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英雄失路的辛棄疾

辛棄疾以其豪放的詞作風格,成就了自己在詞壇的英雄形象。但現實中,英雄卻無用武之地。

自年輕之時於北方金人統治地區起義算起,數十年中,辛棄疾一心希望收復失地。但到達南方後,沒有得到重用,只擔任過一些地方小官,且13年裡14次調任,使他很難有所作為。

42歲被彈劾罷職,閒居上饒十年。52歲起復福建提刑,但三年後又被誣陷落職。八年後,朝廷準備北伐,辛棄疾懷著建功立業的希望再度出山,可仍然未得到重用。兩年後,66歲的辛棄疾回到鉛山,68歲含恨而逝。

這種英雄失路的無奈,在其詞作中也有所表達。比如:《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說:“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又比如《滿江紅·漢水東流》說:“但從今、記取楚樓風,裴臺月。”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我們今天看另外一首,從今昔對比中,更能看出辛棄疾的無奈。

鷓鴣天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觮,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這首詞,上下片對比,十分明顯。

上片,追述自己早年“壯歲”之時的經歷,可能與自己年輕時參與耿京起義軍有關。那時,辛棄疾不過弱冠之年。

宋高宗三十一年,22歲的辛棄疾在北方金人統治地區,率領2000人投奔耿京起義軍,任掌書記。第二年,辛棄疾受耿京委派,親赴建康(南京)面見宋高宗。完成使命北歸時聽聞耿京已經被叛徒張安國謀害。辛棄疾立即率領50名騎兵直奔有五萬之眾的金兵營地,將張安國生擒綁縛於馬上,疾馳至建康。

上片中多用軍事意象,描寫了自己英姿颯爽的征戰形象。

轉入下片,一切都變了。從追憶往日英雄,到如今已經年老。又是一年春天,春風染綠的草木,染紅了花朵,卻再也染不黑自己的鬍鬚了。無奈之中,想起自己的“平戎之策”。

平戎策,就是北伐金人,收復失地之策,並非虛指。辛棄疾的確撰寫過系統全面的平戎之策。辛棄疾26歲時,就向宋孝宗上《美芹十論》,詳細分析敵我情況,提出中肯建議。31歲之時,再獻《九議》,陳述任人用兵之道,謀劃富國中興大計,切實詳明。

可惜這些平戎策並沒有受到重視和施行。就如同自己的命運一樣。如今已經年邁,平戎策和自己基本再也沒有可能受到重用。

念及此處,不由感嘆,還不如將這些策論換成“種樹書”,實在一點。

為什麼換種樹書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換種樹書?要明白這一點,要弄清種樹書的兩層含義。

第一,字面含義。

“種樹書”的字面含義,就是古代的農學著作,比如《氾勝之書》《齊民要術》之類。我們今天稱之為“農技類”圖書。

辛棄疾由於不受重用,長時間隱居在江西鉛山、上饒等地農村,詞中言及“種樹書”符合自己的處境。

至於“種樹”,有人說辛棄疾詞中也有提及。辛棄疾曾經在上饒帶湖建立別墅,詞中寫道“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這不正是種樹的實證嗎?

但其實,“種樹”,並不是種植樹木。種和樹都是動詞,“種樹”就是種植培植的意思,泛指農作。

但如果,只明白“種樹書”的字面含義,雖然能說得通,但卻不能真正理解辛棄疾內心深處的無奈。

第二,典故含義。

詩詞中使用典故,是一種濃縮式的表達方法,可以將更為複雜的內容涵蓋在幾個字中,替代性的表達出來。

而辛棄疾正是使用典故的高手 。在辛棄疾之前,詞作中使用典故,不過是化用前人詩詞中的典故,而辛棄疾卻將經史子集中各種典故拿來為己所用,把典故運用得爐火純青。

而“種樹書”正是一個典故。

什麼典故呢?秦始皇焚書的典故。

當時李斯上書說:“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

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議,這就是“焚書”。

可見當時所焚的主要是史書和諸子之書。而占卜、醫藥、種樹這些實用類著作。

那麼這個典故在辛棄疾詞中,有什麼深意呢?

詞中與種樹書相對的,是辛棄疾撰寫,關係國計民生的策論,是最為政治性的著作。而種樹書,卻是連專制愚民到了極點的秦始皇都不會焚燒的書,說明其政治性最低,最不受重視。因此喻指最無關國家大計之書。

兩者相較,天差地別,但由於不受重視,關係國家大計的策論又如何,連種樹書都不如。明白這一層,比但從字面理解,更能領悟辛棄疾的無奈。

9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鑄劍師鄭國榮:第一把龍泉劍,第2把隕鐵劍,第3把贈金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