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九寒天冷風嗖,見一對獅子滾繡球,這一句唱詞中的數九寒天就是由冬至開始。21日的18時02分冬至,即北半球全年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二個節氣,此時太陽執行到黃經270度。民間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從冬至這一天開始,此後白天一天比一天長,是個吉祥的日子,理應慶賀。
殷商時期,規定冬至前一天為歲終之日,那時候的冬至相當於今天的春節一般,後來實施夏曆,但冬至一直排在節日之首,稱為亞歲。
歷史起源,三千年前已成定例冬至在曆法上佔據重要地位,《史記•律書》中有記載:氣始於冬至,週而復始。周代曆法沿用殷商曆法的舊例,以十一月冬至為歲首,秦代沿用其制,漢代武帝之後冬至才和歲首分開。
冬至是最早被制定的節日,沒有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周公用“土圭測景”的方法測影,在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這在當時有著政治意義的舉動,成為影響後世幾千年的節日之一。
追本溯源,冬至歷史發展有序《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一年的到來,古人認為從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增強,代表下一個迴圈開始,為大吉之日。
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漢代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場流行互賀的拜冬禮俗。《後漢書》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魏晉六朝時,冬至稱為“亞歲”,民眾要向父母長輩拜節。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要向父母尊長祭拜。宋朝以後,冬至逐漸成為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慶活動。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官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祝賀,就像元旦一樣。
說完歷史,再來說說習俗。現在有些地方的人們還會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祭天迎日,冬至之祭緬懷祖德《周禮》記載:祀昊天上帝與圜丘。祭天最初只是自然崇拜的一部分,並無人格化的神靈。在以農立國的中國古代,人們認為上天主宰一切。天屬陽,地屬陰,故而祭天必在京城南郊,祭地則在城北。可以參考北京南北的日月壇。
冬至還有祭祖的習俗,在傳統生活中,祭這個字是滲入到日用長行的,節日裡祭祖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至今,福建泉州等地還有冬至回鄉祭祖的習俗。
同時,還衍生出了許多活動,河南會在冬至祭孔;廣東東莞逛廟會,拜十二孃神求子;廣東潮州還祭祀司命帝君;全國各地冬至還有祭祀灶神的,如今這些習俗已經少見。
冬節飲食,餃子是其中重頭戲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由動轉靜。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經歷而防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因而冬至節的傳統飲食也多樣且豐富。
每年農曆冬至,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但多數地方都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吃餃子成為多數中國人冬至的習俗。
北方大多是吃餃子或餛飩,南方閩臺及兩廣的部分地區,則有搓丸之俗,祭祀先人,叫做冬至圓,和元宵並無二致。
除此之外,還有充滿濃郁地方特色的美食,譬如滕州牛肉湯、江南糯米飯、臺灣糯糕、台州擂圓、蘇州釀酒、江西麻餈、潮汕湯圓等諸多美食。
冬至過後,天氣寒冷,飲食方面,可適當進食牛肉、羊肉等肉類補充能量,抵禦嚴寒。
敬老救濟,娛樂以其九九消寒冬至還有敬老活動,這在漢代後的冬至節俗裡很是流行。《四民月令》中記載,冬至日要拜賀長輩、耆老。在《中華古今注》、三國曹植《冬至獻履襪頌表》、北魏崔浩《女儀》等書籍中都有媳婦向公婆敬送新鞋的習俗。
有的地方冬至吃麵,也叫長壽麵,祝福長輩長壽。
冬季是寒冷的季節,貧苦人民此時飢寒交迫,難以活命,因而古代又有冬令救濟的風俗。政府也多有救濟活動,佛寺多於臘八時熬粥濟貧。
冬天的娛樂方式多樣,並不限於冬至日,如踏雪尋梅就是極美的一副畫面。還有雪燈、打雪仗、堆雪人、溜冰等繁多花樣。古代宮廷還會組織冰嬉活動,有宮廷組織進行。
古代還因為數九而產生一種《九九消寒圖》,亦是辭舊迎新之意。既可以計算時間,做日曆、物候歷,又是優美的裝飾畫,故而經久不衰,不論是宮廷還是民間都才用作冬日的文娛活動。此外,還有魚形消寒圖、錢文消寒圖、葫蘆消寒圖、孩兒消寒圖等。並且配之以歌謠,美輪美奐。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祝大家冬至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