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國人對於魯迅的記憶更是如此,一提到這個名字,在大家的腦海裡浮現出來的可能是他幾乎每一篇文章的主旨關鍵詞。從批判社會開始一直數到對中國未來的堪憂結束,幾乎答題的模板已經可以放在魯迅先生的文章裡了。所以從一定的層面上來看,我們對魯迅先生之所以有這樣的刻板印象,主要還是因為他所處的時代實在是太特殊了。

加上他自己棄醫投文的經歷也是大家都熟悉的,所以在當時的黑暗社會下,魯迅先生就是貧苦百姓的代言人,他的文章並不是因為被選入了教材才成為了經典,而是因為是經典所以才選進了教材。不過近幾年來網路上有很多言論都在重新思考魯迅先生的文章,比如說討論聲最大的“棗樹”,大家可能都不理解為什麼魯迅先生要寫下“一株是棗樹,另一株也是棗樹”的文字。有的人說魯迅當時在寫下這兩句時根本就沒有多想,也許是為了行文結構的好看,也許是因為其他的。反而是我們一味地強加觀點上去,深入解讀他的文字。

還是說我們對於魯迅的刻板印象就是如此呢?讀多了他的文章,所以連我們對他的想法都是呆板固定的了。其實在《秋夜》這篇文章裡面,想要明白魯迅先生筆下下的是什麼意思,就一定逃不開去了解這篇文章背後的故事。1924年對於魯迅來講的確有很多事情發生,首先是國家和社會的大背景,這也就是魯迅先生每一篇文章都回歸到的現實問題。其次是魯迅先生和弟弟關係的破裂,這讓他的處境更復雜。而關於文章中的那兩株棗樹,其實是魯迅先生親自栽下的。所以我們可以排除魯迅先生偶然間看見的情況,這樣行文,是魯迅先生故意而為之的。

那我們再從邏輯結構上看,這一句話是用了重複的手法,重複一般是表強調,在這裡同樣如此。那麼文中出現的棗樹是不是另有所指呢?象徵也是魯迅文章裡最常用的手法之一。棗樹肯定是有其他的象徵意義的,至於具體是什麼,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在前面介紹了魯迅先生在當時的遭遇,我們不妨分成兩個層面來看,一方面是社會,一方面是自己的家庭,魯迅先生面臨著兩個方面的問題。所以一邊是對於國家未來的擔憂,一邊是作為一個小人物對未來自己命運的考慮。

這樣的分析或許比較簡單,但也不失為一種有可能的情況。

15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紅樓夢晴雯:結婚23年內衣都是丈夫洗,丈夫入獄,她還債3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