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革命戰爭的年代是我國文學迅速發的年代,留下了多少膾炙人口的散文詩篇,誕生了多少文壇巨匠,魯迅、胡適、茅盾等人無一不令人敬佩。他們以筆為武器,在亂世中喚醒了人們心中沉睡的愛情情懷,他們的作品也獲得了人們的肯定。

決心學習,衝破束縛

然而卻有這麼一個人藉由“反魯”的行為而被人們所記住,魯迅生前是她極為敬重的物件,然而在魯迅逝世以後,她用自己的大半輩子去罵魯迅,卻始終不願為自己的丈夫做一碗熱粥,最後也是於孤獨中迎來生命的終結,這個人就是民國才女蘇雪林。

蘇雪林出生於封建思想束縛的年代,她的家庭自然也就無法逃脫封建思想的禁錮。作為一個女子出身的蘇雪林,在這個時代中自然無法得到男子般的愛護,由於“女子無才便是德”封建思想的存在,她也無法同男子一般進入私塾進行學習。

當時在縣裡辦了一個新式學堂,也只有男子才能入學進行學習。而在蘇雪林家中的二叔也是極為開明,他建議讓家中的女孩子也去讀點書認認字,將來還可以做做記賬的工作。祖母一開始本不同意,但一心向佛的她想著孫女們如果學會了識字就可以教她讀大悲咒了,就這樣才在家中開設私塾讓自己的孫女們讀書學習。

然而不識字的她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是鬧出了一些笑話。在一次教書先生上課的時候,蘇雪林的大姐一邊讀著詩句一邊發出笑聲,蘇雪林詢問其原因才得知原來她將“舉頭望明月”中的“舉頭”念成了“豬頭”,也就是這一次讓蘇雪林決定好好學習,不能讓自己也發生這種尷尬的場面,從此便愛上了讀書學習。

慢慢地蘇雪林讀完了《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書籍,全憑自學的她也是展現出了在學習方面的天賦。後來二叔將她送到了女校讀書,只不過在這個女校中學習也只限於小學程度,這讓她對這個學校十分不滿意,卻也依舊堅持學習和讀書,豐富自己的知識層面。

病魔困擾,婚姻不幸

在學校中的她也是因為優異的學習成績而遭受到了不公,後來她離開了女校隨母親回到故鄉。然而回到故鄉的她卻身患瘧疾臥床不起,每天都要忍受掉頭髮的痛苦,這時候也只能透過書籍來尋找快樂。

後來身體好轉後,她聽聞一所女子師範學校招考,於是她打算報名參加考試。然而她的祖母對此卻表示不同意,甚至鬧到最後以死相逼才終於鬆口讓她去報名女子師範學院的考試。後來如願進入學校的蘇雪林也是憑藉著優異的成績畢業,留在學校成為了一名老師。

然而蘇雪林不甘於現狀,決定出國留學。她沒有將自己的這個決定告知自己的母親,直至離開的前一夜才向自己的母親坦白。在國外留學的她也是十分的艱難,由於身體素質比較低的原因始終都在生病。

就在她出國留學的這段時期中,深受婚姻由父母包辦思想的影響,她的母親給她安排了一門親事。而她的結婚物件是一個商人的兒子,名叫張寶齡,二人之間也並沒有見過面,僅僅只是透過書信溝通過幾次而已。

當時的蘇雪林對於自己的未婚夫並不滿意,她覺得兩個人的性格並不適合走到一起。不過她還是沒有反抗自己的母親,在家裡的壓力下無奈只能選擇回國完婚。結婚後的兩個人生活的也並不快樂,即使張寶齡一直在遷就著蘇雪林,也沒能取得她的一絲愛意。

在蘇雪林眼中,張寶齡是一個極其木訥的人,兩個人婚後的生活也是在爭吵和冷戰中度過。即使在張寶齡生病的時候,蘇雪林也不願意照顧他,不願為他做一碗粥。這種生活也僅僅是持續了幾年,二人最終也是以離婚收場。

除此之外,蘇雪林在文學方面卻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她的第一部作品《綠天》也是獲得了人們的認可,讓她在文學界獲得了一定的名氣。在《綠天》這個作品出版之後,蘇雪林也是第一時間送給了魯迅,在魯迅面前她將自己謙稱為“學生”,表示自己對魯迅的敬重,如今在魯迅博物館中依舊可以找到這部書籍。

態度轉變,“反魯”工作

蘇雪林曾經還表示魯迅是中國最早且最成功的鄉土文藝家,對於他的作品也是給了極高的評價。但是在魯迅先生逝世以後卻改變了她對魯迅的看法,從那以後她便開始了自己半輩子“反魯”的工作,甚至她還曾寫一篇長達四千字的文章,文章中內容皆是對魯迅的謾罵,其中還用“陰險、狹隘”等詞來作以形容。

她對魯迅態度的極大反差也是引起了人們的熱議,有些人對她的做法實在看不下去,便奉勸她停止對魯迅的言語攻擊,然而她對於這些奉勸卻毫不在意,依舊繼續著自己的“反魯”工作,從而引發了眾人對她的熱議。

有的人說,在魯迅生前她敬重魯迅是因為魯迅當時極高的文壇地位,那時候她攻擊魯迅無疑是一種以卵擊石的行為,在魯迅逝世後她才暴露自己原本的面目,也有的人說是因為當時的她喜歡魯迅,這些行為也僅僅是她求而不得的表現罷了。不管怎樣,她的這個行為也是讓她周圍的人都敬而遠之,在最後的晚年生活中也只能在孤獨中離開人世。

結語

從某種方面來說,我們不得不佩服蘇雪林在封建時代衝破封建束縛的決定以及決心,她的勇敢值得我們學習,然而她在魯迅逝世前後的種種表現卻不是一個正人君子的表現,無論處於何種緣由都不值得我們去認同。

12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現實傳說分不清?日本“三神器”真的存在嗎?和氏璧是否只是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