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劍經》是中國第一部武術專著。在《劍經》之前,中國武術雖然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已經成熟,但因缺乏整理總結,停止在口手相授,理論零散。《劍經》以棍技為研究物件,對武術的基本原理、原則及其體例與運用,作了精確宏肆的論述,在中國武術特別是少林武術的發展史上起著承先啟後、糾正歧訛、維護真傳的作用。《劍經》又是一部臨戰指導性很強的兵書,在明代內憂外患時期用於訓練戰士,捍邊疆平倭寇,受到當代練兵者戚繼光等人的極力讚許。

在序言記述他的師傳,趙本學的形象性指教,大猷自己的理解,以及寫成《劍經》的目的。

《劍經》內容包括劍、射、陣三法。

劍法即棍法,是以棍為主包括各種利器之法。第一條開章明義:“用棍如讀‘四書’,鉤刀槍鈀如各為一經。‘四書’既明,‘六經’之理亦明矣。若能棍則各利器之法從此得矣。”

劍法共180條,分為總訣、步法、技擊法三部分。總訣包括剛柔、陰陽、攻守、動靜、審勢、功力、手足動作的運用原則。步法有習步法和總步法。習步法分鈀習步法和棍習步法。總步法目計三十五,即直破、打剃、大剪、小剪、揭等。技擊法是實際應用,是適應實戰的需要,有170條。

射法十六。主要說明量力調弓法,量弓制矢法、馬上把箭法、練射方法等。

陣法四形,即駐陣二形(圓形、方式)、戰陣二形。

其行兵接敵主後發制人,制人而不制於人。練兵則主張練兵必先練膽,練膽須習技藝,藝高則膽自雄

戚繼光稱讚說:千古奇秘盡在於此,近用此法教長槍收明效,極妙!極妙!

《劍經》從教練一人,衍而為軍伍編制,奇正散聚,車騎配合,小而一棍之術,大而統百千萬人戰鬥,推其理同一法。它是出於憂時憂國,針對時弊,衛國干城之急需。

大猷在結束語云:

“倘得數萬之兵,教閱經年,東倭何能逞?今之為大將者,蒞事欲求滿千之人而教閱之亦不可得,臨事則與之以烏合之眾,望之以旦夕之效,責之以寡勝眾,以弱勝強,以疏勝精之能,夫安有是理耶!忠於謀國者願加之意。”

俞大猷忠誠許國,“俞家軍”所向披靡,倭寇聞風喪膽,但這樣的良將卻未得到重用。君昏臣佞,國事日非,他置個人得失於度外,想以最快的速度練兵禦寇,只要數萬之兵教閱經年就可以決勝沙場。可是連這樣最低的要求也不能得到。那句“忠於謀國者願加之意”真是包涵感慨萬端。

13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清代旌德毓文書院與乾嘉漢學的互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