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凡爾賽範兒”是個當下熱詞。

所謂“熱詞”,有人在臺上“熱烈”得表演,有人在臺下“熱情”得圍觀,並不時掀起或褒或貶評論的“熱浪”,然後才有了"熱詞"的“熱氣騰騰”、“熱鬧非凡”和“炙手可熱”!

即便是沸騰,下面也有真相……

奢華的凡爾賽鏡廳

什麼是“凡爾賽文學”?

簡言之,凡爾賽文學就拐彎抹角的迂迴炫富。它欲揚先抑、欲誇先損、欲褒先貶,是比較講求“技術技巧”的炫富,說白了就是用心良苦的高段位“裝叉”!

凡爾賽文學又稱“凡爾賽文學範兒”,它的三要素分別是:代表富貴的“凡爾賽”;代表巧妙的“文學”;代表最終氣派那股勁頭的——“範兒”。

來吧,咱們舉例說明。

例一:某女同學回到寢室,把一個奢侈品包包氣憤得墩在桌子上。她“怒火中燒”的樣子終於引起了舍友的注意,隨即問“怎麼了?”。女同學非常認真得嬌嗔罵到:“我男票太大男子主義了,都不知道問一問人家喜歡哪個品牌,就給隨便買了生日禮物。我才不喜歡土豪愛馬仕,我更欣賞古奇的設計品味!”

愛馬仕包包

分析:在這個例子中昂貴的“愛馬仕”包是“凡爾賽”;不喜歡愛馬仕、更欣賞古奇是它的“文學性”;不為奢侈的禮物打動還能“生起氣”來,就是在起“範兒”了。

例二:某高校藝術分院繪畫專業的教師辦公室,幾位老師正在談論“廚房”的合理設計對於家居生活的重要性。一位女老師幽怨得嘆息:“我們家的廚房反正是怎麼設計也不可能合理,從臥室過去要下兩層樓,就是從書房過去也得下一層樓,有時候想想還要走那麼遠的路,我都寧肯餓肚子。哎,沒辦法,“遠”這樣的“硬傷”怎麼設計才能解決?”

豪華廚房

分析:這個例子中,住豪華寬敞別墅的女教師,痛訴自己的廚房“遠”,還“因為遠,寧肯餓肚子也不去”都是“抑”,骨子裡則是在炫耀自己的房子“大”。歸根到底,這是一場打著“賣慘”幌子的炫耀。比起直截了當的炫富,它有著讓受眾更加難以言喻的——不舒服,就像被拐著彎羞辱了還不能還手一樣有口難言。

例三:某女士參加閨蜜聚會,向大家抱怨說昨天游泳的時候遇見色狼了。末了姍姍的嘆息:“現在的年輕人真是變態,老孃眼見快40了還有人下得去手‘調戲’!世風日下嘍(巴拉巴拉)……”

泳池美女

分析:快40了在泳池被調戲基本上說明了兩件事:第一就是這位姐姐熱愛運動,保養得當,身材不錯。第二就是當事人比較有魅力,還能夠吸引年輕的異性,從而被調戲。

為了變著法地誇自己,姐姐用了“年輕人變態”和“世風日下”做鋪墊……

舉了幾個“凡爾賽文學範兒”事件(上面舉得都是女性的,後邊還會有男性的)的例子以後,咱再來說說這個熱詞的緣起。

這一熱詞最早來自於一個名叫“小奶球”的網友,而她的靈感則來自於:一部反映“法國凡爾賽宮貴族生活”的日本動漫——《凡爾賽玫瑰》。

“凡爾賽宮”和“貴族”都是奢侈、豪華的代名詞。到了“凡爾賽文學”這兒就給玩壞了……徹底淪為了一種花樣炫富的特定模式!

迪拜

“凡爾賽文學”的“底牌”和“底牌”的命運。

一言以蔽之,凡爾賽文學是一場披著“洋外衣”的“明貶暗褒”的炫富!

為什麼人們熱衷於炫富?而且要“挖空心思”的“炫”!

我國古代的大名人項羽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

按照楚霸王的意思,發達了必須回故鄉到鄉親們面前去炫,如果不炫沒人知道就是白白髮達了!

“炫”滿足了“炫者”的成就感。

從好的一面去理解,“炫”是一種自我價值和自我幸福感的展示。

然而另一面呢?

凡是要“炫”就要有觀眾,不能在炫耀者自己的世界裡獨立完成。而且炫耀者要和周圍其他人產生高度上的落差,才能構成炫的資本。炫出的“優越”無形中造成了對周圍其他人的壓制感,化成一種潛在的打擊力量,“拉仇恨”可能也就隨“炫”隨“拉”而來了!

項羽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後來,他無臉見江東父老,在烏江自殺了!

項羽

中國歷史上炫富炫到“人神共憤”的,晉朝的石崇算一個。石崇的時代凡爾賽宮還沒有建,他也不玩那些彎彎繞,上來就直來直去的炫!

他和王愷鬥富,暴殄天物的砸毀珍貴的珊瑚樹、用蠟燭當柴火燒;他的生活豪華奢靡,廁所中陳設講究,還要鋪設了錦被、褥子、墊子之類……

當然,石崇驕奢淫逸種下的禍根,現世現報了。他的靠山賈謐倒臺後,他的仇人立馬毫不留情的把他收拾了。他的一家老小、兄弟姐妹無一倖免。

石崇被殺時52歲。當年耀武揚威的代富豪,最終落得個“不得善終”,連個普通老百姓都不如。

現如今石崇擔當著反面教材的重任

電視上有富人給自己的孫子單獨修了遊樂場、幼兒園、遊戲室……

那麼,你認為,那個孩子比上集體幼兒園、公共遊樂場、有小朋友的遊戲室的孩子幸福嗎?

我們上面列舉得三個例子:例一中的舍友們、例二中的同事們、例三中的其他閨蜜,假如你是其中的某一個,你又會做何反應?

看著她的表演,替她高興?或者羨慕、嫉妒、恨?然後,假如你有機會,也會像她那樣“凡爾賽文學範兒”上一回嗎?

白居易《買花》中田舍翁無人諭的慨嘆“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周敦頤在《愛蓮說》裡寫道:“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牡丹

甚愛必大費。況且還要看所“費”的是從哪裡來?

白居易的《買花》向我們展示了唐人“甚愛牡丹”車馬若狂、趨之若鶩、一擲千金以及“人人迷不悟”的盛況。然而,從“啼飢號寒”的一個田舍翁口中傳出來的一聲嘆息,卻揭開了這層表面人間繁華的畫皮——“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上張幄幕庇,旁織巴籬護。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喻。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一叢名貴的牡丹花,相當於十戶中等收入的人家一年的賦稅了”!京城貴胄購花的錢從哪裡來的?誰才是最終為高昂的“花價”買單的人?

白居易的時代,封建貴族、官僚錦衣玉食,揮霍的都是從老百姓那裡壓榨來的民脂民膏。

“春欲暮”正是農事繁忙的季節,農民們手腳都是泥的在田間辛苦耕作。貴族們卻能“喧喧車馬度”的“相隨買花去”,而“戔戔五束素”說的是一株百朵花頭的紅牡丹居然值25匹帛。

來吧,買花貴族,看著田舍翁的眼睛“凡爾賽文學範兒”炫耀一下吧!

你要“炫”的那個點,小心是某些別人的“痛點”!

……

結語。

《述而》裡有一句說的好: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不義的富貴是隨時都可能飄走的浮雲!

那些能把富貴“義”得來的“有義”之人,誰又會去淺薄得炫耀它呢?

飄來的浮雲會飄走

“凡爾賽文學”是最近的網路熱詞,但是人性中的“炫富”情結可不是這個時代特有的。

項羽的本事雖然很多人都不具備,但是他不甘心“錦衣夜行”的毛病卻是自古以來的常見病。

富貴沒有什麼不好,尤其是透過正當努力得來的。

但是“炫耀”富貴就真的不好!

當你心癢癢的要擺凡爾賽文學範兒的時候,不妨問問自己:你要炫的富歸根結蒂從哪裡來的?

——end——

10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長安區非遺傳承人才培養基地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