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先來看一段話。

首先申明一點,這話不是我編的,是咱們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編錄在史學鉅著《資治通鑑》的其中一個章節。

《資治通鑑》的真實性就用不著我多說了。

所以接下來的這段話是絕對真實的。

什麼話,別急,咱們先看。

原文大意如下:

宇文泰問:“國何以立?”

蘇綽答:“具官。”

宇文泰問:“如何具官?”

蘇綽答:“用貪官,反貪官。”

宇文泰有些納悶:“為什麼要用貪官?”

蘇綽答:“無論打江山還是坐江山,都需要手下人為你賣命,可讓別人為你賣命就必須有好處,你並沒有那麼多錢,只好給權,讓他用手中的權去搜刮民脂民膏,他不就得到好處了嗎?”

宇文泰問:“貪官得了好處,我有什麼好處呢?”

蘇綽答:“他能得到好處是因為你給的權,為了保住自己的好處,他就拼命維護你的權,有貪官維護你的政權,江山不就鞏固了嗎。”

宇文泰又問:“既然用了貪官,為何還要反?”

蘇綽答:“這就是權術的精髓所在,用貪官,就必須反貪官。

宇文泰一臉的懵圈。

見老闆沒明白過來,蘇綽急忙解釋說:“其一、天下哪有不貪的官?官不怕貪,怕的是不聽你的話。以反貪為名,消除不聽你話的貪官,保留聽話的貪官。這樣可以消除異己、鞏固你的權力。

其二、官吏只要貪汙,把柄就在你的手中。他哪敢背叛你,只會乖乖地聽你的話。所以,‘反貪官’駕御貪官的法寶。

如果你所用皆是清官,深得人民擁戴,要是不聽話,你哪兒有藉口除掉他。假使硬行除掉,也會引來民情騷動。所以必須用貪官,才可以清理官僚隊伍,使其成為清一色的擁護你的人。”

宇文泰大喜,以為掌握了精髓,卻不知,這才是其中之一。

見老闆沾沾自喜,蘇綽立即反問:“如果你用太多貪官而招惹民怨怎麼辦?”

宇文泰一驚,急急請教:“先生有何妙計?”

蘇綽答:“這就是奧妙所在,加大宣傳力度,祭起反貪大旗,讓民眾認為你是好的,不好的只是那些貪官,把責任都推到他們的身上,讓民眾知道社會出現這麼多問題,並非你不想搞好,而是下面的官吏不好好執行你的政策。對那些民怨太大的官吏,宰了他!為民伸冤的同時,再把他搜刮的民財放進你的腰包。

這樣,不負搜刮民財之名卻得民財之實惠。

總之,除貪官來消除異己,殺貪官來收買人心,沒貪財來實己腰包,此乃千古帝王之術。

這話在歷史上很出名,後來的帝王,差不多都是把這段話當做教科書來學習。

美其名曰帝王術。

歷史將這段話稱作“蘇綽定律。”

能以自己的名字做定律的古人,並不多,嚴格的算蘇綽應該是第一個。

蘇綽出身武功大族,為三國時曹魏侍中蘇則的九世孫,其家族歷代都擔任二千石的官員。

出生好算不上了不起的事,中國的歷史那麼長,出身好的人並不少,但能走出來而青於藍的並不多。

偏偏蘇綽就是其中之一。

少年時喜好學習,博覽群書,特別擅長算術。

有人說,數學好,有啥用?

有沒有用,歷史會告訴我們。

那一年我們並不清楚,只知道,這一年,蘇綽的堂兄蘇讓出任汾州刺史時,西魏丞相宇文泰在東都門外

為他餞行。臨別時,宇文泰問道:"你家子弟之中,誰可以任用?"蘇讓乘機推薦蘇綽,宇文泰便召蘇綽擔任行臺郎中。

靠關係,和數學沒啥關係。

別急。

和無數的看客一樣,大boss並沒有覺得蘇綽有多牛逼,甚至覺得這是蘇讓在糊弄自己。

也許,這人就是一個窩囊廢,來我這兒混飯吃來了。

很快,宇文泰就啪啪啪被打臉。

一次,終極boss與僕射周惠達議事,周惠達無法回答,請求暫時出外議論。

很巧,蘇綽出現了在門外。

於是,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剛剛還沒有條理性的周惠達只是出去了一會兒,回來如同數學家附體,所有的計算都準確無誤不說,還附帶了公式計算法則。

自己的屬下是個什麼水準,宇文泰心知肚明。

很明顯,這麼好的報告靠周惠達是寫不出來的,當即便問道:"誰為你出的主意?"

周惠達說是蘇綽,並稱贊他有王佐之才。

宇文泰說:"我也聽說他很久了。"隨即任命蘇綽為著作佐郎。

偶然吧?

你偶然我看一下。

又一次,宇文泰與公卿們前往長安的昆明池觀看捕魚,走到城西漢代倉庫遺址,宇文泰回頭問左右的人此地的故事,沒有人能回答。

不巧,蘇綽出現了,回答了所有人不能回答的問題。

兩次驚豔的表現給了宇文泰一個肯定的答案——這是個有條理的人,這樣的人不管什麼時候做事都不慌亂。

這樣的人適合幫我治理國家。(蘇綽真是個才能出眾的人,我要委任他政事。)隨即任命蘇綽為大行臺左丞,參預決定機密大事,從此對他的寵愛禮遇越來越優厚。

應該說,宇文泰的考察很成功。

高超的算術給了蘇綽打理國家賬務的資本。

憑著對數學的熱愛,對國家的熟悉,透過數月的研究,他創制文案程式,用紅黑兩色分別書寫出入公文。

即便是今天,這套文案程式依舊在辦公室沿用。

如果說發明文案程式是小打小鬧,那麼著名的"方案程式"”就成了無數會計師的應用法寶。

具體操作是按戶統計,在每戶戶主之後,逐一登記戶內成員以及依附人口(奴婢等)之名,每人名下記載性別、年齡、丁中等情況,並登記受田數字、應納租調數。然後一戶作一總計,分類統計應交納的租調數。大約以若干戶或按行政區劃為單位,再作一總的統計。由於這種記賬戶籍之法,對於做好國計、資助軍功發揮了重要作用,所以宇文泰十分重視,並把這一記賬方法規定為做官的條件之一。

最為大眾熟悉的"朱出墨入"記賬法則就是出自他的手筆。

當時記錄的支出和收入的法子很多,但計算麻煩,而且需要專業人才才能應用。

到了蘇綽這裡,透過學習觀察,他發現這種記賬法則可以更精簡。

具體的操作是用紅色與墨色區別收支情況,指的是朝廷發出的文書是用朱標,下面上呈的文書是用墨標。至今,這一格式沿用了近1500年。

單單看這些成就,毫無疑問妥妥的數學家稱號是跑不了的。

但蘇綽並不滿足的做一個偉大的數學家,他的目標是以數學來治理一個國家。

他要做的是一個綜合性的技術性人才。

大統十年(544年),蘇綽授大行臺度支尚書,領著作,兼司農卿。在此期間,他開始了自己的研究。

堂堂大行臺度支尚書不打卡坐班,躲在家裡搞研究,用的還是公家的錢。

這樣的舉動放在其他朝代,腦袋早就搬家了。

儘管此時的西魏想的更多是——如何解決溫飽問題,如何能一統天下。然而南北朝時的西魏似乎對蘇綽特別的溫柔,特別的信任,不就是研究麼,你喜歡那就去研究吧,公家的錢,你用點沒啥。

一個信任,一個有心,還肯埋頭苦幹。

所以成果很喜人。

由他研究成功的《六條詔書》(治心身、敦教化、盡地利、擢賢良、恤獄訟、均賦役)專著,一經出版就引起了學術狂潮。

街頭上讀書的不讀書的,做官的不做官的都人手一本。

西魏最大的boss宇文泰更立於座右,令百官習誦,規定不通計帳法及六條者,不得為官。

而後由他親自草成的《大誥》,痛斥六朝以來的浮華文風,作為範文,西魏作文皆仿其體。並奉命據《周禮》改定官制。

除了學術研究,他最大的樂趣就是工作,無論是雙休日和節假日都能看到他工作的身影。

一碗飯,一杯水都夠,什麼工資、雙休日、節假日、過年禮品,他都不要,甚至為了西魏的前途,他私自出錢為國家培養人才。

有人說,不是為了博個好名聲才這麼做的吧?

“對不起,我沒這個精力!”

比起名聲,他更在意的治理國家,強大自己的祖國。

幸運的是他做到了,由於他沒日沒夜的研究、改革,使得原來弱於東魏的西魏迅速轉弱為強,從而為承繼西魏的北周統一北方。

三十五年後,一個叫楊堅的男人站在他的肩膀上了實現了國家的統一。

這個朝代叫——大隋。

然而,這一切蘇綽沒能看到。

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山不問結果,仍然傲然挺立,高聳入天;河不問結果,仍然奔流到海,不捨晝夜。

這說的不就是我麼?

12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春秋》裡的那些事(24)–成於犯規,敗於守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