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接著《國史粗講》的內容,在昨天的內容裡,我們知道了“漢人”的文化定義,是在儒家指導下生活的定居人群,這與草原的遊牧有很大不同,這背後的本質其實是自然生態環境的不同。
有這種種不同,也導致中原和草原的統治邏輯也完全不相同。中原是農耕文明,人口是定居的,這就意味著能夠形成穩定的中央財政,有了個基礎,中原才有可能發展成一個郡縣制的官僚帝國。
官僚帝國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君主和官僚。我們讀歷史應該知道君主的首要功能是維持統治集團的合法性,這就牽扯到統治者必須能夠象徵正當性,所以君主繼承的穩定性是君主功能的第一位,所謂的明君、昏君、開明、迂腐這些具體的道德品質或者辦事能力都只能排在第二位。
所以,中原王朝為了繼承秩序的穩定,形成了嫡長子繼承製的共識。在這種共識下,只要是嫡長子,無論這個人的能力如何、品性如何、年齡大小其實都能夠作為正當性的象徵,其他的一切事情教給官僚去具體處理就可以了。
草原那邊因為降水量的不足,所以只能以遊牧為生。也正是如此,中原帝國的官僚體系、中央財政在草原根本無法施行。
透過稅收建立起中央財政,需要一個大前提,就是:稅收的收益必須大於成本。就比如一個政府花了10塊錢去收稅,不可能只收到2塊錢就滿足,必須是20塊錢,甚至30塊錢,這樣才能持續下去。
中原人是定居生存,徵稅相對容易;草原上則是遊牧生存,他們的流動性太強,很容易就可以逃避徵稅,所以徵稅成本遠遠超出了稅收的收益。
這也就意味著,在草原上沒有中央財政,沒有官僚體系,他們無法進行大規模的治理。所以在草原上,人們都是以小部落為單位行動的。這種情況下,是可以依靠熟人關係來完成管理的。
那麼小部落的規模上限是多大呢?英國人類學家鄧巴,曾經提出這個規模的上限應該是150人左右,而150這個數字也被稱作“鄧巴數”,超過150人,要維持群體內所有人之間的密切關係,需要處理的資料就會超過了人類大腦的承受極限。
我們也可以說,一旦群體超過這個臨界點,就必須分化出新的小叢集來進行活動。說到這裡,您可能會很不服氣的反問我:“既然草原不能大規模治理,那麼為何會有匈奴、蒙古這些強大的遊牧帝國呢?”
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搞清楚時代背景,就是強大的遊牧帝國會在什麼時候出現?我們知道,在秦朝統一天下之前,並沒有出現過強悍到不可一世的草原民族,那時候的遊牧民族,連“跑龍套”的都不算。但到了西漢帝國時期,一個強大的匈奴帝國突然從天而降,這是為什麼呢?
中原形成龐大的帝國,花費了上千年的時間,而草原帝國似乎都是“嗖”的一下就冒了出來,這又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