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400年中西文化的磨合,成就了今日的澳門。大大小小的文化遺產、歷史遺蹟,融合美食,都記載著澳門的過去、也見證著澳門的發展。

澳門,一座有故事的城市,也是一座適合在行走中細細品味的城市。在澳門迴歸祖國21週年之際,我們來一起雲遊澳門,聽聽這裡的故事。

媽閣廟——澳門歷史的見證者

媽閣廟又名媽祖閣,民間也有人稱為天后宮。它是澳門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和中國的大多數古廟一樣,媽閣廟有著動人的傳說。

相傳在幾百年前,一批福建商人乘船出海,在海上遇到了風暴。船在驚濤駭浪中顛簸,危險異常。他們呼救無援,只好求老天保佑。正在這時,就在現在媽閣廟所在的山腳下有一個女神顯靈,大海立刻變得風平浪靜,碧波萬頃。當船靠岸時,女神突然消失,一道紅光自山頂升空,於是人們就在女神顯靈之處建媽閣廟供奉。

據考證,媽閣廟建於明朝弘治元年,即公元1488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

談到媽閣廟,人們就會想到澳門在葡語中的名稱“馬交”(MACAU)。傳說在明朝嘉靖年間的一個夏天,發生了一件大事,改變了住在這裡的人們的生活。一艘葡國船為了躲避可怕的颱風,駛入海灣,到這裡尋找避風港。葡萄牙海員要求上岸留宿,直到他們把船隻修理好、把貨物曬乾為止,於是他們被准許留下來。

葡萄牙人上岸後,問這個地方叫什麼名字,當地人以為問這是什麼廟,就說叫“馬交”(音馬高),於是,葡萄牙人就用“馬交”來稱呼澳門,這便是澳門葡文名稱的由來。

媽閣廟背山面海,依山而建,古木婆娑,風光旖旎。整座廟宇包括大殿、石殿、天后殿、觀音閣四座主要建築,石獅鎮門、飛簷凌空、雕樑畫棟,富有中國民族建築特色。

天后殿旁,有小路沿山崖蜿蜒而上,山崖上,有大大小小三十多處摩崖石刻,其中有的還是重要的歷史見證。

現在的媽閣廟,仍是中外遊客和善男信女們的必到之處。每年的春節和農曆二月二十三是天后娘娘的生日,媽閣廟張燈結綵,人頭攢動。人們絡繹於途,廟裡鐘磬齊鳴,香火極盛。

世事變幻,滄海桑田。五百年來,媽閣廟可說是看盡了澳門的風風雨雨,興衰榮辱。

街名、地名背後是一座城市的歷史與故事

澳門作為中西方經濟和文化的交匯點,許多歷史文物大都具有“以中為主,中葡結合”的特色,澳門的地名也不例外,澳門特殊的歷史文化使地名塗上了中西融合的色彩。

澳門的街道玲瓏小巧、縱橫交錯,名稱也千奇百怪、饒富情趣。有以數字命名的,1街、2街,一直到20街都有;也有用姓氏來命名的,像李家圍、吳家圍、趙家巷等;有的街名一看就知道是紀念人或事的,如宋玉生廣場、冼星海大馬路、勞動節大馬路;還有用城市名稱命名的,有上海街、北京街、馬德里街等等;還有的街名是按職業來劃定的,像刀裡、工廠街、漁翁街等,可見分工明確,成行成市。

在西灣兒童遊樂場附近,有一系列以“灰爐”命名的街道,如燒灰爐街、燒灰爐口(羅飛勒前地)等,這些名字與燒灰爐有關。

燒灰爐村原是澳門古老的村落之一,漁民聚居,捕魚曬網,形成了一個小漁村。

澳門沿海盛產鮮蠔,該村村民除捕魚、採蠔外,還收集蜆蠔貝殼,他們將多餘的貝殼集中燃燒,製成建築材料出售,成為村落另一經濟支柱。“燒灰爐”之名,便因此而來。不過這些街道如今大都名實不符,昔日發達的傳統行業已經不復興盛,漁翁街裡無漁翁,灰爐也沒建築材料可賣了。

由於歷史的原因,好多街名西化了,街名又長、又拗口、又難記憶,比如,士多紐拜斯大馬路、沙嘉都喇買署麗街、爹美刁施那地大馬路,等等。澳門人就刪繁就簡,按照當地習慣給這些街名重新命名,所以在澳門,一條街道同時擁有兩個名稱並不是稀奇的事。像新馬路,它的全名是: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現在簡化為新馬路。

被評選為“中國第三個美食之都”

美食是澳門的城市特色。澳門毗鄰廣東,又有中西文化400多年交融的歷史,所以餐飲主打粵菜和葡式澳餐。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和外來勞工的增加,日料、韓餐、東南亞各國飲食亦陸續進入澳門。

2017年10月底,澳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成為繼成都、順德之後第三個獲評美食之都的中國城市。

雖然面積只有32.9平方公里,但這裡是全世界米其林餐廳最密集的地方之一。在最新的《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2020》中,推薦了近20家澳門餐廳,其中包含了中餐、葡餐、法餐的高檔餐廳,還有物美價廉的街頭小吃。

可以說,從精緻的法餐到街頭小吃,在澳門都應有盡有。而且,這些美味背後都蘊藏著一段特殊的歷史與文化融合的故事……

澳門葡國菜的烹飪歷史可以追溯到16世紀。海上貿易的興旺發展,使當時只是一個小漁村的澳門變成一個繁榮的港口。在這種情況下,飲食文化的互相影響不可避免地發生了。那時候,葡萄牙人經常在中餐廳吃飯,中國人也經常在葡萄牙餐廳吃飯。當時的澳門,遍地都是小餐廳,因為有不少人會把兩者混淆在一起製作美味。用葡萄牙烹飪風格為基礎,加入了東南亞的佐料等。既能讓當地居民習慣傳統,又可以保持葡萄牙菜餚的風味。

葡國菜中少不了一道王牌菜餚——“馬介休”。

葡萄牙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吃鱈魚大國。他們稱鱈魚為“最忠誠的朋友”,每逢節日,鱈魚和火雞都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

遠隔重洋來到澳門的葡萄牙人,因為思念家鄉菜餚,所以把鱈魚也帶來了。

在海邊捕獲鱈魚後,將魚直接埋於鹽堆裡,經過數月以上的航海時間,輾轉運至澳門。那時,魚肉已被醃至鹹澀,必須泡兩天清水後,才能拿來做菜。這樣的鱈魚,葡萄牙人將其叫作“馬介休”。這種魚可以燒、烤、燜或煮,各適其式。

如今,在澳門,馬介休做成了各種菜式,薯茸湯、馬熱蒜橄欖油燒馬介休、白燴馬介休……改良後的馬介休,更適合中國人的口味。酥軟的土豆泥,包裹著緊緻細膩的鮮魚肉。成為葡國菜中一道必吃美食。除了它外,必吃榜中還有咖哩蟹、燒鹹豬手等。

澳門像香港一樣,也是小吃的天堂。

地道市井的本地美食,都隱藏於巷道之中。可能長相併不會特別精緻,但用料和口感,往往都是誠意滿滿。比如,澳門美食的代言詞——葡式蛋撻。

漫步在澳門,街上鱗次櫛比的都是老字號的美食店,整條街都瀰漫著食物的香氣,蛋撻、杏仁餅、榴蓮冰淇淋、豬排包、脆皮乳豬包、焦糖雞蛋布丁……

走走停停,吃吃看看,從街頭到街尾,就可以吃得心滿意足。

不僅可以自己享受美食,還可以帶些給親戚、朋友。遊客來到澳門,往往都還要帶回大包小包的鳳凰卷、杏仁餅、豬肉脯等作為伴手禮。有些手信店已形成規模不小的連鎖店,在香港等地設有分店。還有一些深藏澳門街巷之中的老店也值得一去,遊客走過路過往往會找到“意外驚喜”。

澳門雖然不大,但它善於透過美食與文化攜手,譜寫屬於自己最好的未來。

澳門,也將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大融合中,繼續迸發出無比鮮活的勃勃生機,與獨特的城市魅力。

在這片土地上,風味與文化在舌尖完成著起承轉合,構成專屬於這裡的波瀾起伏的故事與記憶。

19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桌布來了-149期 | 今日疊字:啾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