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讀書閒暇之餘,跟大家分享兩則小故事。

從前,魯國曾頒佈過律令:如果有魯國人在外國遭到了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有人能夠把這些不幸的人贖回來,國家就會從國庫中給救人者以補償和獎勵。

有一次,孔子的學生子貢(孔門十哲之一,是孔子弟子中最富有的一個),從國外把淪為奴隸的魯國人贖回來了,卻沒有接受國家的補償。孔子聽說後,對子貢說:“賜(即子貢,名為端木賜),這件事情你做錯了啊!向國家領取補償,並不會損傷到你的品行;但你不要補償,以後魯國就不會再有人去贖回自己在國外遭遇不幸的同胞了。”

而孔子另外一名弟子子路,在救起一名溺水者後,收取了獲救者為表感謝而贈送的牛。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拯救落水者了。”

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 孔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

孔子杏壇講學圖

同為孔子弟子,同為救人,甚至子貢自掏腰包後還分文不取,看起來比子路在救人後還收人一頭牛品行高尚得多了,為何孔子對二人的評價卻截然不同呢?

子路的做法,是屬於把自己置於道德高地之上了,使得別人無法面對贖回本國人後的道德評價。要知道,很多人之所以不嫌麻煩願意贖人其實就是因為自己不用花錢,順手而為,還能獲得好名聲。子貢這樣數人後不要國家補償,別人遇到類似的事情還怎麼做呢?要錢吧,會被人說:“人家子路贖了人,都不要錢,你居然還要錢······”;不要錢吧,自己的錢包則癟了下去,大多數做了好事的人心裡都不會舒服的。而子路受牛之所以得到孔子的讚揚,是因為他這種行為不會使大家難堪,可以激勵更多人做好事。

被譽為“萬世師表”有“聖人”之稱的孔子,人生閱歷確實豐富,對於人情世故也十分了解。他明白支撐一個人做好事,得有動力,才能長遠。除卻個別人確實聖母(這裡的聖母並不含貶義,為其原本博愛含義)外,大部分人做了好事,對於外界還是有所期冀的,要麼是精神上的認可,要麼是物質上的獎勵。畢竟,人們在做好事的同時是要付出成本的,不論是精神上的認可,還是物質上的獎勵都是對這些做了好事的人的一種正向反饋。這麼做,會有利於形成一個良性迴圈。

仔細想來,原來孔子看的是人心、人性,看的更長遠啊。

由這個小故事,突然想再延伸一下。何為道德?道德一事,於人於己當奈何?

套用社會學的概念:“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範。罪莫大於無道,怨莫大於無德。”

道德一事,不違背法律,不影響他人,做好自己認為應當做好的事情,即可。人們可以接受道德的考評,但誰也不能站在道德高地之上對他人進行評價。畢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7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浪漫詩意——謝稚柳水墨山水畫作品賞析(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