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以為才女高標,潔身自好,是一件至善至美之事;
可是看到趙清閣的結局,大受刺激。
獨身可以,但不要因為一個男人。
好的女子一定要有好的感情呵護著,不能給予她們這種保障的男人,不配去接近她們。”
1914年,趙清閣出生在河南信陽城裡一個小官僚地主家庭。
她的母親是一個聰明而有才氣的女子,不僅長於刺繡女紅,還從小就自學文化,會作詩繪畫。
然而好景不長,趙清閣只在母親的呵護下過了5年,之後年僅26歲的母親就離開了人間。
從此,她成了孤女,被寄養在舅舅家。
在趙清閣開始讀小學不久,她父親又娶了一個老婆。
繼母不喜歡她,她也不喜歡繼母。因此繼母經常吹枕邊風,導致父親也開始疏遠她,家裡只有一個祖母真正疼惜她。
趙清閣
特殊的家庭環境,使她從小喜歡獨處,養成了容易傷感,又孤僻的性格。
初中即將畢業的一天,她無意聽到父親與繼母的對話,知道他們打算儘快將她嫁出去,把她從家裡一腳踢走。
聽到這番對話,15歲的趙清閣下定決心逃離,她懷揣著祖母給的四塊銀元離家出走了。
憑藉此前打下的文化基礎,趙清閣在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情況下考上河南藝術高中,而且還拿到了助學金,這讓獨身一人、無家可歸的趙清閣有了穩定的學習環境。她在那裡學畫、看書,迅速形成了她自己獨特的思想體系。年僅16歲時,她就開始在《民報》上刊登文章,自此開始發表的文章越來越多。
1933年,趙清閣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
中間站立者為趙清閣
在上海,她半工半讀,接觸的新鮮事物也越來越多,也讓她確定此後要以寫作為事業。因為比起畫畫來,寫作更能讓她關注複雜的社會和人生。
當時上海的人文環境讓她如魚得水,她向摩登劇社的左明,復旦劇社的洪深、田漢等劇作家學習戲劇創作。她還結識了歐陽予倩、應雲衛、陳凝秋、袁牧之、陳波兒、安娥、王瑩等許多進步的電影、戲劇家,從他們那裡學了不少東西。
1936年,趙清閣在《婦女文化》月刊上發表了她的第一部電影文學劇本《模特兒》。
隨後,她寫出了《汪精衛賣國求榮》、《生死戀》、《清風明月》、《關羽》、《花木蘭》等20多個多幕劇以及三本獨幕劇作品集。
她的一生,筆耕不輟。
她的一生也得益於有許多摯友。
郭沫若為她寫過一首五言絕句:“豪氣千盅酒,錦心一彈花,縉雲存古寺,曾與共甘茶。”短短的一首詩概括了趙清閣的性格、氣質以及她在劇作上的貢獻。
田漢也曾為她寫過一首七律:“從來燕趙多奇女,清閣翩翩似健男。側帽更無脂粉氣,傾杯能作甲兵談。豈因泉水知寒暖,不待山茶辨苦甘。敢向嘉陵錄畫料,彈花如雨大河南。”
她與茅盾的友情持續時間最長,雖然一個在北京,一個在上海,但書信始終未斷。茅盾對她十分讚賞,寫了一首《清谷行》送給她,後被收入到《茅盾詩詞》中。
除了郭沫若和茅盾,她與齊白石、傅抱石、劉海粟、老舍等也都有過很深的友誼。
這些人中,有一人是不得不說的,那就是老舍。
老舍
抗戰時期,老舍在武漢主持文協工作。周總理為他指派了一個秘書,這個秘書就是趙清閣。
兩人志趣相投,共同合作話劇、文章,宣傳抗日,感情便是在這時候發生的。兩人一路從武漢再到重慶,都形影不離。
在遇到老舍之前,趙清閣從沒想過愛情和婚姻,但當時的老舍是有妻兒的。
不久後,聞聽風聲的老舍夫人胡絜青帶著孩子來重慶和他團聚。這一切,老舍事先並不知情,正在吃飯的他驚得筷子都要掉了。
當時老舍和趙清閣在北碚,他沒有立即去重慶接胡絜青和孩子,也沒有讓他們立刻過來團聚。十多天後趙清閣離開,老舍才和妻子、孩子們見面。
不久,趙清閣離開四川,回了上海。老舍也跟到上海。一個月後,胡絜青帶著孩子也去了上海……
此後,這樣的經歷又上演過幾次,老舍幾次在兩難境地中,因種種外在原因選擇迴歸家庭,而再次放棄趙清閣。
糾纏不休的感情讓趙清閣煩惱不已,因為老舍,她相信愛情,又因為老舍,她放棄了愛情。
在這段感情的困擾下,趙清閣終身未婚,只有寫作才是真正對她不離不棄的“另一半”。
晚年的趙清閣
有人說,在看待同樣一件事情時,男人看到的是價值,女人看到的是情義。
無論怎樣,趙清閣雖是女子,卻鐵骨錚錚,不爭不求、獨自驕傲地生長成文壇的一棵參天大樹,用筆記錄下所有無處可訴的情感……
這樣的人,是值得敬佩的“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