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TVB的《洛神》,當然不能當正經史劇來看。
但我覺得它還算是一朵做工精細的花兒,文史為編,劇本文雅,韻味深長,演員出彩。
一盒酥、門內活、雞肋語、曹娥碑、爭世子,足見其史。
遊君山、短歌行、美人篇、銅雀賦、洛神賦、七步詩,足見其文。
出口成章、引經據典,足見其韻。
縱觀整部《洛神》,它既涵蓋了《山海經》、《詩經》等著作的精妙,又包括了魏晉才子們的建安風骨。
也許會有一些不夠精美之感,但神韻渾然天生。
劇中親情濃如短歌,友情珍如仙釀,愛情淡如飛花,一些超越時空的感動在觀者的思緒裡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但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悲劇,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悲劇。
魯迅先生說:
所謂悲劇,就是把所有美好的東西撕碎在人眼前,毀滅給人看。
在《洛神》中,每個主要角色都是悲劇人物,但每個人的悲劇都既因為自己的性格也因為不幸的時代背景。
悲劇衝突的雙方是理想與現實、天下大義與家族權勢、情感與利益。
親情、友情、愛情,無一倖免,無不哀傷。
爾虞我詐、爭權奪利,父子反目,兄弟相殘,sha孔融,斬楊修,罷荀彧,美人相奪,豆萁煮豆,七步成詩,相煎何急......
看歷史劇有一個特質,就是大方向已經註定了,無論怎麼改,你再糾結事實也只能那樣,永遠不能以你的意志為轉移。
曹植就是沒能和甄宓在一起;曹丕就是為了上位不顧親情愛情;楊修一世聰明還是沒贏過機關算盡的曹操;司馬懿就是無恥地篡了曹家的權。
《洛神》結局,子建在洛水河邊,看到甄宓撐著小船向他駛來。
當子建說:“是宓兒來接引我了,這一次,再也沒有人能把我們分開”時,那是一種肝腸寸斷的感覺。
這一刻,如夢如幻,卻是子建埋藏心底多年的願景,他一步步在甄宓的幻影中走向洛水,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儘管分開多年,子建始終沒有忘卻對甄宓的那份感情。
可見,沖淡感情的唯一方法雖然只能是時間,但是時間卻不一定能沖淡人的感情。
這算是給這個悽美的故事添加了一點浪漫的元素。
只有死亡才能讓他們在一起,這是一個大團圓似的悲劇,卻比一般意義上的悲劇更加痛苦、更加催淚。
因為美好的東西被毀滅得更徹底,以致於只有在幻境中才能讓它復活。
02世人推崇李白,李白卻崇拜南北朝時的謝靈運,謝靈運的偶像呢,是曹植。
他說:
天下才華共一石,曹植八斗他一斗,剩下一斗,天下共分之。
無論文人怎麼說,民間津津樂道的是曹植的《七步詩》和《洛神賦》。
前者關乎死亡,後者指向愛情,皆是永恆的主題。
《洛神賦》顯見得比《七步詩》更有文學色彩,可以說,形容美女,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被曹公寫進《紅樓夢》。
“凌波微步”,在金庸老爺子筆下,成了奇妙的武功。
我一直覺得,曹植和納蘭有些相似點,在別人眼裡,都是有福之人,但內心的苦楚唯已自知。
他是曹操極疼愛的兒子,出生在富貴之家,智勇雙全,尤以文采獨步天下,美名廣為流傳。
他有像楊修這樣聰明絕頂的摯友,也有甄宓這樣的知音人,這些若是擱在凡夫俗子身上,自是得意洋洋,樂不思蜀。
但於曹植,我看到的更多的卻是“孤寒”二字。
他的眼神總是那麼憂鬱,他的面容淡然堅定。
他賢仁寬厚,有愛民之心,若是天下太平,能登上帝位,必是一代賢君,治理好他的王國。
但可惜生逢亂世,在那個梟雄並起,耍盡各種無恥手段的爭鬥過程中,他的仁德不僅幫不了他,更三番兩次的使他處於下風。
曹丕可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但曹植每每念及兄弟情。
曹植的悲劇可以說是因為生不逢時,也可以說是因為自身的性格無法在爾虞我詐的三國時期生存。
相對做一個冷血政治動物,子建更適合當個聆賞風月的文人。
皇位,一統天下,也許在子建心裡,並不是那麼重要。
“紅袖添香”,即便是凡夫俗子都這樣盼望著。
更何況是那個多情,痴情,有些歇斯底里的曹子建,而他遇到的又是那樣聰明美麗的甄宓。
當他看到甄宓,嘴角所揚起的笑容,竟是那樣具有震撼力。
那是他生命裡最燦爛的一抹陽光,那是世上萬物皆無法比擬的幸福和所得。
愛,可以讓他放棄所有,包括唾手可得的江山和那正在輝煌的生命。
03“江南有二喬,河北甄宓俏”,世間竟有這般女子。
絕色傾城卻不妖豔,文采飛揚但不張揚,身處亂世仍能有理有節,情深意濃仍以大局為重。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這是我對蔡少芬飾演的甄宓的八字評語。
甄宓外在的一顰一笑,一悲一嘆,流露的是內在的氣質修養,而其內在的散發出來的美德風骨,又令其看起來格外美麗淡雅。
真如同那一朵纖塵不染的水中仙,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
無怪乎,連曹操頭風發作之時,得了甄宓的冷水浸頭之法,便再也難以將這個女子的形象從心中抹去。
正困頓頭疼之際,便見那清清碧波之上,忽飄來一葉小舟,舟上一女子如同水中仙子一般,送來解決頭疼困厄的良方。
此景如畫,此情必定令人難以忘懷。
甄宓將蓋世“三曹”深深吸引,讓一代梟雄曹操亂了分寸,讓痛恨紅顏因禍水的曹丕流露柔情,更讓才情橫溢的曹植得到“一點靈犀”。
甄宓在鄴城第一次與曹植相識,便被他的才華所吸引。
才子佳人的配對是千古以來最完美的結合,加上他們彼此欣賞愛慕,真可謂天作之合的一對璧人。
奈何天意弄人,有情人終不能成眷屬。
明明是子建先與她相識、相知、相戀,他的心事她都懂得,她的心情即便從不言說、從不表露,他都可以讀出。
她親口答應過他,“願為比翼,展翅高飛”,你叫他如何輸得甘心?
同是曹操之子,同是兄弟,江山可以拱手相讓,但曹丕連他摯愛也要奪走,怎能如此不公平?
她說:
再深的傷口,隨著時間的流逝,只要你不理、不問、不碰,總會癒合。
但他還是埋下了那一份情深。
再見她,他從輕快地叫“宓兒”到苦澀地叫“大嫂”,哪怕面對面,心卻已遙遙相隔。
曾經相愛的她成了他的大嫂,曾經相愛的他成了她的三弟。
叔嫂倫理不容他們僭越。
他明白已經由不得自己把她捧在手心裡呵護,疼愛,只期望別人善待自己的心愛之人,只期待她比自己幸福。
美人,江山,權勢......終有一天,曹丕曹植兄弟對立。
04以甄宓的聰慧,又何嘗不明白“形勢比人強”的道理,放棄也許對雙方都是一件好事。
她不想讓他們兄弟因她而決裂。
既然別無選擇,只有向前看。
努力做好曹丕的妻子,魏朝的皇后。
作為妻子,她恪盡本分,相夫教子。
作為皇后,她靜心修德,母儀天下。
為了曹家,為了百姓,她好好愛曹丕,她希望感化他,改變他,讓他成為仁厚的賢君。
她以為,縱然人生無奈,只要努力,便不會是一場空。
她原本想以自己之仁慈,激發子桓惻隱之心,以利萬民,卻萬事成空。
她原本要子建迴歸曹家,維繫親情,施展才華,故而放棄田園之約,卻依然是兄弟鬩牆,父子反目。
是她高估了曹丕,還是她低估了命運弄人的力量?
曹丕愛的只是她的美貌。
她,不過他與曹植鬥爭中的一件戰利品。
他是至高無上的君王了,他該受到萬人的尊重和愛戴,包括他的妻子。
可為什麼,每次看著她能洞穿一切的雙眸,他只感到她眼中的鄙夷與瞭然。
內心的自卑與妒忌就像毒芽,迅速蔓延。
他開始誤會她,猜疑她,掌斥她。
子建心心念唸的,看得比自己性命都重的宓兒,卻一再被曹丕踐踏、蹂躪和辜負。
05曹丕終是因愛生妒,因妒生疑,因疑生恨。
你討厭我?你看不起我?在你眼裡,就只有高風亮節的曹子建是吧?
好,我要sha了他。
奉先殿上,兄弟相殘,七步言詩。
他看著他,以勝利者的姿態。
她,不敢看他,她怕只一眼,思念的潮水便會傾數湧出,淹沒她多年的隱忍。
曾經低頭含笑,如今淚眼惘然。
他只是呆呆地望著她,曹子建沒了甄宓,靈思的源泉早已變成乾涸的沙漠,什麼也流不出來了。
她悄悄拿起羅帕,就像那年一樣,隔著羅帕,巧笑嫣然。
只是,絲帕之後,已不再是當年那個喜羞如蜜、輕跳淺笑的少女了。
只是,這一笑,是甄宓一生中,最苦的一笑。
但這一笑卻喚回了曹植無窮的才思。
他如訴如泣念道: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成詩,文采獨步天下,情深意切,辛酸之情溢於言表,聞者嘆息,聽者掩淚。
而這七步成詩也終使得子健逃過一死。
他們回憶起曾經的青春,他們曾那麼年輕單純,那麼意氣風發,翩翩佳公子,如花美嬌娘。
此時此景,卻彼時彼情。
而此時的曹丕,白髮已生,聽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也不禁潸然淚下。
他已得皇位,但他用盡心思、智計、權術,還是得不到他想要的愛情。
他精心策劃欲置曹植於死地,而被他一首《七步詩》觸動心事,剎那間想起當年兄友弟恭的情誼。
這是世間真情對名利的勝利,是人性的勝利。
恍然間,我彷彿看到曹丕也曾青衫布鞋向著甄宓搖櫓而來,那還是他年輕時候,為了求得美人之心絞盡腦汁,以後再也沒有這樣純粹的作為。
他到底還是心地狹窄剛愎自用,讓我為他傷情的,是他的性情,和曾經的年輕歲月。
而那美好的生動的年月,一去不復返了。
縱使多情任消磨。
其實多情才是人的常態吧,對親人朋友,對愛人孩子,這人間的情誼時時遭受煎熬,有血有肉。
06亂世之中女子擁有美貌,是幸也是不幸。
甄宓因貌美而得以逃過一劫是幸,但又因為貌美被捲入曹府捲入曹氏鬥爭中是不幸。
她真心愛上一個人卻不能相守只因她的美貌被人覬覦。
她最深的愛戀只能借殿前那嫣然一笑、即將離去前那一眼訴說。
而那最後的一顰一笑,竟終成了她的催命符。
對於曹丕來說,得不到的,終是要被毀滅,哪怕她再美好。
司馬懿曾說曹丕“外似穩沉,內實浮華。”
曹丕本不自知,但甄宓的美好就是耀目的光華,將他的醜惡照得無所遁形。
玉杯中的鴆酒瑩瑩如碧,就像那年她被曹操賜婚給曹丕,命運從來沒有給過她選擇的機會。
她平靜地飲下,沉思往事立殘陽。
悲痛欲絕的曹植對曹丕叫道:
既然你這麼不珍惜她,為什當初還要從我手裡奪走她?
愛情,對曹植而言,是力量;對甄宓而言,是奢侈。
曹植是性情中人,天真地以為相愛就應該在一起,殊不知,自己所愛之人早已被剝奪了愛和被愛的權利。
因為被權利侵佔了的愛情,只會讓愛情支離破碎。
甄宓,在曹家的基業中,不過只是一枚棋子。
美人淚斷人腸,甄宓最後深深地看了一眼曹植,帶著無限的哀怨死在了曹丕懷中。
甄宓臨終,子建也沒能把她摟在自己的懷裡,感受她最後一絲餘溫,而是作為她的三叔,看著他的大嫂死在他大哥懷裡。
佳人如斯,看似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實則一生為種種束縛所累。
為避免兄弟之間的戰爭,她聽從曹操安排嫁於曹丕。
為姐妹情誼所縛,面對背信棄義的郭女王她一忍再忍。
為夫妻名分所縛,與曹植有情人只能叔嫂相稱。
最終在郭女王的挑撥、曹丕的不信任下,一杯毒酒入口。
可憐絕代佳人,不甘空谷,卻無奈姻緣誤覓,大業難成,最終泣血而亡,徒令摯愛心碎一世,腸斷半生。
曾經他以為能夠“願得真心人,白頭不相離”,誰知卻是“生不能相依,死不能同穴”。
琁歌知雅意,子建曾有那麼多好友,能夠慰藉他的孤寒。
然而,終是一場空。
無論是因恃才傲物被正法的楊修,還是“功未成身先退”的亦師亦友的詢文若,還是聰明絕頂卻死於非命的丁儀,都先他而去了。
最後留給他的只有他的驚世文采了。
國家不幸詩家幸,語到滄桑句便工。
一生的孤寒和深情,換來的是一卷卷的傷心文。
真是令人扼腕嘆息,也確實讓人刻骨銘心。
曹植和甄宓,終於還是被命運驅策著,存著一顆為了對方考慮的心,走到了最後的天人永隔。
要的求不到,不要的盈膝繞。
07亂世桃花逐流水,哪得惜花人?
黛玉一曲葬花吟,唱盡天下痴心女子心。
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甄宓覺得子建一身才華與抱負不該埋沒,她替子建選擇放棄自己。
可是最後,子鍵付出了失去摯愛的代價,一生鬱郁不得志。
世上的愛恨終究湮滅,多情的佳人終究遠遊。
思之念之,註定是場無情殤。
再次想起納蘭的那句:
人生若只如初見。
若只如初見,她永遠是子建心中的那個洛水神仙,為她放花燈,為她寫出那些令人動容的詩句。
若只如初見,子建陪她看日出,在日出瞬間撞響晨鐘。
若只如初見,子建為她用玉紙稹碎片做成玉枕,讓她每晚都能安然入睡。
若只如初見,她的嫣然一笑,激發出子建心中的靈感,寫下一篇又一篇千古流傳的詩句。
若只如初見,子桓永遠是子建的大哥,他們一起玩射箭攻城的遊戲,那是能工巧匠做出的精緻棋盤,令人驚歎。
若只如初見,他們雖同為一人動心,卻約定了不管結果如何,都不能影響他們的兄弟之情。
若只如初見,子桓為子建的醉酒誤事設計掩蓋,以免子建受責罰。
若只如初見,子建陪子桓在雨中一起接受軍法處置,跑完一圈又一圈,在子桓支撐不下去時扶著他繼續支撐。
若只如初見,子桓永遠是那個在見她第一眼起就為她深深動容的人。
若只如初見,子桓從自己父親房裡救出差點被父親凌∣辱的她,說出願意為她做任何事的動人誓言。
......
可是,人生,卻不止於初見。
世事,永遠沒有之前想的那麼完美和簡單。
甄宓與曹氏三雄的情感糾葛杜撰成分居多,但我依然喜歡《洛神》中這樣的子建和甄宓。
她的笑在他的心裡激起了千層柔情,曹子建所有的才情均賦予這個美麗的女人淺淺的一個微笑。
那天那夜那微笑,蓋過天邊絢麗的雲彩,連我也沉醉了。
只是自古多情空餘恨,有情人最終還是沒能攜手,以至於永遠陰陽相隔。
落寞、淒涼、哀愁都不能形容子建捧著玉枕時的心情。
那刻骨的痛還在心中,可是那人已經不在眼前,任世間萬物來交換,也換不回已經失落的愛情和靈魂。
那愛,是那樣的沉重,任是多麼豪情萬丈的人也不能擺脫。
歷史究竟如何,我們都不得而知,但我卻寧願其當真有。
為著那些無情冷酷嗜血的歷史,添一分真情多一分愛,增一分繾綣多一分柔。
千年以後,他和她早已在歷史的雲煙中飄遠,卻給世人留下無限的追思和遙想。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END~(圖/網路)
在文字的陪伴中傾訴一顆不曾叛離的心
堅信成長才是女人最終的歸宿
願你能在我的文字裡感受到溫暖和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