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78集的《大秦賦》,不知不覺中已經播放60餘集了,幾天之後就會迎來大結局。

想到此處,心中有些許的傷感,捨不得這麼好的歷史劇結束。

對本文要說的這位,也是一樣,他的死,讓很多人感到傷感。

今天,從第一集便出現的戰國著名商人,名震天下的大秦相邦,姜子牙後人呂不韋,飲下毒酒自殺。

關於呂不韋的結局,《大秦賦》裡的描寫和正史記載幾乎一樣。

《史記》載:“歲餘,諸侯賓客使者相望於道,請文信侯。秦王恐其為變,乃賜文信侯書曰: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呂不韋自度稍侵,恐誅,乃飲酖而死。”

大意是說:又過了一年多,其他諸侯國賓客使者絡繹不絕去洛陽問候呂不韋。秦王政擔心“簡單”的問候成為呂不韋發動叛亂或者侍其他諸侯國君的誘因,因此寫信跟呂不韋說:你對秦國有何功勞?秦國封你在河南,食邑十萬戶。你對秦王有什麼血緣關係?而號稱仲父。你與家屬都一概遷到蜀地去居住!呂不韋一想到自己已經逐漸被逼迫,害怕日後被殺,就喝下酖酒自殺而死。

電視劇和正史記載的差別是電視劇裡趙國春平君趙佾為抗秦國而去洛陽請賦閒在家的呂不韋出山,其他諸侯國賓客也去問候呂不韋,導致秦王擔心,下詔訓斥,呂不韋自殺。

趙佾此舉,大有“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之勢。

電視劇如此拍也沒什麼不對,正史關於趙佾的記載極少,劇中趙佾鮮活的人物形象屬於架空歷史。

正史對趙佾記載的缺失以及對山東六國賓客去洛陽問候呂不韋意圖的模糊,給後人留下了充分的創作空間。

雖然歷史記載不夠明確,但事情大概也是這樣。

縱觀當時諸子百家中的人才,能助力山東六國抗秦且成功的人也就剩下呂不韋了,他們去洛陽的目的也就是請呂不韋出山或者攛掇著呂不韋造反。

至於韓非,難與呂不韋相提並論。

秦王政出手迅速,寫信讓呂不韋一家去蜀地。

去蜀地就能阻止呂不韋了?

不能,雖然蜀地難走。

蜀地,現在的四川一帶。

相信大家對詩仙李白《蜀道難》裡的那句“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不陌生。

這句詩說的是蜀地山路崎嶇,極其難走,就跟上天一樣難。

詩是誇張手法,但對古人而言,走蜀道真的很難。

秦末亂世,劉邦入關中,項羽封其為漢王,目的就是想把劉邦留在蜀地,困死他。

蜀地,也是史上著名的流放地,相信大家學習歷史的時候都學到過。

讓呂不韋去蜀地,秦王政出於蜀地特殊地理環境的考慮只是其次,點醒呂不韋才是最主要的,因為蜀地是流放之地,讓呂不韋去那裡,是間接告訴呂不韋,再不老實就是死路一條。

有朋友會問,為什麼不直接殺了呂不韋呢。

不是不殺,而是時機不成熟。

當時,呂不韋也只是接受了各個諸侯國賓客的問候,沒有投其他諸侯國以及發動叛亂的行動。

換做其他大臣,秦王政會給他們投其他諸侯國或者發動叛亂的機會,然後出手滅之。

但呂不韋不行,他是秦王仲父,秦王室剛剛鬧出趙姬與假寺人嫪毐的醜事,再出現仲父造反或者離秦的事,那秦王政還真就成了大笑話了。

並且,呂不韋對大秦有功,身份地位極高,秦王政不想因殺他而背上罵名,只能未雨綢繆點呂不韋,讓他好自為之。

去蜀地就去蜀地吧,為什麼自殺呢?真就沒有其他路了嗎?

沒有了。

有些喜歡開玩笑的朋友喜歡說一句:“神擋殺神,佛擋殺佛,魔擋殺魔”。

當時的秦王政就是這樣,誰擋他統一六國的路,他就殺誰,哪怕是宗親也不例外。

賦閒在家頤養天年的呂不韋,對秦王政只剩下理論上的威脅。

呂不韋不動,秦王政也不會主動去搞他,雖然秦王政恨他向趙姬獻嫪毐。

呂不韋精明極了,他清楚秦王政想滅他,只是怕名聲受損,也無由頭。

此番山東六國賓客前來問候,呂不韋感受到了危機。

想解除這種危機,要麼發動叛亂與秦王政一搏,要麼投其他諸侯國。

可這兩個選擇的成功率都極小,走不出秦國,就會被殺,發動叛亂更加不切實際了,不是相邦的呂不韋,難復當年之威。

所以呂不韋一直在等,等秦王的訊息,看看大王是什麼心思。

等來等去,等到了秦王政的信。

透過信中的幾句問答,呂不韋嗅出了其中的味道—去蜀地也活不長久。

去蜀地,表面上看可以活。

但實際上是死路,因為去了蜀地的呂不韋,也難阻山東六國賓客使者。

當時天下大勢基本已定,山東六國坐等滅國。

可以改變這種局勢的人只有呂不韋,山東六國諸侯王只能去請他出山。

蜀道難走,但也比滅國的路好走。

去了蜀地也阻止不了諸侯國賓客,接下來秦王政要做的就是藉此殺呂不韋了。

對於未來的結局,呂不韋看的一清二楚。

自己年事已高,已是將死之人,可他的後代還要活,哪怕是窮困潦倒的活著。

為子孫計,呂不韋只能選擇自殺,以免被誅三族。

當然,也是為了秦王,為了大秦。

就這樣,曾經威震天下的大秦相邦,靠著“奇貨可居”擺脫“賤商”之名的呂不韋飲下酖酒自殺而死,令人唏噓不已。

書生相信,呂不韋在臨死前沒有後悔,因為以他的本事,在其他諸侯國早就被宗室陷害致死或者被昏庸的諸侯王殺了。

只有秦國,才是他一展才華的平臺。

離開這個平臺,他啥也不是。

自己的結局怪不得別人,只能怪他當初貪戀權勢,沒能在急流勇退的時候做出正確的選擇。

參考文獻:

1、《史記》

2、《戰國策》

3、《左傳》

27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崇文門外“戲子墳”:北漂伶人百年夢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