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氣,被視為是冬季的一個大節日。
冬至這天雖然太陽很低、白晝很短,但是卻不是最冷的一天。實際上,由於地表此時尚有“積熱”,冬至的時候通常不會很冷,而真正的嚴寒,是自冬至之後才有,民間也由此時開始計算“數九寒天”。
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這一天。它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測定的一個節氣,定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在我國古代,人們對冬至是相當重視的。民間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傳統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意思是人們認為過了冬至這一天,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迴圈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因此需要慶賀。《晉書》上也說: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由此可說明古代對冬至的重視程度。
而冬至過節乃是起源於漢朝,在唐宋達到鼎盛,並沿襲至今。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乃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稱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被稱之為“賀冬”,並且要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指的是冬至這天朝堂上下都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度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而唐宋時期,冬至也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要在這一天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也要在家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也還有一些地方保留了這樣的傳統。
相比於這些史料記載的文獻,還有一種傳說是來源於上古帝皇——黃帝和堯帝。《史記·孝武本紀》中記載一大臣向漢武帝進言:“皇帝得寶鼎神筴,是歲乙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紀,終而復始。於是皇帝迎日推筴,後率二十歲,得朔旦冬至。”這個記載表明黃帝時就把冬至作為歲首,乘坐朔旦。但《史記·黃帝本紀》中對此並無記載,因此也就無從考證。另一種說法是堯帝曾令和叔居住在北方,觀察太陽執行的情況,進而確定冬至的時間。《尚書堯典虞書》記載:“(堯帝)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尚書》成書時間距離堯帝時期更近,文獻可信度相對較高,所載史料或更貼近史實。
順祝:冬至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