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險灘心莫廢,逆流行進奮爭為。
居安思難勤公務,樂不忘憂建口碑。
山峻水清流自遠,地高天長水相隨。
幸民樂極豐年聚,欣賞從容管曲吹。
【創作解讀】
慶曆五年(1045)春,執政大臣杜衍、范仲淹、韓琦、富弼相繼罷去,他們推行的“新政”因侵害官僚利益,遭到守舊勢力阻撓破壞,一年多即告失敗。歐陽修時任河北都轉運按察使,上《論杜衍范仲淹等罷政事狀》極力為四人辯誣,於是觸怒了新政的反對派,被貶知滁州。在當地作者沒有走向頹廢,而是奮發有為,使當地的生產得到了發展,老百姓安居樂業,受到他們的愛戴。在那裡,歐陽修又先後寫下了流芳千古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記》和《豐樂亭記》,含蓄地抒發了作者心中的憤鬱和不平,間接地闡述了自己的見解。
豐年之樂,固然人人企盼,但社會安定“無事”是百姓生活安定的重要保障,沒有安定的社會局面,即使有好的收成,怕也是沒有心情來從容欣賞山水的,那麼,要使今天的太平生活得以延續下去,加強國力,認真保衛宋朝的邊疆就顯得尤其重要了。這是作者創作《豐樂亭記》的良苦用心。
《豐樂亭記》全文沉醉於山水,感今懷古,固然歌頌趙宋王朝的功德,讚美豐衣足食、民享安樂的太平景象,但其中也包含了歐陽修的政治理想和追求。全文緊扣“豐樂”兩字,今昔對比,憂深而思遠。
《豐樂亭記》文約而意豐,辭微而旨大。作者不同於一般的遷客之人,自己雖然遭遇不幸,但仍把國家安危放在首位。《豐樂亭記》雖然也有“與民共樂”的思想,但意蘊較《醉翁亭記》更高一籌——文章隱隱透出“樂而不能忘憂”之苦心,不僅要與民同樂,更應該居安思危。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