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之師,現在的意思是伸張仁愛正義討伐邪惡的軍隊。可是如果你聽了關於它的典故,就會覺得滿滿都是諷刺的意味。說到仁義之師的由來,就要說說春秋時期宋國的一位國君——宋襄公。據說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但是他與同時期的幾位霸主相比特別是齊桓公,顯然是能力差太多了。所以關於宋襄公是否是五霸之一還存在爭議,而且關於春秋五霸究竟是哪五個人也是有好幾個版本。
宋襄公為人忠厚仁義說話算數,與春秋首霸齊桓公相處不錯,還把託孤大事託付給了宋襄公。後來齊國發生內亂,宋襄公率領曹國、衛國和邾國等四國人馬打到齊國,把那些鬧亂的人,殺的殺斬的斬,平息了齊國內亂,按照齊桓公生前的囑託立公子昭為國君,就是後來的齊孝公。
宋襄公幫助齊國恢復了平靜,他就有點飄飄然了,他過高的看重了自己的能力,他覺得既然我能讓曾經是霸主的齊國安定社稷,那我不就是春秋霸主了嗎,我就接替了齊桓公的地位,像齊國的先君那樣稱霸諸侯號令天下了。宋襄公這人有點忠厚老實,也有點夜郎自大。宋襄公其實沒什麼能力治理國家,但是他老想著好大喜功,揚名天下。他覺得現在他能代替齊桓公,他就覺得自己也能召開諸侯大會。他請了很多國家,但除了兩個國家外,就連小國家都沒人來。這兩個國家一個是齊國,畢竟全靠宋襄公才能平定內亂,這點面子還是要給的。還有一個就是楚國,南方楚國是一個極具競爭力的霸主級人選。
當時比較大的國家,無非就是齊國、楚國、晉國、秦國。晉國由於內亂,亂的和開鍋稀粥一樣,無暇來,而秦國地處偏遠。宋襄公覺得大國都派人來參加了,而像曹國、衛國和邾國這樣的小國卻不來,很生氣,就派人把小國家的國君抓來,審了一通,還殺了幾個。宋襄公原本想透過鎮壓小國來威懾諸侯國。結果小諸侯國震住了,但是齊國和楚國卻不是真心擁戴宋襄公當盟主。楚國表面上答應,實際上是探探虛實。宋襄公也不想一想這楚國當年在漢水之濱,齊桓公帶著八個國家的人馬跟他較真,結果是不戰而勝,最後也沒敢真打呀。沒有一決雌雄的實力,楚國能這麼順順當當,就聽你的話嗎?霸主的美夢很快就破滅了。
在二次會盟時,楚國在會盟地附近早就安排好了兵馬,在會上楚成王突然命人抓住了宋襄公,並且把他帶回楚國囚禁起來,用他要挾宋國交出土地。直到同年冬季,諸侯在薄地會見時,在魯僖公的調停下,襄公才被釋放。
宋襄公回國後一病不起,好不容易緩過精神。宋襄公越想越生氣,越想越憤怒,立刻糾集人馬要去兵發楚國。就這樣宋襄公帶領人馬挑戰楚國。但是他沒有直接攻打楚國,而是攻打歸附了楚國的鄭國。而楚國知道後,楚成王立馬派兵攻打宋國,宋襄公就等著這一出。宋襄公來了一個堅守城池,以逸待勞。但後來宋襄公擔心國內有失,只好從鄭國撤退。兩軍就在泓水這一帶相遇。
楚軍開始渡泓水河,向宋軍衝殺過來。大臣們都著急提醒宋襄公,“您看楚國的兵馬來了,正在過河,我們應乘著這一時機打他們”。但是宋襄公搖搖頭,用手指著前面那寫著仁義的大旗,說:“寡人率領的是仁義之師,豈能擊敵於半渡“。就這樣看著楚國渡過了泓水,開始列隊。
這時大臣目夷又說:”這會兒咱們趁他立足未穩,可以打“。但宋襄公又說:”戰陣不齊,豈可傷敵,不能打“。還等著列完隊,等列完隊,大臣又說:”列完隊,咱們得先發制人。”但是宋襄公又說:“他們遠來的,讓他們先動手,咱們再還擊”。一個交鋒宋國大敗而歸,宋襄公自己好懸一箭被射死,再看那仁義大旗早躺地上了。
不合時宜的宋襄公,在春秋亂世禮崩樂壞的時代裡邊,妄想用仁義奪取霸權。這簡直是給他自己出了一道難題。唯一讓世風振奮完善人格的人們有了一絲慰藉。但是春秋亂世中,人性中被壓抑已久的功名利祿和權勢的慾望愈演愈烈。宋襄公這一敗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泓水之戰,仁義之師成為千古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