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的名詩《三日尋李九莊》如何賞析,為什麼說末尾兩句韻味無窮?
三日尋李九莊 唐·常建
雨歇楊林東渡頭,永和三日蕩輕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門前溪水流。
這是一首隨興而發的小詩,使用簡單的語言記錄平常的事情。
上巳節這天雨停了,天空放晴,春光一片和煦。常建去尋訪朋友李九,大概是以前沒有去過李九莊,或者很久沒有來過了,加上當時又沒有地圖、導航,在春風裡行船沒有具體的位置感,只記得李九莊前有一大片桃林,所以看見岸邊桃花盛放,一戶人家門前溪水潺潺,約莫就是到了。
這首作品就是寫這麼一件事,事情簡單,字詞簡單,詩卻不簡單。
作為王昌齡同榜進士,常建的官名不顯,生平也不詳,交際中除了王昌齡之外,也並無達官貴人,所以我們能尋跡的只是他留下來的幾十首作品。
他的詩題材相對狹隘,僅限於山水和部分邊塞詩,但是在山水詩範疇內,常建善於運用凝練簡潔的筆觸,表達出清寂幽邃的意境。
他這類詩中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懷,這種“淡泊”,既不同於王維的佛意無我,也不同於孟浩然的熱愛生活,有些像王績,又沒有達到陶淵明的思想高度(王、孟都沒達到),因此在山水詩中和王維、孟浩然堪堪對敵,勉強撐住了一隻腳,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不過從大眾意識來說,這種沒王維那麼高深,沒孟浩然那麼接地氣,看上去高雅淡泊、別出一格的寫法,正是老百姓所喜愛的。常建的“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得以成為千古名句,也正是這種原因。
能夠被大眾傳讀的作品,才最容易成為經典。為什麼唐詩是詩歌史上的高峰?雖然晚唐、宋詩的文藝性要高於初唐、盛唐,但是詩歌表達走入了高深晦澀的境界,失去了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基礎,不接地氣,自然無法和大家都能讀懂並熱愛的盛唐詩歌相提並論。
要讓人讀懂,又讓人覺得餘韻繚繞,情景交融才是詩歌的終極形態——這種形態在盛唐、中唐達到高峰,後期的宋詩、清詩雖然再次復興,但都是形式、修辭、文藝手法的繁多和創新,於融情之景、寓情於景的表達上反而不如直白、簡練的唐詩方式。
《三日尋李九莊》是一首合格律的七絕。王昌齡、李白是七絕形成規範的重要推手,作為王昌齡好友的常建,身處同一時代,不可避免地會在詩歌創作中互相學習和靠近。
“雨歇楊林東渡頭”,“歇”字為入聲字,所以這是仄起,尾字“頭”是平聲字,平仄為“仄仄平平平仄平”,實際上是第五字不論的“仄仄平平仄仄平”,為典型的仄起平收律句。
根據相對、相粘規則,得到仄起入韻七絕的平仄關係: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逐一核對,會發現除了第一、第四句的五字平仄不論外,平仄都是合律的。
從格式上來說,這是一首仄起入韻,押平水韻“十一尤”部的七言絕句。
內容是很簡單的,關鍵是內容之外的留白意境。我們搞清楚常建的幾個用典,這首詩就很容易理解了。
標題《三日尋李九莊》,交代了日期,行程(事由)。三月三日這天,詩人去尋訪李九(“九”是李某在家族中的排名,在唐朝這樣稱呼顯得親切)。古時三月上旬有上巳節、寒食節、清明三個節氣相連,除了寒食節是需要冷食掃墓之外,上巳節和清明節都是郊遊、踏青、約會的好日子——天氣好,萬物生髮,春情勃動,而且還沒有進入農忙。
“雨歇楊林東渡頭”,這裡寫這次訪友的出發點。
瀟瀟春雨已經停歇,柳林經過洗滌,青翠滿眼,生意盎然。我就從這楊柳林東邊的渡口出發了。
景色清新明麗,心情自然開闊,行程輕鬆愉悅。
這份情感也就為這首小詩整體定色,是為輕鬆、美好的春日出行。
“永和三日蕩輕舟”。這個“永和”是不是就是當時年表呢?非也。“永和”是指《蘭亭序》中的“永和九年”,是東晉皇帝晉穆帝司馬聃的第一個年號,和常建所在開元天寶相差了三、四百年。
詩人在這裡使用“永和”,是對蘭亭會的春景盛況的聯想,藉助大眾對《蘭亭序》中“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的清麗畫面已經形成的固定意象,來形容自己現在所看到的景色和愉快心情。
三月三日這天乘舟尋訪友人,美好的節令、美麗的景色都讓我聯想起歷史上著名的山陰蘭亭之會。
這裡的用典,僅僅是“永和三日”幾個字,就藉助王羲之把沿途美好風景寫盡了。這種手法確實非常高妙,字詞簡單,筆法明朗卻讓人的思維跟隨發散想象。
三四句“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門前溪水流。”轉寫此行的目的地——李九莊的環境景色。
李九的家有一片桃林,就在這條溪流岸邊,小舟可以直達門前。
這兩句同樣簡單明瞭,為何卻感覺意蘊無窮呢?還是用典自然而不外露。這是將李九的莊子比作“桃花源”,只不過化用得非常巧妙,讓人渾然不覺。
如果我們寫成“豁然開朗清溪岸,門外桃花入水流”,就是比較明顯的借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了,但是常建的寫法更白話,就好像普通聊天,粗看上去沒有關聯,細細尋思其實如出一轍。
古詩詞如何做到意蘊無窮?
第一是給讀者以思路。第二是話不說盡,讓讀者自行思考。
不論讀者思考出什麼東西來——因為已經提供了思考的方向和思路,所以怎麼都不會跑太遠,都是留白成功,意蘊無窮。
唐詩,特別是七絕、五絕,囿於體裁短小,文字就算是極其精煉,也不可能像律詩等其他題材一樣將心事剖盡,將話說盡,反而在留白意象中做得極為成功。
好的絕句都是意蘊無窮的,常建的作品只是山水詩中的精品,而這首《三日尋李九莊》因為用典的高妙,就更增加了讀者思維散發的角度,因此讓人讀來餘音了了,很多話、很多情境都需要自行腦補。
啟發讀者思考的作品,就有餘韻。
這就是佳作與庸品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