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在幾千年的古代歷史裡,幅員遼闊的中華大地上湧現了許許多多的王朝,從而產生了數不清的官職名稱。隨著文化的進步、時代的變遷,許多官職名字逐漸被淘汰、被取消、以至於後世的人們對其中的讀音不甚瞭解。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快歷史第八期,認識古代官職的正確讀音。

一、顯赫常見官職(按活躍時期排序)

第一個,起源於漢武帝時期的驃(piào)騎( qí)將軍,顧名思義是一種將軍的稱呼,代表人物自然是我們熟知的冠軍侯霍去病。此外,同樣讀qí的官職還有活躍於三國時期的騎qí 都尉、活躍於唐朝的散騎 qí 常侍。【不要讀成biāo騎或驃jì了哦】

第二個,還是起源於漢武帝時期的車騎( jì) 將軍,也是一種將軍的稱呼,不過, jì是古音,根據現在的漢語詞義,還是讀qí。同樣的,還有一騎( jì)紅塵妃子笑,應該讀一騎( qí)紅塵妃子笑。

第三個,活躍於魏晉南北朝的假黃鉞(yuè),主要負責代表皇帝行使某些權力,代表人物有曹真、司馬懿、王導、謝安。

第四個,活躍於唐朝前中期的尚書左右僕(pú)射 (yè),也就是宰相的正式稱呼,代表人物有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

第五個,活躍於唐宋時期的檢校,上可搭配太師、太尉、中書令等一品官銜,下可搭配六部侍郎等中等官職,搭配什麼就等同於行使該職務的權利,不過也因視具體情況而定。例如初唐名相杜如晦第一次擔任宰相就是檢校侍中,中唐名臣顏真卿以檢校刑部尚書的職務勸說僕固懷恩入朝。

第六個,活躍於唐宋時期的中書舍(shè)人,負責起草詔令,對文筆要求極高,代表人物有我們熟知的張九齡、蘇軾、蘇轍等人。

二、低位非常見官職(按起源時期排序)

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虞候(hòu),負責掌管山野、守望報警等。相同讀音的官職還有唐朝後期藩鎮節度使的軍事親信都虞候。

起源於秦漢時期、不太常見的太子洗(xiǎn)馬 ,負責教太子做事,代表人物有北齊詩人蕭愨、曾在隋朝初期輔佐楊勇的唐朝禮部尚書李綱、曾經短暫輔佐李建成的大唐名相魏徵等。不過,洗(xiǎn)馬的讀音歷來備受爭議。

起源於秦漢時期、活躍於後世各個朝代的給(jǐ)事中,負責侍從皇帝、參議政事、獻納得失,代表人物有西漢後期丞相匡衡、唐朝大詩人王維、北宋名臣寇準等。

起源於漢武帝時期、活躍於後世各個朝代的執金吾(yù),負責保衛京城,代表人物有東漢初期名將耿秉、東漢末年軍閥丁原。

起源於漢武帝時期、後世不太常用的左馮(píng)翊,負責管理馮翊這個地區的行政,相當於郡守。因此,後代把“左”字去掉,改為馮翊郡,長官為馮翊太守;改為同州後,長官又為知州。

起源於漢魏時期、活躍於後世各個朝代的主簿(bù),主要負責掌管文書、處理政事,相當於現在的秘書。例如司馬懿曾在東漢末年擔任曹操丞相府主簿,陳叔達曾在隋朝末年擔任李淵丞相府主簿,我們熟知的詩人駱賓王曾擔任長安主簿。

起源於西晉時期、活躍於後世各個朝代的國子監祭酒(jiàn) ,專門管理教育事業,代表人物有我們熟悉的唐朝大文學家韓愈、明朝內閣首輔徐階。

此外,還有較為特殊的,西漢時期皇后屬宮的負責人叫大長(cháng)秋,因為當時的宮殿叫長(cháng)秋宮。其他情況,一般讀(zhǎng),例如最近熱播的《大秦賦》中,李斯就擔任長(zhǎng)史。

三、最後

我們要講到的是古今往來極其常見的一個深宮官職,即太監( jiàn)。不過,無論是影視劇,還是日常朗讀,許多人都習慣讀成(jiān)。

歸根結底,一個字的讀音不能說明我們的文化高低,但熟悉漢字讀音應該能幫助我們更加自信地開口。

15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論語》開篇3句話,便道透了3種人生境界,看看你是屬於哪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