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荀子。傳統儒學在戰國時期並不吃香,具有開放思想的“黃老道學”校長荀子,引進黃老道的法術思想,對孔學進行了第一次豐富改造,提出了“禮法並舉”的思想。

荀子

他反對對“天”的盲目崇拜和神秘主義,提出“天道有常”和“天人相分”的觀點,強調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觀能動性,主張“治天命”、“裁萬物”、“騁能而化之”的思想。荀子明確宣稱,認識天道就是為了能夠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

荀子是與時俱進的一代大儒,他講學於齊、仕宦於楚、議兵於趙、議政於燕、論風俗於秦,由於他的博聞廣見和相容幷蓄,對當時社會的影響不在孔孟之下。孔子鄙視秦,一生不入秦,荀子卻入秦,並對秦國治理理念給予褒獎,他的思想直接影響著漢代儒學,影響到董仲舒。

稷下學宮

董仲舒。如果說荀子是以一己之力改造了傳統儒學,那麼董仲舒則是透過國家意志,強力推行儒家思想。不同的是,董仲舒直接受命於漢武帝,服務於漢武帝的“削藩”和鞏固中央集權,因此,董仲舒的“事功”色彩更濃,他的學術思想在荀子基礎上,更加超越,他將宗教天道觀和陰陽、五行學說結合起來,雜糅道、法、陰陽家思想,建立了一個全新的漢儒體系,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和“罷黜百家,表彰六經”的主張。

董仲舒

與荀子的自然天道觀不同,董仲舒賦予天以神格化,“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下萬物皆受制於天。因此,國家治理和政治思想都應該與天道合一,而“三綱五常”就是天下的常則。他的“大一統”思想迎合了漢武帝的時代需要,他的“天人感應”論,以自然災異來詮釋社會現象,認為天災不斷就是君主無道所致,規勸君主節制私慾,以合天道,是有積極意義的,然而這個主張卻惹惱了漢武帝,差點送命。

朱熹

在享祀孔廟的弟子裡,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的弟子,之所以享受如此高的地位,是因為他在儒學的改造方面,貢獻最大,他以程顥、程頤的理本論為基礎,吸取周敦頤的太極說、張載的氣本論以及道佛思想而形成,成了理學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也成為元代以後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

朱熹的理論體系,其核心範疇是“理”,亦稱“道”或“太極”,最高主宰是上帝,又稱皇天、天理,上帝在人間的代表是君、師(孔子、孟子。後人將朱熹加上,亦稱師),理是超越的形而上者,世界萬物各有其理,而萬物之理終歸一,這就是“太極”,它是萬物存在的依據, 體現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董仲舒

朱熹認為,理生氣並寓於氣中,氣是鑄成萬物的質料,它是形而下的情、狀、跡;天下萬物都是理和質料相統一的產物。程朱的“天理”學說,是有意志的道德神學,也為儒家神權和王權的合法性建立了依據。

朱熹認為,“天”、“帝”、“道”、“理”都是同一本體的不同稱呼。儒教祭祀與周易六爻則是宗教心理活動的體現。

理學在宋朝並沒走上前臺,相反,在兩宋時期一直備受打擊,只能活躍於民間,直到元朝才被正式確立為官方思想,因為需要“君臣大義”的思想來掩蓋“華夷之辯”的主流價值。

明代學術思想一直沉悶,直到王陽明,理學才生髮出生機,王陽明提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認為“心”與“理”合一,不可分離。他認為認為“良知”乃察知善惡的本能,世人因受各種物慾矇蔽而隱沒良知,故須下“致”的功夫,以擺脫私慾,迴歸原有的本性。

王陽明

但他主張“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與朱熹“知先於行”的主張截然不同。

傳統的儒學,經過荀子、董仲舒和宋明理學的升級改造,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適應了社會的發展,開啟了忠君愛國的思想高潮,鑄造了中華民族的堅韌不拔、自此,封建王朝沒有再向唐代之前那樣,從內部瓦解,維護了內部的統一,社會相對穩定,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文人士大夫的社會地位空前提高,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

但僵化之風隨之產生,元代之後,科舉選士一律以朱熹《四書集註》為標準答案,鉗制了人們的思想,同時,忠貞觀、貞潔觀也導致社會意識趨於沉悶。

朱熹《四書集註》

總之,中華傳統文化猶如自遠古流淌至今的湯湯大河,這條大河從沒斷流,就因為百家爭鳴,相互融合,相容幷包,才有了今天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才有了生生不息,厚德載物、堅韌不拔的理性與平和。

14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二里頭文化=夏文化=夏民族=夏國=夏朝疆域,是創新還是賣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