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概述

《牡丹亭》是明代(1368-1644)最偉大的詩人劇作家湯顯祖的傑作。該劇以一種完全精緻而完美的詩情畫法,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年輕人對浪漫的嚮往和封建禮教對愛的折磨。它的中心主題宣稱“愛”勝於“理性”,並最終取得了勝利。這個大膽而前衛的主題可以看出這是對封建傳統對人性壓抑的強烈抗議,再加上動人的詩意語言,使人們對兩位年輕主人公之間的愛情自由的認可成為我國文學和戲劇史上的持久力量。

南宋初期(1127-1279年),一位郡守的女兒杜麗娘長得十分的美麗而且接受了嚴格的良好的教育,在那時,女子未經父母允許是不得離開房間的。有一天,在她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杜麗娘與女僕一起走進花園。看著春天的繽紛,她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在昏昏欲睡的夢中,她夢到自己與一個年輕的學者在牡丹亭旁邊的一棵柳樹下秘密的相會。自從花園回來後,她一直被夢中情人的回憶困擾,在徒勞地尋求夢中情人之後,她病倒了,她心碎了。而死後的杜麗娘的魂魄也一直念念不忘的在尋找這位年輕的學者。最終在她的堅持不懈下,贏得了閻羅王的同意,並被允許以魂魄的狀態留在人間。

三年後,一位名叫柳夢梅的年輕學者住在了杜麗娘所埋葬的地方。他在花園裡徘徊,遇到了杜麗娘的畫像。畫像中的年輕女子看起來很眼熟,他忍不住的呼喚了她。為響應他的呼喚,這位杜麗娘從畫中走了出來。即使他知道她是個鬼魂,但他還是愛上了她。第二天,柳夢梅掘開了杜麗娘的墳墓,並打開了棺材。就這樣杜麗娘重生了並與柳夢梅結了婚。此後,夫妻倆過著幸福的生活。

第一幕:掃花園

杜麗娘告訴她的女僕,請園丁打掃花園小道上的花瓣。這樣她就可以在那裡散步了。

第二幕:遊園

杜麗娘在女僕的陪伴下,首次進入花園。春天的花朵盛開。這位年輕的女子被大自然的美麗所震撼,突然感到生活中的歡樂和傷春痛苦。

第三幕:驚夢

杜麗娘厭倦了在花園裡漫步的日子,於是在房間裡睡著了,並夢見她回到花園,在柳樹下遇到一個年輕人,與那個年輕人有一個親密的時刻。她的母親把她從夢中驚醒,杜麗娘覺得自己的真實生活是漫無目的而又侷促的。

第四幕:再夢

杜麗娘重新造訪了她夢裡的花園,她夢裡的甜蜜回憶,並渴望在現實生活中遇見那位迷人的年輕人。然而,由於意識到不可能再與他相遇,她陷入了絕望。離開花園時,杜麗娘預見到自己的悲慘結局,並因這種愛的痛苦而很快鬱鬱而終。

第五幕:離魂

杜麗娘因為愛而不得最終於那年秋天病逝。在臨死前,杜麗娘讓她的女僕將自的畫像放在盒子裡,然後把它藏在一塊石頭下面。她還要求母親將她埋在花園裡的柳樹下。死後,杜麗娘的鬼魂繼續她對愛情的追求。

第六幕:找畫像

一年後的春天,一個敏感而失意的年輕學者柳夢梅在進京趕考的路上病倒,並在杏花道觀養病休養。經過幾天的臥床和藥物治療後,他感覺好些,但他的精神上卻變得無精打采。為了振興精神,他決定在這裡的花園裡散步。原來,這個花園曾經是一個大莊園的一部分,現在不過是長滿雜草和野生灌木叢的荒園。破敗的花園使他的莫名憂傷更加的傷感。身體搖搖晃晃並哀嘆淒涼的景象,就在這時他遇到了漏出一半的隱藏在岩石下的畫像。經過進一步的檢視,他確定這是觀世音菩薩的畫像。因為畫像中那位女子的美麗是他以前從未見過或想象不到。於是柳夢梅就將畫像帶回到了住處,並希望畫像中的那位女子——如果她確實是慈悲女神能夠可以給他一些精神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安寧。他在花園離開之前,鄭重地向肖像中的那位女子保證了愛與尊重。

第七幕:呼喚肖像

柳夢梅認為這幅畫像是一位女子的旅行畫像。因為畫像上的詩提醒了他,去年春天他也做了一個夢。夢見他在一個大花園裡,有一個漂亮的女孩站在柳樹下。而女子正是畫像中的女子。在題完詩後,柳夢梅把畫像掛在牆上,然後呼喚她。

第八幕:再遇

柳夢梅將杜麗娘的畫像掛在牆上,並打呼喚她。杜麗娘的魂魄在花園裡徘徊,聽見了他的聲音。她來到他的房間,看到畫像,決定見他。柳夢梅不知道自己見到的是鬼魂,對如此美麗的女子來訪感到驚訝,並愛上了她。兩人度過了一個非常難忘的夜晚。

第九幕:明世

杜麗娘每晚晚上都約見柳夢梅。直到柳夢梅求婚的那一刻,柳夢梅才意識到自己愛上了一個鬼魂。正是在那個時候杜麗娘說了實情。她還告訴柳夢梅,除非柳夢梅採取一些行動使她復活,否則他們將再也無法見面。

第十幕:魂歸,迴歸生活

按照杜麗娘的指示,柳夢梅在花園裡挖開了杜麗娘的墳墓。當柳夢梅開啟棺材時,杜麗娘重生了。此後,夫妻倆過著幸福的生活。

35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喬凡尼-貝里尼——威尼斯畫派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