所以汗流浹背的運動方式並不可取,應選擇一些相對平緩的專案如散步、練太極、慢跑等,既可達到鍛鍊身體的效果,又不至於損耗陽氣。

謹防心腦血管疾病

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節,患心臟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天冷也易凍傷。

因此,在寒冬季節,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來說,要特別提高警惕,謹防發作,如果你家中有這樣的“高危人群”,應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1、注意防寒保暖,要及時增添衣服,衣褲既要保暖效能好,又要柔軟寬鬆,不宜穿得過緊,以利血液流暢。

2、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緒要穩定、愉快,切忌發怒、急躁和精神抑鬱。

3、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不酗酒、不吸菸,不過度勞累。

4、隨時觀察和注意病情變化,定期去醫院檢查,服用必要的藥物,控制病情的發展,防患於未然。

飲食增苦少鹹,養腎防寒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在冬季調養中尤為重要。

冬至飲食應遵循“養腎防寒”原則,以滋陰潛陽、增加熱量為宜。

飲食宜“增苦少鹹”,少食用鹹味食品。冬至左右,陽氣初生,這時吃得太鹹,會損傷腎。鹹味食物多性寒,最易損陽,而人體陽氣根本在腎,腎陽被傷,體內的各個系統就出現問題。

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補益心臟,增強腎臟功能,常用食物如:檳榔、橘子、豬肝、羊肝、大頭菜、萵苣、醋、茶等。

宜常食黑色食物,如黑米、黑蕎麥、黑豆、黑芝麻、黑木耳、海藻、海帶、紫菜、海參,性味平和、補而不膩、食而不燥,食之可益腎強腎。

冬至後多食根性食物,如蘿蔔、紅薯、土豆、山藥,根性食物得地氣而有生髮之氣,食之能兼助升發。

此外,飲食上還要注意不可過食辛辣刺激之物。可食用羊肉、牛肉等溫熱的食物防“三九寒冷”。但不可過食,防止上火。

冬至節氣,大家不妨喝碗羊肉當歸湯來暖一暖。

關於羊肉當歸湯

羊肉當歸湯,中藥方劑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卷三,具有養血散寒、解表裡之功效。主治產後腹中心下切痛,不能食,往來寒熱,若中風乏氣力。

羊肉當歸湯

用料:

羊肉、當歸、生薑

做法:

羊肉先放開水中焯水,清洗乾淨後備用。在砂鍋中注入適量清水,放進紅棗和薑片,之後放入羊肉和當歸片,大火燒開,撈去浮沫,轉小火再慢燉2.5小時就可以了。食用時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26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戲史正源——關於皖南花鼓戲源流的幾點思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