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資治通鑑》司馬光 著 本文主要闡述《圍魏救趙》歷史故事,給予我們的智慧人生。
英國哲學家佛朗西斯培根曾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透,數學使人精細,物理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
其中“讀史使人明智”的意義是: 讀史可以看到別人的正確與錯誤,從而使自己面對同樣或類似的事件時,做出最好的判斷,從而起到使人明智。
圍魏救趙的故事出處:
周顯王十六年,孫臏與龐涓一起學習兵法,龐涓到魏國做將軍,他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孫臏,便召孫臏來魏國:孫臏剛到魏國,龐涓就設計依法砍斷了孫臏的雙腳,在其臉上刺字,想使他終身成為廢人。
齊國使者來到魏國,孫臏以受刑待罪人的身份暗中與他相見,說動了齊國的使者,齊使偷偷地把孫臏藏在車中帶回了齊國。齊國大臣田忌把孫臏奉為上賓,又推薦給齊威王。
齊威王向他請教兵法,於是請他當老師。這時齊威王想出兵援救趙國,便任命孫臏為大將,孫臏以自己是個受過刑的人堅決推辭,齊威王便以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讓他坐在簾車裡,為田忌出謀劃策。
田忌將要率兵前往趙國,孫臏說:“排解兩方的爭鬥,不能用拳腳將他們開啟,更不能上手幫著一方打另一方,只能因勢利導,乘虛而入,緊張的形勢受到阻禁,自然就解除了。
如今梁、趙兩國正攻佔激烈,精兵銳卒傾巢而出,國中只剩下老弱病殘;您不如率軍突襲魏國都城,佔據交通要道,衝擊他們空虛的後方,魏軍一定會放棄攻趙;
這樣我們一舉兩得,既解了趙國之圍,又給魏國以打擊。”
田忌聽從了孫臏的計策。十月,趙國的邯鄲城投降了魏國。魏國又急忙還師援救都城,在桂陵與齊國軍隊發生激戰,結果魏軍大敗。
西紅柿寄語:在我們人生的成長過程中“圍魏救趙”的以史明智有那些啟示呢。我們先看一下一代偉人“以史為鑑”運用的經典語錄。
據說毛澤東同志《資治通鑑》讀了17篇,“以史明智”特別有名的兩段。
其一: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故事出處:《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為普通老百姓時,常到秦朝都城咸陽服徭役,見到秦始皇出宮時的壯觀場面,“喟然太息曰:‘嗟呼,大丈夫當如此也!’”陳勝、吳廣起義反抗暴秦,天下響應者眾。
項梁、項羽與劉邦、蕭何也樹起了抗秦大旗。陳勝、吳廣兵敗,其後項梁陣亡,項羽和劉邦成為抗秦兩大首領。
他們率軍分進之前,楚懷王約定“先入關者王之”。結果,只有10萬兵力勢弱的劉邦先入關,不敢“王之”;擁有40萬大軍勢強的項羽後入關,挾勢分封諸侯,自立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此後,逐步形成楚漢相爭的局面。
寫《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時,毛澤東自然想到項羽是一個不能將勝勢一鼓作氣保持到底的首領,是一個沽名釣譽、優柔寡斷的首領。
倘若項羽殲滅秦軍主力之後,乘勝以40萬兵力消滅劉邦,劉邦就不會有喘息的機會。
其二:以史為鑑,決不當李自成。
明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農民起義,它起自陝西,橫掃中原,席捲大半個中國,前後經過16年之久的曲折、艱苦的鬥爭,最後推翻了明王朝。
但李自成為什麼失敗?
對李自成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對其戰爭思想的層面,還將視野深入到了其失敗的更深層面——腐敗。
那麼“圍魏救趙”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望不同的讀者,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有自己的體悟和感觸,用於走出人生困境。
一、我們生活中在遇到一些棘手問題的時候看上去不能直接解決時,可不可以試一試尋找走另一條路使問題不攻自破呢。
既然我們無法直接實現願望或者目標,那我們就想其他辦法,迂迴實現我們的願景。
也許迂迴一下,能更好的實現目標。比如我們在參加高考的第一年,根據自己的實際成績不能考上自己的理想大學,我們是否可以迂迴一下,復讀一年考上理想的學校。
還有在進入理想的大公司時,由於工作能力和經驗的不足,沒有收到公司的offer,我們是否可以迂迴一下,先找個相同方向的小公司鍛鍊自己的能力和積累工作經驗,等待機會成功錄取。
二、分析問題的時候,要抓住問題的關鍵和本質,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比如說我們救火,救火之前,必須找到著火的原因,以及燃燒體,不然的話,也許會把‘救火’變成‘火上澆油’。
比如“釜底抽薪”的問題處理方式,抓住著火的關鍵,抽掉燃火源。
三、做事情之前,要充分了解以及熟悉事情,否則就無法解決問題,也要充分準備獲取全面有效的情報,前瞻後思,思考重大問題必須周密細緻,方方面面必須十分周全,不論幹事,還是生活,都要細緻再細緻,才可能讓我們走向人生之路的康莊大道。
如果當時魏國只是派了一部分部隊去進攻趙國,而魏國的大部分精兵依然在魏國邊境防禦,那麼“圍魏救趙”絕對是非常愚蠢的,無異於以卵擊石。
最後,《資治通鑑》之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明智讓我們有機會通讀經典,讓一個個歷史故事,給我們的人生路途給予智慧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