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對於人生來說,永遠不要試圖以情緒去解決問題,因為當情緒存在的那一刻,所做的決定、所說的話都是錯的。
一個人即便在相對理智的情況下看待問題都未必客觀準確,更何況是帶著情緒去面對人生呢。
而人生中的貪嗔痴,就是產生情緒的主要根源,生活中有許多人皆因貪慾主導了自己的主觀意識,在追逐物質的路上越走越遠,忽略了本身擁有的客觀條件,一味按照自以為是的方式去妄求,又或者因為生活中那些不平的際遇以及他人的閒言碎語,而輕易生出嗔怒之心等等,這都是造成情緒的根源,也是形成錯誤的根本。
《道德經》之中有一句話,叫:“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意思就是:穩重是輕率的控制者,靜定是躁動的制服者。
這裡所說的“靜”並不是表面行為的靜,而是內心的靜,就是不管自己身處於富貴之中,或者淪落為貧窮之態,都不會被外界的狀態攪擾了自己內心的平靜,能夠讓自身進入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的淡然狀態。
黃帝做了19年的天子,詔令通行天下,也算是天下太平,他聽說廣成子是一個得道高人,住在崆峒山上,就前往去拜見。
黃帝見到廣成子之後就對他說:“我聽說先生已經通曉大道,所以冒昧的來請教道的智慧,我想獲取天地靈氣幫助五穀生長,養育百姓,我也希望主宰陰陽,使眾生成長,我應該怎麼做呢?”
廣成子回答說:“你所問的是萬事萬物的根本,你想主宰的是萬事的殘留,你治理天下的時候,天上的雲氣沒有聚集就下雨,地上的草木沒有枯黃就掉落,這樣的偏狹和惡劣,怎麼能夠才能通達大道呢?
黃帝聽了便退回去,放下朝政,走入清新寂靜的靜室之中,鋪著潔白的茅草,閉門思過三個月,之後再次前往,又找到廣成子,黃帝又向廣成子請教說:“我想修養自身,怎樣能夠活得長久?”
這一次廣成子聽了,就極速的起身回答說:“你問的好,我來告訴你,大道的精髓幽深渺遠,道德極深晦暗沉寂,什麼也不看,什麼也不聽,持守精神保持寧靜形體,使精神不疲憊恍惚,這樣精神就能持守形體,摒棄一切外在思慮,放下一切智巧,便能通達最光明的境地,我持守著渾一的大道,又處在陰陽二氣調諧的境界,所以我修身至今一千兩百年,我的身形還不曾有過衰老。”
廣成子所闡述關於道的智慧,就是我們今天所說內心寂靜的狀態,擁有寧靜之心,放下主觀意識智巧,保持精神寧靜,不被外界的事情攪擾自己的內心狀態,不管經歷了什麼都能保持真正的清靜。
二、這種狀態如同佛家所說的禪定一樣,佛家認為當一個人待人處事的時候,能夠保持不被外界牽動的態度,以及不被貪慾所蠱惑的定心,這個就叫做禪定,而且這種境界能夠克服的人生的許多問題。
比如在生活中,總有很多人會因為不平的際遇而輕易生出嗔怒之心,又因為物質的誘惑使自己走向貪慾的深淵,在這些種種情緒的驅使下,讓自己走向一個又一個錯誤之中。
《菜根譚》之中有一句話叫:無事時,心易昏冥,宜寂寂而照以惺惺;有事時,心易奔逸,宜惺惺而主以寂寂。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人在閒居無事的時候,心中最容易陷入昏沉迷亂,這個時候應該在沉靜中保持自己的機警;人的有事忙碌的時候,心情最容易急躁不安,這個時候應該在寂靜之中保持冷靜。
一個人的錯誤和痛苦,通常起源於自身內心不靜,而又輕易生出輕率情緒的那一刻,所以不管是由貪慾而生的妄心,還是嗔心而生的怒氣,帶來的都是人生錯誤的結果。
只有當一個人身處在深沉的寧靜之中,讓心靈保持靜止澄澈時,才能還原孩童一般的天真狀態,這就像《道德經》之中所說“復歸於嬰兒”的心靈狀態,藉此我們才能清醒地知道自己是誰,自己目前是什麼樣的狀態,最重要的是我們才能在這一刻做出正確的舉動。
所以讓自己返歸內心質樸,求得內心寂靜,保持一個清澈澄明的狀態,是避免錯誤和痛苦的根本。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