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很久很久以前,在三皇五帝的時候,在魯中山區的沂山下的村子裡,住著牛永才一家。

牛永才的父母常年有病,沒過幾年,老兩口便臥床不起,再也下不了床。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牛永才夫婦非常孝順,兩人不但不嫌棄老人,還自己吃糠咽菜,省吃儉用,省下錢財吃的來給兩位老人治病救命。在夫妻兩個精心照料下,老人們雖然臥病在床,但仍然活到不是多歲。奇怪的是,這年臘月,兩位老人竟然在同一天去世。

  牛永才夫婦孝敬善待父母的事蹟被十里八鄉的人傳頌,訊息傳到了京城,被當時的皇帝讚賞,於是下了聖旨,獎賞他們白銀萬兩,還給他們寫了匾“孝賢模範”。

到了第二年初冬,連綿雨天暴雨不斷。

一天晚上,牛永才夜裡突然聽父親對他說,家遭了水災,水漫到了床腳,父親領著牛永才去看。

牛永才跟著父親一起到了父母住的房屋,地上到處都是泥漿,母親坐在床鋪上愁眉苦臉。

牛永才猛地醒來,原來是做了個夢,奇怪的是,連續三個晚上,他做了相同的夢。牛永才心生疑惑,第二天就跑到父母的墳地看。

一到墓地,牛永才發現墓被水衝出一條大水溝,正對著墳墓,正因為這溝,下大雨時,把本來往兩邊流的水像漏斗似的全部集中起來,引向墳墓。後半座墳已被水衝出了一個碗口大的洞,難怪父母要託夢了。

  按照傳統,只有清明老天爺放假的時候,天聾地啞,乾坤懵懂,人間才能修墳。平時,墳墓是不能動土的,看眼下父母的墳再不修,就徹底被水沖垮了,牛永才很是為難。

顧不了那麼多,他請來人做了法事,就在冬至的前幾天做了法事,然後給父母修墳。

墳修好了,冬至也到了,牛永才趁著冬至,夫妻兩個準備三牲、香燭、紙錢來到墳地。

一來,他們感覺是因為自己大意,導致墳墓被水淹,他們給父母賠罪,二來清明時候上墳的時候帶的祭祀品太寒酸,現在來彌補一下。

鄉親們看到後,覺得清明時節正值青黃不接之際,窮苦人家拿不出好祭品,上墳過於寒酸。而到了冬至,秋天收了糧食,豬、雞也養大了,可以好好地到墳頭祭祀,以彌補清明祭品的淡薄。再加上,寒冬來臨,修一下被鼠蛇破壞了的墳墓,送點紙衣、紙錢,也使先人們能夠順利度過嚴冬,迎接新春。

於是,第二年,大多數人家也開始在冬至這天上墳了。慢慢的,效仿的人越來越多。冬至上墳的習俗就漸漸地傳開,並延續下來。

據史書上記載: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

所以,在吃餃子的同時,別忘了緬懷一下咱們的先人們。

9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當代金瓶梅《愛河向東流》特約書評:誰說女子不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