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導語

文字是有生命力的,它穿過了時間的鴻溝,將那些早已消失在歷史中的人物的真情實感淋漓盡致地傳達至今,那我們得以感受那些欣喜、深情、悲苦、絕望。

十九世紀,中國文壇湧現出了一大批驚才絕豔的人物,卞之琳作為現代派詩人的代表,創作了許許多多優秀、耐人尋味的佳作。

初遇

《斷章》可謂是卞之琳的代表作之一,經久不衰,它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美妙的文字,還有一段深情的往事

1933年,卞之琳與好友在沈從文家小聚,正逢沈從文妻子的妹妹張充和從蘇州前來參加北京大學的入學考試,落住於此。

那是卞之琳第一次見到張充和,彼時這個靈動開朗的女孩子便走進了他的心中。

情深

張充和是個非常特別且有主見的女孩子,彼時北京大學明文規定,但凡有一科成績掛零的學生,都不會予以錄取。而張充和卻以數學零分的成績考取了北大,因為她在文學方面的天賦與才華讓試務委員會難以割捨如此人才,才破格入取。

張充和想透過自己的努力考取北京大學,為了不沾張家的光,在考試中還特地改了名字。

卞之琳便被這樣一個渾身傲骨灑脫驕傲的姑娘所深深吸引,情有獨鍾

苦戀

卞之琳是一個感情十分內斂、靦腆的人,他沒有戀愛經驗,如今遇到心儀的女孩子,他不敢當面直白地將愛意表達出來,思來想去他決定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打動她

他時常給張充和寫信和詩歌,將自己的心意透過文字輾轉含蓄的表達。

張充和卻從未回過一封信

那些寄託著愛意的信箋如同石沉大海,讓卞之琳日復一日的焦慮、不安、消沉。

張充和的態度以及將意思表達得很明顯,卞之琳離開了這個傷心地,選擇去河北教書,他覺得只有距離和時間能治癒他的心傷。

1935年《斷章》問世,其中濃濃的愛意與無奈越於紙上,詩名也寓示著這段無疾而終的愛戀

但卞之琳對張充和的感情至深,那時張充和回家養病,卞之琳聽聞後擔憂不已,前往張家探望。他們結伴出遊,在卞之琳眼中,眼前的姑娘比姑蘇的風景還美上幾分,那是他離自己的愛情最近的一次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1947年,張充和結識了傅漢思,他那時在北大任西語系教授。傅漢思雖是德裔美國人,但對中國文化十分感興趣,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七個月後,兩人結婚了

兩年後,張充和與傅漢思赴美定居,卞之琳終是錯失了他的一生所愛

曾經有人問過張充和,既然不愛卞之琳為何不明確的拒絕他,張充和為此很無奈,她說卞之琳從未明確地跟她表達過愛意,她又該怎麼出言拒絕呢?

但據周孝華回憶,卞之琳曾雙膝跪地跟張充和求過婚,那或許是這位靦腆的大才子此生最瘋狂的一次吧。

張充和結婚七年後,卞之琳娶了青林

最初吸引卞之琳的或許是青林的瓜子臉和杏眼與張充和有幾分相似吧,但卞之琳對於愛情從不含糊,他婚後十分疼惜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對於他來說,曾經的愛已經滄海桑田

再見

卞之琳再次見到張充和已是三十年以後,那時他作為大陸的著名學者訪問美國,與是七十歲高齡的張充和重逢。

那天,卞之琳將他儲存了三十年的此稿物歸原主。卞之琳從未忘記過這個他曾經傾盡所有深情愛過的女子,但也已經放下了。

10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詩詞文藝 | 昊龍先生個人詩詞專輯(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