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公元1772年,在西方世界,狄德羅嘔心瀝血長達21年編纂的《百科全書》十一卷全部出齊,大功告成;而在東方世界,乾隆皇帝則正式下詔各省徵集圖書,開始了我國古代堪稱規模最大的一部叢書《四庫全書》的編纂。作為主編這兩部鉅著的領袖人物狄德羅和紀曉嵐,他們曲折的命運,無疑最集中地展示了中西方知識分子的心路滄桑。

法國狄德羅主編《百科全書》,如論文字容量,只有《四庫全書》的四十四分之一。但兩者對社會程序的影響,卻南轅北轍,天壤之別。它們主要的區別只在於兩個詞語:自由,科學。

《四庫全書》是推進封建教化,實現思想禁錮,文化獨裁的官定教科書,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崇尚權威,膜拜經典,體現中國“述而不作”的傳統精神,“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以儒家的思想學說為準則。

其中,經部書籍被抬到驚人的高度,置於最顯赫的位置。而有關生產工藝,科學技術一類的書籍,卻被貶為“奇技淫巧”而受到排斥。因此,在《四庫全書》著錄的三千四百餘部書籍中,經部各書“甄錄最寬”,所收高達六百餘部,接近全部著錄書籍的五分之一;而關於手工業,科技一類的著述,除某些為封建統治所需要的專案如天文曆法,數學,水利,農桑外,其他方面收錄的則寥寥無幾。即使西方傳教士帶來的有關科學技術的著作,也掛一漏萬,缺略頗多。

而《百科全書》作為一部知識詞典,不但全面記載了法國的社會面貌,而且系統總結了十八世紀自然科學的成就,有力促進了科學知識的普及發展。《百科全書》有七萬多個條目,近三千幅插圖,採用詞條的形式,把各門學科知識匯聚一書並分門別類加以論述。每一詞條,作者都根據自己的研究成果,對該命題的範圍,含義,歷史淵源以及發展現狀,作出全新的闡釋或詳細的記述。一方面,它含有封建制農業改良者和進步資產階級要求得到的情報,技術細節;另一方面,它從新生的自然科學已獲得的成功案例中抽象出具有普遍性質的哲學構思,如實驗物理學,化學,地質學等等。這就使得《百科全書》不僅描繪出當時法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典章制度,風俗人物等各方面的全貌,而且反映了十八世紀下半葉歐洲科學和技術的發展水平,表達了那個時代各個領域啟蒙學者的要求與呼聲。

17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俗語:十九年頭七年寡,鼠年難逢雙春年,2020年卻剛好趕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