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1、冬至日宜祭天

在古代,冬至日會舉行隆重的祭祀典禮。《周禮·春官》中記載:“以冬日至,致天神鬼。”其目的是祈求和消除國內的疫疾,使荒年減少,人民遠離飢餓和死亡。《禮記·郊特牲》日:“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由此可見,在周朝時就有皇帝率百官至城郊迎冬祭天之禮。此後,歷朝沿襲這種風俗。《後漢書·禮儀》中說道:“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還要挑選“能之士”,鼓瑟吹笙,演奏“黃鐘之律”,以示慶賀。

北宋時,皇帝於冬至日率領百官到汴京城南一里多的郊外舉行祭祀,祭拜吳天上帝和太祖皇帝;南宋時,皇帝在杭州城嘉會門外淨明院附近的郊壇舉行郊祀。南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還有記載:“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可見南宋時對冬至日的重視。

元、明、清在北京南郊的天壇舉行郊祀,祭祀完畢回朝後還會舉辦宴會。清朝在冬至日舉行郊祀非常隆重。每到冬至日,由太常侍預先告知各個衙門,皇帝會親自到天壇南端的圜丘舉行郊祀。

冬至的前一天,皇帝在齋官就寢,午夜時在祭壇上掛上藍色的帑幄。祭壇旁擺有三根高十丈的天燈竿,燈掛在七尺高的地方,燈內還可以容納人。祭祀時,執事者身穿青色衣服,王公大臣著貂蟒禮服。在舉行祭祀期間,正陽門旁的店鋪都懸掛彩旗,禁止附近的廟宇擂鼓鼓鳴鐘,居民也不可放鞭炮,以顯示祭祀活動的慎重與恭敬。

2、冬至日宜拜冬

拜冬又叫作“賀冬”,早在漢代時期就有此風俗。東漢崔定的《四民月令》記載:“冬至之日進酒餚,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冬至日,人們便換上新衣,互相慶賀,就像過年一樣。

清代時“至日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相揖,謂之‘拜冬’(顧祿《清嘉錄》)。"清人徐士宏《吳中竹枝詞》中還說道:“相傳冬至大如年,賀節紛紛衣帽鮮,畢竟勾吳風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

民國以來人們仍保留有拜冬的習俗。過去的上海人很看重冬至節,在“冬至夜”即冬至的前一天,全家歡聚一堂,出嫁的女兒一定要帶女婿回孃家吃晚飯。在宴席上,要喝新釀的甜白酒,吃花糕、粳粉圓子,然後在盤中壘上肉塊去祭祖,有些人還將祖先的遺像懸掛出來。吃過晚飯,小輩要向長輩行拜禮。

3、冬至日宜拜聖

冬至也有“尊師節”、“拜聖節”之稱。“拜聖”就是祭拜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主要流行於北方地區。有的也稱為“拜聖壽”,因為冬至如同過年,相當於增壽一年,所以要給孔聖人拜壽,舉行祭祀典禮。

冬至日,祭拜孔子要行“釋菜禮”。所謂“釋菜”,就是用芹藻之類的東西祭祀孔聖人。古時剛入學的人行“釋菜禮”,春秋時期二次祭孔則用“釋奠禮”。

直至民國前,我國仍有這種風俗。學校師生祭拜孔聖人,名曰“拜聖”,學生的父兄則帶領子弟拜謝書塾老師。據河北<固安縣誌>載:“冬至日,行祭先師禮,師生以次肅拜。”

4、冬至日宜隆師

“隆師”就是敬師、拜師。我國古代講究天、地、君、親、師,在中國倫理中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可見師長擁有幾乎和親長等同的地位。

在陝北民間,冬至節舊時是敬先生的日子,這一天照例放假,可以視為最早的教師節。此日,學董和家長代表領上高年級學生,並帶上各家準備的雞、羊頭、白麵禮饃和柴等禮品到書塾中拜謝先生,稱為“追節”。此時,學董、家長和先生寒喧,互道辛苦;學生打掃庭院、生火爐,寓意清潔和溫暖。這種風俗在陝西延長縣和黃陵縣最為盛行。

山西等地冬至節用豆腐拜師,因此又將冬至節稱為“豆腐節”。山西《虞鄉縣新志》中說道:“各村學校於是日拜獻先師,學生備豆腐來獻,獻畢群飲,俗稱為‘豆腐節’。”這天,教書先生帶領學生敬拜孔子,然後學生由學董帶領拜謝先生,並宴請先生。在山東濰坊,家塾學生要在冬至日換上新衣,去拜謝老師。而在河北新河,鄉塾的學生拜謁老師還要帶上酒肉。在河南洛寧,家塾、私塾冬至日都要放假,先是祭拜孔子,然後中午設宴款待老師。

冬至這天也有老師設宴答謝學生的,如河北定興,“教授於家者,以此日宴飲弟子,答歲終之儀,多食餛飩”。

5、冬至日宜履長

所謂“履長”,就是在冬至日對長輩表示禮敬的習俗。《太平預覽》因崔浩的《婦儀》說道:“近古婦人,常以冬至日上履襪於舅姑,踐長至之義也。”就是說媳婦在冬至日用新鞋、新襪孝敬公婆,這是最早的履長形式,表示給長者添壽。魏晉時期尤其盛行獻履襪的習俗,曹植的《冬至獻襪頌表》中都是一些“迎福踐長”之語,也是取平安吉祥之意。

6、冬至時節宜做九九消寒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間還流行填九九消寒圖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圖通常是一幅雙鉤描紅書法,上有繁體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每字九畫,共八十一畫,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畫順序填充一個筆畫,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筆畫所用顏色根據當天的天氣決定,晴則為紅;陰則為藍;雨則為綠;風則為黃;落雪填白。

此外,還有采用圖畫版的九九消寒圖,又稱為“雅圖”,是在白紙上繪製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對應一九,一朵對應一天,每天根據天氣實況用特定的顏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楊允孚在《灤京雜詠》中記載:“試數窗間九九圖,餘寒消盡暖回初。梅花點遍無餘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7、冬至日在“冬至暝”搓丸子

福建地區有“冬至暝搓丸子”和冬至早晨以“甜丸子”祭祖的習俗,《八閩通志·興化府風俗·冬至》中就有記載:“前期糯米為丸,是日早熟,而薦之於祖考。”

福建地區稱冬至的前一夜為“冬至暝”。在這天的傍晚,家家戶戶廳堂中紅燭高照,猶如白晝,寓意事業輝煌。桌子上擺放著堆成小山嶽狀的紅柑(稱為“果嶽”)。紅柑的最頂層插有一支“三春”(即民間剪紙者用紅紙剪成福祿壽的紙花),一副(十雙)用紅紙條封腰的箬子,還有生薑、板糖各一塊。

全家人洗了手面,家長點燭上香,放了鞭炮後,就開始“搓丸”。所搓的“丸子”通常是白色的,如果家中當年有新婚的人,則搓紅色的丸子,以示家中添丁,祝福家業更紅火。大家圍坐在大簸箕(俗稱“大笠弧”)的周圍,主婦將糯米粉加入開水揉捏成圓形的長條,再摘成大粒的圓坯,然後各人用手掌將圓坯搓成如桂圓核大小的“丸子”,這就是“冬至暝搓丸子”。

丸子有各種形狀,有元寶、聚寶盆,還有小狗、小豬,取“運氣好,狗仔銜元寶”、“做狗,做豬,做元寶”的俗諺,寓意“財源廣進、六畜興旺”。還有“喜鵲丸”(俗稱“客鳥丸”)。只有豆粒大小。“搓丸”完畢,把“丸子”放在大簸箕中,蓋上蓋子,將其擺放在“灶公”的灶前過夜。

冬至是一年中夜最長的一天,孩子惦記著吃“丸子湯”,天不亮就吵著媽媽要吃“丸子湯”,因此有“愛吃丸子湯,盼呀天未光”的童謠。主婦將“丸子’’和生薑、板糖一起放在鍋裡,加水煮成甜、香、黏、熱的“甜丸子湯”,先祭祖,然後全家人分而食之。此外,還要在門框上粘上“丸子”,以祀“門丞戶尉”,保全家平安。還要在屋頂丟幾粒“喜鵲丸”(一般是12粒,閏年是1 3粒,寓意一年月月平安),等喜鵲來啄食,叫聲譁然,俗叫“報喜”,寓意五福臨門。

冬至節也是一年中最後一個掃墓節。因此,冬至清早,全家人會帶著丸子、水果、紙錢、香燭等上山祭掃祖墓,寓意慎終追遠。

8、冬至日宜做冬至、送寒衣、飲冬至酒

在浙江紹興,人們於冬至日在家裡祭祀祖先,也有的在家廟祠堂裡祭祀,稱為“做冬至”。人們一般會在冬至前剪紙做男女衣服,冬至送到祖先墳前火化,俗稱“送寒衣”。祭祀完畢,親朋好友聚集在一起宴飲,稱為“冬至酒”。這樣做,既悼念了亡者,又聯絡了感情。

紹興、新昌等縣的人們多是在冬至日到墳頭加泥、除草、修基,他們認為此日動土大吉,否則可能會遭不測之禍。

9、冬至日宜做九層糕祭祖

我國臺灣地區儲存著冬至日用九層糕祭祖的古老習俗。人們用糯米粉捏成象徵吉祥、寓意福祿壽的動物,如雞、鴨、龜、豬、牛、羊等,然後用蒸籠分層蒸制,用來祭祀祖先,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在冬至或冬至日前後約定時間,到祖祠集合,依照長幼順序,一一拜祭祖先,俗稱“祭祖”。

祭祖之後,大擺宴席,大家歡飲一堂,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為“食祖竹。冬至節祭祀祖先,在臺灣世代相傳,表示不忘根。

10、冬至日忌說不吉利話、做不吉利事

在舊時,冬至日民間有諸多禁忌,如忌諱摔壞東西,打碎碗盆;忌諱說不吉利的話;忌諱滋事吵;小孩不可啼哭,大人也不能打罵小孩,否則視為不吉利。

11、不同地區的冬至禁忌

在雲南浪穹,冬至日禁忌屠宰,忌諱戴孝之人進家門。浙江杭州地區的人們,要在冬至的前一晚將屋內外地面清掃乾淨,稱為¨掃隔年地”,冬至當天則不能掃地。湖州地區,老人和小孩在冬至日要早睡,他們認為這天晚上“陰氣”最重,而老人和小孩陽氣不足,所以必須避開,否則不吉利。

13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古代人怎樣過冬至節?非常看重,甚至比過年更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