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裝豬也能吃大象

——《道德經》第28章讀後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開國大將粟裕,為人低調樸素,諸多美談傳為佳話。

中國現代史上,有許多功勳卓著的將軍,1955年授銜時都獲得元帥、大將、中將、上將等軍銜,這些人都是浴血奮戰、功勳卓著的英雄豪傑。在所有人中,若要論最低調的是誰,自然首推粟裕大將了。

粟裕被稱為“戰神”,這稱呼可不是空穴來風,粟裕將軍的軍事能力那簡直就是解放碑的鬧鐘——真的不擺了。據說授銜時,本來想把粟裕封為開國元帥的,但粟裕本不在乎這些頭銜,而他為人又十分低調,所以就推遲了,最終主席親自拍板:不做元帥可以,但必須做大將,而且是第一大將。

粟裕一生從不居功自傲,級別越高他反而越低調,著名近代歷史研究作家吳東峰曾寫過一本書,叫《他們是這樣一群人:開國戰將經典史記》,其中記載了粟裕兩次為人低調的故事,令人十分佩服。

有一次,粟裕下部隊處理事情,需要跟當地的領導商量,當時還處於特殊時期,萬事都需要小心謹慎,所以粟裕沒用電話,而是直接親自到領導的辦公室,不料被站崗的哨兵攔住了,不讓他進去。

原來,哨兵不認識粟裕,看他穿著太過破舊,甚至有些寒酸,誰能想到這麼普通的人竟是領導的上級呢?自然不給進。後來,裡面的領匯出來,見到粟裕將軍到來,才親自迎了進去,粟裕還誇站崗的哨兵盡忠職守呢。

這是在粟裕未被授予開國大將之前的故事,其實他成為開國第一大將之後,行事還跟之前沒有兩樣,依舊是非常低調,這不,還有個事例足以說明。

晚年的粟裕依舊穿著樸素,有一次,他的妻子詹永珠生病住院,他工作完成之後去醫院探望妻子,不料到探望室門口被護士攔住了,護士告訴他現在還沒到探視時間,於是粟裕只好在一旁等著。

在粟裕將軍等待的過程中,見一位西裝革履的人從轎車上下來,直接跟醫院裡的人員說了幾句,結果他從探視室進去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本地一位官員,他應該是動用了特權,才走了快捷通道。

粟裕雖然一切看在眼裡,但他並不願破壞規則,也不想動用自己的特權,如果他亮出開國第一大將的頭銜,別說進一個小小的探視室了,醫院的院長都得親自出來迎接,但粟裕本來就十分低調,自然不願如此,等了半個小時左右,探視時間到了,粟裕才進去探望妻子。

……

深知什麼是雄強,卻安守雌柔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溪澗。

甘願作天下的溪澗,永恆的德性就不會離失,回覆到嬰兒般單純的狀態。

深知什麼是明亮,卻安於闇昧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模式。

甘願做天下的模式,永恆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復到不可窮極的真理。

深知什麼是榮耀,卻安守卑辱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川穀。

甘願做天下的川穀,永恆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覆到自然本初的素樸純真狀態。樸素本初的東西經制作而成器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樸,則為百官之長,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

我不知道粟裕大將研究過《道德經》沒有,但我知道,粟裕大將的行為至少與《道德經》不謀而合,達到了《道德經》的修為。

如果想達到了《道德經》本章所說的修為,那麼,你就達到了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

老子之所以要大力提倡這樣一個原則:知雄、守雌,用這個原則去從事政治活動,參與社會生活,這是老子所處的時代決定的。當時正處在春秋末年,政治動盪,社會混亂,你爭我奪,紛紜擾攘。面對這樣一種社會狀況,老子提出了“守雌”的處世原則。他認為,只要人們這樣做了,就可以返樸歸真,達到天下大治。此處還應注意,不僅是“守雌”,還有“知雄”。在雄雌的對立中,對於雄的一面有透徹的瞭解,然後處於雌的一方。本章所用的幾個名詞,代表著老子的一些基本觀念。

在一些武俠小說中,經常會用“深不可測”來寫武林高手。他們武功高強,摘葉殺人,常常飛翔於林尖大谷;他們常常將武功化為一種無形的力量,深藏不露。這樣的高手,才是武學的最高修煉。平日裡耀武揚威、咋咋呼呼,動不動就要打要殺的,往往是不角色。歷史上的一些文學泰斗,都是謙虛好學、低調得不要不要的。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有點成績,就會大肆炫耀,唯恐埋沒了自己的才華,整日裡想著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以博取廉價的稱讚。

另一方面,人生一世,大概就在“知、行”兩個字之間忙忙碌碌。從咿呀學語、蹣跚學步開始,知行兩個字就不停地刻畫著我們的人生軌跡,越來越深。到最後,究竟知道些什麼,又做過些什麼,就是人生的總成績單。

所以,如果我們還在意這份成績單,我們就不能不花些時間,試著去參悟知行兩個字。

確實,知識無窮無盡,求知的壓力也無窮無盡,求知的願望越強烈,知識無窮的壓力就越大。不僅如此,還有更讓人煩惱的,拿已知領域去和未知領域競爭,結果竟然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已知的領域越擴大,被發現的未知世界不是縮小了,反而增大了。於是,無奈和迷茫的情緒,會像霧霾一樣瀰漫在我們的周邊——既然追逐知識的道路註定沒有盡頭,我們還有必要堅持下去嗎?還有必要為學習知識、創造知識耗盡精力嗎?所以有人編過這樣一首很俏皮的打油詩,說是“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天漸涼冬又冷,捲起書箱待來年”。

《道德經》說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榮守辱,大概的意思和知圓行方有些類似,但《道德經》的落腳點,卻不僅僅是讓人活得更明白些,而是讓每個人都知進退,讓社會的公共環境更寬鬆些。社會環境寬鬆的境界,就是“大制不割”,既有秩序,又不是強制性的。

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榮守辱,顯然,這是一條從人人自律走向人人自由的道路。

知雄守雌是以本分本我的自律去克服爭強好勝的意志衝動。

知白守黑是以所知有限的自律去克服對於事情和道理的武斷或獨斷。

知榮守辱是以尊重他人的自律去克服虛榮心的膨脹。

如果人人都能遵守這些自律,行所當行,止所當止,以尊重他人的自由來保障自己的自由,那麼,我們社會就必然是既有規矩又不失和諧的。

大智若愚明世事,韜光養晦顯睿智。

七情六慾易糊塗,深藏不露乃大師。

11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發盤老詩,刷個存在,也算分享)長篇敘事詩《天路吟》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