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背景是始皇帝推廣秦篆,和秦國商貿最為頻繁的齊國也接到了今後貿易需要使用秦篆的訊息,此時恰逢六國準備合縱抗秦,齊國如果接受秦篆,則意味著齊國將不加入合縱,所以看似比的是書體的高下,實則拼的是七國的將來。
大秦賦
齊國的稷下學宮是天下諸多學派成名之所在,也是民間最強的反對秦篆入齊的力量,李斯去稷下理論,如果可以成功,對於推廣秦篆極為有利。但是稷下人才濟濟,卻哪有這麼容易!
果然,一開頭稷下的祭酒就對李斯的過往一番奚落,暗諷李斯攀附權貴,疏於治學。李斯思索了幾秒後,是這麼回答的: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昏昏之事者,無赫赫之功。斯出身小吏,故以為,詬莫大於卑賤,卑莫甚於窮困,若處於卑賤,卻無奮發之心,更自命不凡,標榜與世無爭,實乃故作姿態,禽獸不如!
李斯
第一句話是李斯的老師荀子說的,意思是:沒有胸懷大志,就不會有洞察一切的聰明;沒有默默無聞的工作,就不會有顯赫卓著的功績。荀子也是在稷下成名的,在老師成名的地方用老師說過的話來開篇,是對師長的尊敬,是對稷下的尊敬,這個頭起得好!
荀子
第二句話主旨出自《史記·李斯列傳》:“故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惡利,自託於無為,此非士之情。”原意是:卑賤是對人最惡毒的侮辱,而窮困則是人生最大的悲哀。長久處於卑賤的地位、窮困的境地,反而譏諷富貴,厭惡祿利,以自託於無為來自我安慰和解脫,不過是無能而已,決非有志之人應有的情懷。
史記
編劇對於這段話稍作修改,大體的意思還是差不多的。電視劇看到此處我不由擊節叫好。2000年過去了,李斯口中那些無能之輩,仍舊在找各種藉口給自己解脫。我們小時候受的教育,彷彿窮人都在辛苦勞作,富人都是好吃懶做,事實上,當你走上社會,你才發現越是窮的人越懶,反而是富人都很勤快,抓緊效率辦事,一點不拖拉!
窮人
我曾讀過一篇報道,說的是我們國家某個大富豪的行程安排,就是家裡有個公子哥的那個,這個富豪在新加坡出差期間,每天只有四個小時睡眠時間,一般早上五點半就必須起床,前後12天時間天天如此。且不論這篇報道的真假,也不論這個富豪平時的工作安排,單單就這件事情來說,你至少感覺這是個靠譜的人。但是我們身邊這樣的人多嗎?恐怕不多吧!那我們身邊窮人多嗎?好像很多啊!
公子哥
《大秦賦》前面60集真的就是過渡,最後那點才是越來越精彩,我會陪著讀者把這些精彩全部解讀乾淨。僅僅以目前情況來說,編劇是有良心的編劇,導演是有良心的導演,觀眾麼,見仁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