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一線牽一城,一城聚一線。中軸線展現了北京城的格局與魅力,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近期,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聯合國家文物局,在總檯5G新媒體平臺“央影片”上共同推出的文博類系列直播《文物“潮”我看》(第一季),在最後一期獻禮紫禁城誕辰600週年的特別節目中,正式收官。自今年6月“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首播,《文物“潮”我看》先後推出七期主題直播,從古代防汛、軍事、服飾、音樂、運動、美食、城市建築等多個維度,用新潮多元的解讀方式,帶觀眾重新走近了這些看似遙遠,實則與現代生活息息相關的歷史文化。節目播出後,#單霽翔談北京中軸線#、#古代女子也踢球#、#古代外賣有多發達#等微博話題引發網友熱議與轉發,其中話題#文物潮我看#在新媒體社交平臺閱讀量達到1億,討論資料超過8.3萬。

用最“新潮”的方式開啟“國寶知識”

看古代趣味文物如何花式出道

七月下旬,正值南方汛期,《文物“潮”我看》便在節目中展現了古代防汛工程“潮”越千年的密碼,介紹了沿用至今的都江堰、贛州古城福壽溝、良渚古城等水利工程中蘊藏的古人智慧;在“八一”建軍節前夕,節目又特別奉上了近代軍事中的創意裝備;當影視熱播劇帶來漢服風潮,直播就請來了影視劇的禮服顧問,同大家聊聊古代“潮”人的時尚穿搭,看看如今的時尚單品如何與古人撞衫;在樂隊、音樂節等話題不斷時,節目又恰逢其時舉辦了一場“古代音樂節”;今年由於特殊原因看不了真·奧運,於是一場跨越千年的“古代運動會”在直播間中上演……《文物“潮”我看》在每一期節目主題的選擇與設定上,不僅以歷史文物知識作為主軸線,更緊扣時事熱點話題和元素,讓原本不同時空維度的同一命題產生一種對話的可能性。而這些不同層次、不同角度的主題,又以具體的文物故事和歷史文化,描摹出更加清晰的古代生活圖鑑。從節目中提到的趣味冷知識,可以看到古代潮流風向、硬核單品不輸今天的時尚審美——原來唐代已經出現“蹀躞”這種潮範兒腰帶,原來貂蟬冠跟貂蟬沒有關係,原來唐代《妝臺記》中便記錄了當時女子最愛的酒暈妝,原來古人對香薰、配飾、美妝、服裝搭配都甚是講究……“復古即潮流”在《文物“潮”我看》中得到了印證。可以“一鍾雙音”並且記載著十二音律樂理知識的曾侯乙編鐘,能夠吹出七階音樂、距今已有9000多年的賈湖骨笛,專門用來談情說愛的漢代金屬一體簧,敦煌壁畫上的反彈琵琶……節目中對這些寶藏知識的層層解讀,打開了古代音樂世界的全新維度。

火鍋居然也是古人的最愛?宋代《清明上河圖》上竟然已經有“外賣小哥”?古代女子也可以踢足球?這些極具生活氣息的趣味知識,讓人真切地感受到我們與古人一脈相承的生活方式。《文物“潮”我看》還解鎖了幾類古代高能黑科技。都江堰的飛沙堰能將上游帶來的泥沙和卵石利用離心力作用甩入外江,確保內江通暢;建於北宋時期的福壽溝,其精密的排水系統使得三面環水的贛州古城千年來從未受過洪水侵害;軍事上的“土裝備”也有“潮創意”,自制火炮“飛雷筒”、步槍加刺刀的前沿設計被蘇聯和美國紛紛效仿;沒有鍾、沒有表,古人照樣可以用多種方式來計時,鐘鼓樓甚至可以做到“計時、定時、報時”功能三位一體……當節目從多元角度對古代的文化知識進行重新解構時,我們可以發現古人智慧與現代文明之間那種不謀而合的默契。這種文物之“潮”體現出的遙遠相似性,正是《文物“潮”我看》這檔節目所要展現的“國潮”魅力。

以“專業+人氣”的混搭陣容碰撞交流

體驗沉浸式的花樣解讀與直播互動

作為一檔直播類的知識節目,《文物“潮”我看》從表現形式上像是一群朋友聚在一起分享交流有趣的文物知識和故事。節目圍繞每期主題內容,邀請專業的文史學者擔任“潮推官”、當下的人氣藝人組成“追潮團”、央視主持人擔綱“追潮團長”,這種專業與新潮混搭的嘉賓陣容,帶來耳目一新的碰撞交流與互動效果。年輕的人氣偶像以他們的腦洞與想法,從不同角度對文物或歷史提問。專業的文博老師則結合文物、影片、圖片、道具等工具,給出深入淺出的生動講解。直播現場還會透過各種新鮮有趣的遊戲互動,將“知識”玩出來,帶來一種沉浸式的體驗。在“古代運動會”中,投壺、蹴鞠、五禽戲等多個古代體育專案,在嘉賓的體驗中變得生動具象;在“古代音樂節”上,琵琶演奏家馬琳用琵琶演奏流行音樂,實現了“古”與“今”的奇妙融合與對話;在古代潮流服飾一期,趣味遊戲引出了古人在不同場合的著裝禮儀;而在“防汛智慧密碼”這期,考驗嘉賓動手能力的“榪槎”製作過程,則演示出了都江堰的防洪原理……在最後一期《一根中軸線穿越京城八百年》的特別節目中,更是開啟了戶外移動直播模式。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和總檯主持人李梓萌一起化身“金牌導遊”,在時光穿梭機式的移動演播室中,帶領觀眾自南向北沉浸式遊覽了一番北京中軸線。第二場的直播又在虛擬演播室中進行,相聲演員高峰、欒雲平用相聲的方式為觀眾打開了“中軸線”上的市井面貌。此外,節目“潮小助”還會在直播中與線上觀看的網友實時互動,透過答題形式進行抽獎,送出與每期主題相關的文創產品。每一個話題的精心設定,每一個環節的巧妙構思,每一個遊戲的互動推演,都帶領觀眾一步步走近文物背後的知識。這種“潮”看文物的方式,讓我們看到了歷史文物的“潮”範兒,也是《文物“潮”我看》節目的創新之處。新潮別樣的解讀形式,也讓節目中的內容變得更具傳播價值。不僅人民網、光明網、中國網等多家主流媒體紛紛進行報道,節目還獲得了文博類垂直圈層領域的關注與討論,相關話題也在新媒體平臺不斷髮酵。“很喜歡看這種講歷史的節目!無比喜歡”“這樣的形式很新穎,太適合年輕人啦”,網友的留言評論也表達了對節目的喜愛與肯定。“文物潮我看,古潮今亦潮。”作為國家級5G新媒體平臺“央影片”在文化類直播節目方面的重要探索,《文物“潮”我看》用趣味科普的形式,展開了古代生活的生動圖卷,展示了中華文明的生命律動,也展現了“文物賦彩”的文化風潮。

13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格律詩詞五首】寒潮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