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繫辭》曰:“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

《周易》思維是一種意象思維,稱名取類,曲盡幽隱,依文解義,僅得皮相,言外之意,須以象參。

《序卦》說:“需者,飲食之道也。”

“道”者,人路也。卦辭曰“有孚”曰“貞”,其道之總則。《象傳》曰“君子以飲食宴樂”,遵總則而行其道。《彖傳》曰“需,須也” ,行道之終極目標。理想確立,不再想入非非,朝著一個目標前進。

人生路上有許多選擇,生存環境、個人天賦、時代機遇等等諸多因素制約了人生走向。

《說文》:“需,䇓也。遇雨不進,止䇓也。”

“䇓”,今寫作“須”。許慎解字,即因《需》卦,上坎為雨,故曰“遇雨不進”。

伏羲之卦,前方是坎險,只好止步於此。也就是說,這是你的生存平臺,你只能在這個範圍內行走。或者說你只能飛這麼高,走這麼遠,孔子所謂“五十而知天命”。

“須,待也”,在你的生存平臺中,拼搏奮鬥,期待美好願景的實現。願景不會“自至”,要靠自己辛勤勞動來創造。人生處處有溝坎,險難不會自消,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化解。卦辭所謂“利涉大川”,《彖傳》也說“往有功”。

需卦上坎下乾,“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恆易以知險”(《繫辭》)“剛健而不陷”(《彖傳》)坎中一陽,實亦乾體,位居九五,剛健中正,最得“需”之道。

《需》卦六爻,四陽二陰,四陽剛健,自強不息,二陰柔順,溫柔和諧。下卦三陽,爻辭曰“需於郊”曰“需於沙”曰“需於泥”,皆其道;上卦一陽二陰,爻辭曰“出”曰“入”,行其道;曰“酒食”,乃行道之目的,就是那幾個包子。

《需》卦圖解人生飲食之道。

上卦下卦,各有所象,皆取其類;合則一體,以足其義。

九五之陽為一卦之主,為核心,喻所待,即追求目標,不管選擇哪條道路,目標都是一個:生存。

上卦二陰圍繞一陽,象徵居所,好比一個家庭。爻辭一“出”一“入”,喻生存方式,出則勞碌,耗其精神和體力,求其衣食;入則棲息,養其精神,恢復體力,天明繼續趕路奔波。

下三陽即其路,猶如人生平臺。位居哪個平臺,就有哪般作為。

觀《需》卦之爻辭,揆聖人之寓意,人或食其體力,或食其技藝,或食其心機,或食其靈巧精算。食其體力者勞作於野,闢土殖穀;食其技藝者奔走於郊,作巧成器;食其心機者運籌於宦途,學以居位;食其精算靈巧者往來於市井,通財鬻貨。

班固《漢書·食貨志》說:“士農工商,四民有業。學以居位曰士,闢土殖穀曰農,作巧成器曰工,通財鬻貨曰商。”

卦分上下,位有尊卑,人別賢愚。勞心勞力,其道不同,其心無異。

農、工二業,並在郊野,位居最下,今之農民工,亦工亦農,初爻象之;士、商異途,不免勞碌,士為知識分子,猶國家公務員,二爻象之;商即商販,鉅商大賈,小商小販,三爻象之。

農工士商,生存道途各異,然異中有同,“需於血”,以生命的耗損為代價,“出穴”“入穴”,殊途同歸,上卦三爻象之。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豬朝前拱,雞往後刨;安身立命,各有其道。謀生求存,各得其所樂。

《需》卦揭示的是飲食之道。“飲食”,人生之所養,生存之所需;“道”,路也。飲食之道,即生存之路。“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繫辭下》)人皆需養,而求取之道不同。觀卦爻之象,玩聖人之辭,可以知之矣。

人在滿足了生存的物質需要之後,還會有更高的精神之需求(馬斯洛人類需求理論),所以孔子《象傳》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飲食”之後,附以“宴樂”,以足生命之意義。“宴樂”者,安樂也。有人樂山,有人樂水。有人樂財,有人樂道。有人獨樂樂,有人樂眾樂。

生存有道,但是,哪一條生活的道路都不平坦,事在人為。《需》卦上坎下乾,中藏離兌,乾健坎陷,其象昭然;離為火,兌為澤,離火與兌澤相遇則為火澤睽卦,“睽者,乖也”(《序卦》)同中有異,“君子以同而異”(《睽·象傳》)同一條道路,每個人的活法也不一樣,君子要活出自己的滋味和色彩來。

《需》之覆卦為天水訟,“訟,不親也。”(《雜卦》)在生活的道路上,人們之間難免發生這樣那樣的矛盾衝突,需要司法調解或公斷。《需》卦旁通火地晉,“晉,進也,明出地上。”(《晉·彖傳》)“君子以自昭明德。”(《晉·象傳》)光天化日,君子“修己以安人”,在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上,創造自己生命存在的價值,享受生活的樂趣,當是人生的最佳境界。

19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被魯迅罵,劉大傑冤不冤?跳黃浦江,劉大傑是不是在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