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董邦耀《孝道之人做孝道之事—寫在《孝經故事》出版之際》

孝道之人做孝道之事 ———寫在《孝經故事》出版之際 董邦耀 從北京回西安去拜訪文友李戰民、黃付平,在陝西秦商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正巧碰上該公司出品的《孝經故事》正式出版發行,急不可耐地從封面到序言,再到內文,匆匆瀏覽完畢,一種敬意油然而生:在人們大都心浮氣躁的當下,他們還能凝心聚力為孝文化出智解囊,實在是難能可貴,可敬可佩!

回家後,手捧兩位文友的簽名贈書,細讀圖文並茂的《孝經故事》,不論是收錄其中補尊為儒家“十三經”之一的《孝經》,還是耳熟能詳的《二十四孝》故事,以及當代少年兒童孝心故事和中國傳統孝文化國畫,都讓人感慨萬千,浮想聯翩。 “孝”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繫家庭關係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經》則是孔聖儒學的一部經典,它將“孝”界定為做人子者對父母“報恩”的天經地義的事情。在強調“居敬”、“養樂”、“病憂”、“喪哀”的基礎上,《孝經》為上自君臣、下至庶民處於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制訂出了不同的行孝原則,它主張珍視生命、不從非義、敢言直諫等,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具有超時代意義,與時下倡導的“以人為本”和“構建和諧社會”有異曲同工之處。

本書編者從大量的典籍中,精選了與《孝經》相匹配的故事,包括在民間流傳廣泛的“二十四孝”以及當代孝心少年故事。這些故事或娓娓動聽,或餘音繞樑,或催人淚下,極具教育意義。為了方便孩子們自主閱讀,本書特別加註了譯文和漢語拼音,並配以神形兼備的插畫。可見編者用心良苦。 隨著社會變革和經濟轉型,加之社會經濟秩序和關係的發展變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在發生變化,家庭倫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人性的基礎已經動搖,家族成員之間的血親關係已經改變,當然,建立在血親關係之上的家族倫理也在改變。因為利益紛爭而造成的父子成仇、夫妻反目、兄弟相殘的事件不絕於耳,這不能不說是社會的悲哀,也是社會發展進行曲中極不和諧的音符。 當今社會,還有一個極不合理也不公平的現象:尊老愛幼比重失衡。有些人總以為給老人有吃有穿,有錢花,就算盡孝了,在外的,一年半載也不回家看望老人,十天半月也沒有個電話問候,老人總覺得孤苦伶仃,得不到子女的半點精神慰籍;在家的,頂撞老人,惡語相向,更有甚者,虐待、毆打老人,無“孝”無“順”,老人倒成了“兒子”。在他們看來,孝敬老人,聽老人話,已是歷史,現在的人只要自己開心,心理滿足就好,誰還像過去的人壓擬自己,也要去順從老人!但對自己的子女卻過分溺愛,百般嬌慣,爺爺變成了“孫子”。他們卻不知,對待父母的態度,決定自己的幸福。 於是,眾多有識之士深刻認識到,重建當今的道德倫理體系,已經成為全社會的當務之急。從這個意義上講,《孝經故事》的出版,是我們今天迫切所需的社會精品。 殷切地希望此書在用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滋潤人們心田的同時,讓“孔融讓梨”的真諦迴歸本位。 慶幸的是,將於2021年1月1日實施的《民法典》規定,將遺贈扶養協議制度的扶養人擴大到繼承人以外的組織或個人。也就是說,子女不是唯一繼承人,對於因工作疏於贍養老人、不盡孝道的,老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扶養人,以法律的形式有力地保護自己的利益。前不久,拍攝過《籬笆女人與狗》《軲轆女人和井》的老戲骨田成仁,離世時兒子也沒能趕上見最後一面,而且在他離世前3個月,只去看過兩次。從藝60年,擁有無數家產的他,競把所有資產全都給了相處3個月的護工。他在信中對兒子說:你一定很奇怪,我為何在遺囑中把存款、車子、房產全留給她,卻給你一塊錢,兒子,我告訴你的是,你的孝心,只值一塊錢。田成仁將遺產留給繼承人以外的個人,近兩年不是個例,隨著《民法典》的實施,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老人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權利,再加上《孝經故事》的出版,無疑是法律治理與文化教育的巧合,也是制約不孝子孫的利器。 關於本書的出版,背後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 大約是十多年前,某出版社擬編輯出版《中國傳統蒙學》經典讀物叢書,經朋友引薦,李戰民承擔了《孝經故事》的編著工作。接受任務後,他按照出版社的要求,心無旁騖地忙碌了三二個月,按時圓滿完成了《孝經故事》的編撰。誰曾想時過境遷,出版杳無音訊。 隨著時間的推移,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東風日趨強勁,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深入人心。李戰民感覺到《孝經故事》該是與讀者見面的時候了。因而,便產生了自費出版的想法。他所在的公司經理黃付平得知這一情況後,果斷表示:“出版此書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與其個人自費出版,還不如由公司出資為好。既減輕個人經濟負擔,也提升公司的品牌實力,這是兩全其美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李戰平(左)黃付平(中)董邦耀(右) 在編輯出版的過程中,得到了許多老朋友的大力支援和幫助。李戰民高中時的同學馬超峰擅長國畫,專門為此書創作了10幅以孝文化為主題的國畫。企業家朋友解領權、李璞等聞知此書即將出版,也提前提出預購數量。文友周養俊、王曉強等在《孝經故事》出版後,都專門撰文進行推薦。讓這本書很快走向社會,進入學校和家庭,起到最應有的作用。 這本小書之所以獲得這麼多人的支援,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遇到了孝道之人,大家普遍認為: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都不能盡孝,又怎麼會對別人好呢。正是有這樣一群講孝道的人,共同去做孝道之事。因而,這本耽擱了十多年的書,在眾人的努力下,很快就由陝西電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了。作為最先拿到書的朋友,我早就想為它寫點什麼。之所以遲遲沒有動筆,是因為雖然有許多話要說,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時值年終歲尾,再過一個多月便是農曆新年。每年春節期間,作為長輩都要給孩子們發壓歲錢。我覺得如果用此書作為禮品,在春節時送給孩子們,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百善孝為先”,如果能讓孩子們從小就懂得感恩父母,長大後移孝於忠,友愛親朋好友,報孝國家和人民,豈不是功德無量的事情麼。作者簡介:

董邦耀,筆名驪山、高言,原為陝西省高速公路建設集團公司工會副主席、陝西省交通運輸廳史志辦主任,中國作家協會陝西分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陝西省文學創作研究會顧問、陝西省交通作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攝影家協會會員,1977年以來,文學作品和徵文等獲獎百餘次,出版報告文學集《長安飛虹》(合作、陝西人民出版社)、《大道星光》(太白文藝出版社),個人文集《淺海掬浪》上下卷(中國文聯出版社)、散文報告文學集《大道擷英》(太白文藝出版社)和散文集《浪花如雪》(瀋陽出版社),主編出版報告文學集、畫冊《龍脈天路》、《情鑄生命線》等,2006年入選《陝西文化名人大辭典》)

9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靳東也好,李誕也罷,世界就是要不同才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