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陵墓及附屬建築合稱為陵寢,至秦漢時期,陵墓及各種功能的附屬建築已構成佈局嚴謹、規模宏大的建築群,在陵墓和附屬建築的周圍劃分一定地帶作為保護、控制的範圍,稱為陵區。
十三陵水庫
《易經·繫辭》雲:“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遠古時代殯葬極為簡易,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對死者的埋葬問題,逐漸發展成為一件大事。至春秋時,孔子大力提倡“孝道”,厚葬之風日盛,歷代不衰,並逐漸形成一套隆重複雜的祭祀禮儀制度和墓葬制度。於是,墳墓被認為是安葬祖宗及父母之首丘,上可盡送終之孝,下以為啟後之謀。所以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對墳墓的安置均格外重視。
中華文化中沒有宗教信仰,人們情感的寄託、維繫全賴敬祖,並因敬祖而重喪葬;古人相信有陰間的存在,故“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並因這個觀念而重厚葬。因此,作為最高統治者的帝王,為自己修建陵墓就成了一生中之大事,也是繼任者之大事。我國帝王陵寢數量眾多,歷史悠久,且佈局嚴謹,建築宏偉,工藝精湛,具有獨特的風格,在世界文化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和旅遊價值。其中,明十三陵以規模宏大、體系完備和儲存較為完整在中國帝王陵墓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明十三陵是中國明朝十三位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東、西、北三面環山,體系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是世界上儲存較為完整和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這裡明自永樂七年(1409年)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二百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一位太監。
明十三陵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千米,其中陵區佔地面積達四十平方千米,距離北京市中心約五十千米。陵區周圍群山環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綠樹濃蔭之中,一座座紅牆黃瓦的陵園建築,簷牙高啄,金碧輝煌,坐落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其中,長陵位於北面正中位置,餘陵分列左右,整體佈局莊嚴和諧,賓主分明,在青山綠水的掩映下,顯得格外肅穆幽雅。明代術士認為,這裡是“風水”勝境,絕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選為營建皇陵的“萬年壽域”。
作為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后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群,明十三陵佈局莊重和諧。明成祖朱棣的長陵建於明永樂七年(1409年),是陵區第一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前。此後明朝依次營建仁宗獻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憲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光宗慶陵、熹宗德陵等十一陵,分別坐落在長陵兩側山下。明崇禎帝朱由檢的思陵是最後一陵,位於陵區西南隅,系妃墳改用,清順治元年(1644年)始定陵名,增建地上建築。陵區中部長達七千米的長陵神道(總神道)與各陵相通。景區已開放景點有長陵、定陵、昭陵、神路。
長嶺
定陵
昭陵
神路
在諸陵中,以長陵的規模最大,思陵的規模最小,建築佈局大同小異。各陵平面均呈長方形,後面有圓形(或橢圓形)的寶城,各陵前都立有石碑,陵墓各有陵垣。建築自石橋起,依次分列陵門、碑亭、祾恩門、祾恩殿、欞星門、明樓、寶城等。明樓內樹碑,上刻皇帝的廟號、諡號。明樓後為寶城。寶城中填黃土,下面就是帝后的寢宮。各陵原設有“監”,專司祭祀掃陵之事,現僅存德陵監監牆。
明十三陵自然環境幽雅,建築規模宏大,肅穆莊嚴,氣勢恢弘,整體性突出,陵寢制度獨具風貌,是明朝二百餘年曆史中中國建築藝術的傑作和陵寢規劃與建造的最高代表。而其歷史遺存,又從另一個側面記錄了明王朝的盛衰興亡,記錄了明朝文化、藝術、科學技術的發展狀況,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具有極高的歷史和文物價值。
十三陵
明十三陵數百年間雖遭受自然因素的損壞和區域性的人為破壞,但各陵的主體建築仍儲存較好,陵園的格局清晰完整,地下墓室儲存完好。1961年,十三陵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國務院公佈八達嶺——十三陵風景區為全國四十四個重點風景名勝保護區之一。1991年,十三陵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遊世界之最評選委員會評為“是世界上儲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明十三陵,作為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北京的大地上,昔日神聖不可侵犯的皇家陵寢,今日已成為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