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張廣榮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讀著東晉陶淵明《飲酒·其五》的詩句,我彷彿在歷史的光環中,看到了若干綻放的身影,或佇立在月下,或行走於水邊;或醉臥在花間,或流連於風前。他們在時光深處,以綻放的姿態,譜寫的完美華章。無論是東籬採菊、南山種豆的陶淵明,還是山月照琴、漁歌入浦的王摩詰;無論是獨居孤山、植梅放鶴的林和靖,還是摘花換酒、半醉半醒的唐伯虎,令我欽佩的,還是他們在時光裡綻放的人生。

在人們眼裡,“綻放”一定是美麗的,就像燦燦日光下最絢爛奪目的珍珠,但它絕對抵不過那種在各種情境下綻放的人生。就是讓自己很好地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和才能,讓自己的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熊熊燃燒光明燦爛的火炬,在有限的時間內把自己最有價值、最有魅力、最最美好的都發揮出來,就像“本效能耐寒,風霜其奈何!”的秋菊一樣,剛開始只是個小小的花蕾,經過時間的洗禮和陽光雨水的滋潤,最後戰勝重重險惡的秋寒風霜拔蕊怒放,把自己最美的花姿綻放給大家。

不由想起:南宋女詞人李清照《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詩句。我們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即便成不了人中的俊傑,也要做自己心目中的俊傑。無關功利,笑對生活,笑對人生,給生命一個綻放的機會。就像蠟燭一樣,在有限的一生中發一分熱,發一份光,給人以溫暖,給人以光明。

在時光裡綻放!我們總是無比渴望老在時間之後,最好像黃山頂上的青松,歷經無數的風吹雨打依然不改舊顏。

仔細想來,一個人要老在時間之前非常容易,疾病、憂傷、不科學的生活方式樣樣催人老,但要老在時間之後卻很難。即使是透過“美容”讓自己的面板年輕幾歲,也難以保持真正的內裡的青春。最明智的做法莫過於接受現實,讓生命在時光裡綻放風采。或許,只有在精神上,我們才可以真正老在時間之後。蘇軾逝去900多年,但他為官期間救助孤兒的善舉、大修水利的政績、膾炙人口的詩詞,讓他在世人的腦海裡不朽;李白逝世1200多年,可他的《將進酒》《夢遊天姥吟留別》,依然讓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怦然心動;生活在春秋時的孔子進入另一個世界已幾千年,可他的“仁者愛人”“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思想,燭照著整整一個民族的前行……由於他們的利他精神,他們的靈魂做到了歲月的永生,生命也做到了時光的綻放,皓月千里,浮光耀金。

小時候,老師常常在我們耳邊嘮叨:“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何嘗不是告誡我們珍惜時間,珍愛生命,在時光裡綻放自己。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莎士比亞也說“春光不自留,莫怪東風惡。”時光就如在指縫間悄悄流淌的水,悄無息至,觸手無痕!我們只有,力爭朝夕,把握當下,才能讓生命的花朵,在時光裡綻放最絢爛的芬芳。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我們又何嘗不該以夢為馬,以汗為泉,不忘初心,不負韶華,在時光裡綻放自己最美的青春呢?

主編:筆墨舒捲

達州廣播電視報(達州新報)《鳳凰樓》副刊選稿基地。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8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散文:把冬天“燉”在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