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何謂是非?魯國之法,魯人有贖人臣妾於諸侯,皆受金於府,子貢贖人而不受金。孔子聞而惡之曰:「賜失之矣。夫聖人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道可施於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眾,受金則為不廉,何以相贖乎?自今以後,不復贖人於諸侯矣。」子路拯人於溺,其人謝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魯國多拯人於溺矣。」
自俗眼觀之,子貢不受金為優,子路之受牛為劣;孔子則取由而黜賜焉。乃知人之為善,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現行雖善,其流足以害人,則似善而實非也;現行雖不善,而其流足以濟人,則非善而實是也。然此就一節論之耳。他如非義之義,非禮之禮,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當抉擇。
譯文:怎樣叫做是非呢?春秋時代的魯國有法規,凡是有人肯把在其它諸侯國當奴僕的人贖回來,就可以向官府領取賞金。子貢將魯國人贖回來後,卻不肯接受賞金。孔子聽到之後,很討厭的說:“子貢做錯了。聖賢做事情,可以引導風氣的改變,教導百姓做正確的事情,並不是僅僅適合自己。現在魯國富有的人少,窮苦的人多;若是受了賞金就算是貪財,那誰還會去贖人呢?恐怕從此以後,就不會再有人向其它諸侯國贖人了。”
子路把一個落到水裡的人救了上來,那個人就送一隻牛來答謝子路,子路就接受了。孔子知道了,很欣慰的說:“從今以後,魯國就會有很多人到深水大河中去救人了。”
用世俗的眼光來看這兩件事,子貢不接受賞金是高尚,子路接受他人答謝是低下。但是孔子反而稱讚子路,責備子貢。由此而知,一個人做善事,不能只看當下,而要講究是不是會形成一個良好的風氣;不能只論一時的看法,而是要講究長遠的影響;不能只論個人的得失,而是要講究它關係天下大眾的影響。現在所為雖然是善,但是如果流傳下去,對人有害,那就雖然像善,實在還不是善;現在所行,雖然不是善,但是如果流傳下去,能夠幫助人,那就雖然像不善,實際反而是善!這只不過是拿一件事情來講罷了。說到其它種種,還有很多。就象表面不符合義、理、信、慈,但其結果符合這些要求。所以需要認真判斷。
理解:孔子對子路和子貢行為的贊與批,了凡先生做了解釋。提出了評價一個行為是善是惡的因素,不論當下論久遠,不論自身論大眾,不論現象論結果。
子貢的做法為什麼會讓孔子不認可呢?
首先,子貢是一個非常注重自己名聲的人。《論語》中記載:孔子評價子貢“器也”。子貢追問“何器也”,孔子說“瑚璉也”。這充分說明了子貢很希望得到老師的“高度評價”。子貢不接受魯國的賞金,就存在著為自己樹立“名聲”的想法。這是私心。
其次,子貢不接受賞金,樹立了一個高度,讓普通人難以效仿。如果有人同樣將魯國民眾贖回,接受了賞金,對比之下,就顯得低下了。與其這樣,不如不做。這便是孔子說的“聖賢應該倡導一種社會風尚”。實際上子貢打斷了這種風尚的樹立。
第三,不接受賞金,事實上打破了國君制定的制度。這個制度本身是引導大家去贖人的,為國家做事,屬於“公”。而子貢辭而不受,樹立了自己“廉”的品牌,是“私”。這是因私廢公。
僅此三點,便足以讓孔子評價其“惡”。所以,子貢不受賞金,看似是善,其實非善。
子路的行為為什麼會得到孔子的讚許呢?
首先,普通的認知是,子路接受了牛,便是接受了人家的感謝。牛是一份“感恩”的表達。
其次,子路若不接受這隻牛,固然體現了自己的高尚,但是在對方心裡,會永遠欠著一份情。接受後,人家心中的“恩”便不會成為負擔。至少,周圍的人不會責怪那個溺於水的人,怪他不懂得感恩。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還是不想給人家牛。若是真想給,早就給了。”
第三,君子有成人之美。成人之美可以有兩種理解:“成人”之美,意指成就別人是一種美德。成“人之美”,意指成全他人的美意。二者合在一起,便是:成全別人,自己也有美德。他人有心感謝,子路便欣然接受,成全了他人“感恩救命恩人”的美意,自己也有美德。
我在上面的分析中,顯得比較繞。從簡單的地方講,更好理解。儒家講“仁、義、理、智、信”。存一顆仁心,做應該做的事,便是“義”。只要符合“義”的要求,不僅不應該制止,還要支援人家行“義”。子貢將國民贖回,是“義舉”;國君用賞金獎勵這種“義舉”,也是“義”的範疇,是國君應該做的。子貢有什麼資格阻止國君的 “義行”?子路救人是“義舉”,被救者感謝一頭牛,也是“義行”。子路支援了被救者的“義行”,接受了牛,合情合理。
當一個人做了一件應該做的事,守住自己的本份,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拒絕他,反而應該支援他。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