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人來說,民俗不僅代表著一種傳統,更代表著一種文化的傳承。比方說,春節要祭灶君、清明節要祭祖、端午節要賽龍舟、包粽子祭屈原。似乎因為這些民俗的存在,才那些看似平常的節日才變得熠熠生輝。
端午節對中國人來說是比較特殊的節日,到了端午節這天人們除了要包粽子賽龍舟之外,還會在門口掛著艾草和菖蒲。這種風俗似乎已經成為了民間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似乎不掛艾草和菖蒲就不算過節一樣。
可很多人只知道包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祭奠屈原,卻不知道掛艾草和菖蒲又是何用意?其實,在端午節掛艾草這個風俗還要聊到黃巢起義的事情!
仕途不順,起義造反黃巢元和四五年出生於鹽商之家,因為家境殷實,小時候的黃巢不僅精通詩詞,還善於騎射。當時,家族對他的期冀很高,都希望他能夠考取功名,為朝廷效力。但無奈,黃巢雖精通詩詞歌賦,但卻不擅長考試。
到了可以參加科舉的年紀,黃巢也曾參加了幾次考試。但是每次考試的成績都是不理想。不僅沒有中舉,就連進士都沒有考到。
之所以考試不理想,其實與黃巢的才華沒關係,而是跟當政者的腐敗有關係。因此幾次失敗之後,黃巢便放棄了仕途之路。而在放棄的同時,還他寫出了千古名詩:“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其實從這首詩詞之中也能夠感受的出來,他對當政者的不滿,對科舉考試的不滿。他希望透過自己的起兵來改變朝廷的現狀,改變當政者的腐敗。
於是黃巢加入到王仙芝組織的農民起義軍的團隊中,並且透過自己努力獲得了王仙芝的認可,成為了王仙芝的得力干將。並且在公元874年,黃巢與王仙芝二人率領起義軍在濮陽發起了第一次造反活動。
這次的活動不僅引起了好幾萬人的關注,還有不少的農民加入到他們的隊伍之中。隊伍壯大之後,黃巢組織的起義軍不僅攻佔了河南,山東等多個區域,還引起了黃河流域人民的大暴動。
但起義兵的戰士們沒有經過軍事化的訓練,雖然戰鬥力強,但經驗卻比不上唐朝的軍隊。因此起義軍的造反時只能勉強與唐朝的隊伍抗衡,並且死亡人數也是極為慘重的。
公元877年,黃巢與王仙芝帶領隊伍在黃梅縣與唐朝軍隊抗衡之時,因為對方戰鬥力過強,王仙芝戰死沙場了。此後黃巢便成為了起義軍的唯一領袖。
黃巢當上領袖之後,對軍隊進行的改革,提升了起義軍的戰鬥素質。之後的戰爭中,黃巢率領的起義軍,實力強大到唐朝軍隊也避之不及。
為了避免農民起義軍的實力暴增,朝廷便派人到處散播黃巢起義軍的謠言,說黃巢的長相似怪物,極其醜陋。並且他帶領的團隊,也極為殘暴。如果不及時逃往,便會受到極其殘忍的殺害。
老百姓們知識面比較淺薄,對朝廷傳播的訊息自然是深信不疑的。只要聽說黃巢率領的起義軍打過來的時候,他們便會帶著全家老小趕赴別的地方避難。正巧,恰逢端午之際,黃巢在攻打中原之際,忽聞黃巢的姓名,所有的百姓便踏上了逃亡之路,而黃巢所到的城池便都是空城。
對此番狀況,黃巢十分詫異。本來好好的城池,為何一座座都變成了空城呢?為了搞清楚狀況,黃巢還派了自己的將領去調查事情的緣由。但等到將領喬裝打扮到百姓之中,提及黃巢二字的時候,所有的百姓都會群巢出動,奔赴逃往之路。
特別在調查的時候還遇到這樣一個場景。當時這名將領跟隨著逃往的部隊前行,在前行的過程中偶遇一個婦女揹著年紀大的孩子逃跑,而小兒子則跟在母親的後面。而這名將領見此狀時,便十分的疑惑,為什麼揹著的不是小兒子,而是大兒子呢?
忍不住好奇之心,將領便詢問了這位母親原因。而這名母親見是年輕人問詢,便說道,自己揹著的是已故長兄的孩子,而跟在後面的是自己的兒子。
之所以揹著,是怕辜負長兄的囑託。聽聞這位母親的講述之後,將領不由的肅然起敬。隨後,將領又藉機問了他們逃跑的原因,這位母親才談到了他們的聽聞。
瞭解到空城的原因之後,將領想出了一計。便告訴這位母親,雖然說黃巢兇悍,但他們不會傷害在門口掛艾草的人家。只要你在家門口掛上一束艾草,黃巢看見之後,必然是不會打擾到你的,而且你也不用帶著孩子四處奔波了。
聽聞這位年輕人的講述之後,揹著孩子的母親將信將疑的帶著孩子回家了過端午。回家之後,她便將艾草掛在了牆頭。
沒想到的是,黃巢起義的時候真的沒有傷害這家人。而很多人聽聞這則訊息之後,也開始效仿起來。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端午在牆頭掛艾草的風俗便流傳了下來。
得民心者得天下隨著時間的發展,百姓們發現黃巢並非百姓們所傳言的窮兇極惡之人,便不再害怕他,反而越來越多的百姓開始擁護黃巢的統治。黃巢的起義軍團隊逐漸壯大,公元880年,黃巢更是率領著60萬大軍趟過了長江,攻陷了東都洛陽。
而唐王朝在洛陽失陷後,唐僖宗心知唐朝國都長安已不可保,便像自己李隆基一樣,倉皇逃荒了。隨後,黃巢便率領著自己的起義軍長驅直下攻陷唐朝國都長安,並且在長安實現自己的建國大計,建立了國號“大齊”。
朝廷建立之初,黃巢還銘記著當初的誓言,不僅實行了很多惠民政策,還讓百姓們過上了吃飽穿暖的生活。但好景不長,所謂“皇權在手,天下我有”當了幾年當政者的黃巢,逐漸改變了初心,變成了當初自己最厭惡的人。
不僅開始強搶朝廷官宦的財產,還將達官顯貴的妻子,女兒掠為自己的妃子。當時,晚唐詩人韋莊曾在《秦婦吟》這樣寫道:“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樓前荊棘滿。昔時繁盛皆埋沒,舉目淒涼無故物。”
正如人們常說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如果只顧著眼下的浮華,而不管江山社稷,不問朝廷內政,不管百姓民生。終有一日會遭遇其他落難君王同等遭遇的。公元884年,黃巢失去了民心,也失去了起義軍的擁護,與唐軍激戰與泰山虎狼谷時,被唐軍擊殺了,而他所掠的妻妾們也全部被俘了。
結語: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縱觀黃巢一生,他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多民眾的認可和擁護。是因為他為民眾謀福利,帶領百姓們走向繁榮且富強的明天。但誓言一旦允諾是需要付諸於實際的,並不是為了藉助民眾的力量來達到自己的政權和地位。
因此當他只顧著享樂,顧著自己的權利和地位,而忘記了民眾還處於水深火熱中時,自然也就失去了百姓的擁護,最終只能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