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個節日。
冬至應該是個節日。
人們常用“不撞南牆不回頭”表述一個人的固執.
太陽不固執,它撞了南牆立馬回頭,回過頭前行,又撞到北牆,又回頭,前行去撞南牆。週而復始,南牆就是南緯23度26分的緯線,太陽只有遇到這條線,才回頭轉向北,所以這條線也叫南迴歸線。
對於整個北半球,走到南迴歸線的太陽是北半球最遠的牽掛,此時的太陽就像一個負心的浪子,淹沒在長長的黑夜中,忘了歸路。這一天,整個北半球,夜最長,晝最短。即為冬至。
冬至一過,浪子回頭,北半球的天地漸漸有了溫情,晝漸漸變長,夜漸漸縮短,北半球的春天來了,花開了、草綠了。夏天也開始燦爛起來。
所以,冬至對於北半球來說,彷彿歸來的心上人。一切都開始欣欣向榮,是大吉之日。這樣從漢代開始,冬至就是一種隆重的節日,尤其是祭祖活動一般都在冬至,唐宋時的冬至在人們心中的位置不亞於春節。
既然是節日,總該有一種表達。於是人們在冬至這一天吃餃子,像春節一樣,吃的熱火朝天。
春節的餃子象徵團圓,冬至的餃子,卻有一種祈盼春天,防凍禦寒的悲壯。這裡還關聯著一個人----名醫張仲景
張仲景年老歸鄉正值冬天,一路上,看到貧困飢寒的百姓,一個個被凍得耳朵潰爛。
回到河南家鄉的張仲景,在南陽東關搭醫棚,架大鍋,開張舍藥,為窮苦人治病扶傷。那一天正值冬至。
張仲景的大鍋裡,煮著的是“祛寒嬌耳湯”,主料是羊肉、辣椒、祛寒藥材。煮好後,撈出來切碎加湯送給人們祛寒治凍傷。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有的也叫偏食。
後來,一代傳一代,餃耳成了今天的餃子,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吃餃子,來紀念張仲景。
不論冬至是太陽迴歸北半球的紀念。還是冬至是人們對張仲景的紀念。總之冬至是一種溫情的迴歸。是春天希望、夏天浪漫的開始。
有一種既是終結又是開始的情,叫冬至。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