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流傳著山東農婦王珍鳳畫的油畫,這是她透過自學創作出來的作品。王珍鳳畫的油畫色彩鮮豔,畫上的生物活靈活現,頗有幾分周春芽的意思。
但為什麼周春芽的畫能賣出成百上千萬,而王珍鳳的畫只能賣出200塊呢?這其中牽涉到很多方面。有人說王珍鳳玷汙了油畫,但也有人認為王珍鳳的畫不輸周春芽,一千個人的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品味和看法都是不同的。
一、山東農婦自學油畫山東有一名普通的農婦名叫王珍鳳,她自小就熱愛繪畫,但是由於家庭條件的限制,王珍鳳沒能就讀美術學院。對於兒時沒有能學畫畫這件事,王珍鳳感到非常遺憾。於是在她擁有了一定的經濟能力後,她開始自學畫畫。
瞎畫是沒用的。繪畫的開始是臨摹,學會臨摹、學會在腦子裡處理影象,才有更進一步的機會。只有懂得模仿他人的作品,並從他們的作品當中吸取繪畫的經驗,這樣的練習才能提升自己。王珍鳳也是這麼做的,她比較欣賞周春芽的畫作,於是決定從臨摹周春芽的畫作開始。
為了能接受更系統的訓練,王珍鳳還報了一個油畫班。平時在油畫班裡學習一些基礎的知識,下課後就回家臨摹別人的畫作。對於畫油畫,王珍鳳只是出於自己的興趣,但沒想到,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王珍鳳逐漸畫得有模有樣,可以說是有幾分"天賦"。
慢慢的,王珍鳳的畫,畫的越來越好,甚至老師認為她的畫已經到了可以向外出售的地步。王珍鳳感到非常開心,畫畫還能掙錢對她來說完全是一個意外之喜。
但要拿去賣的畫不能是隨隨便便的練手之作,王珍鳳的老師讓她找幾個大家的畫作臨摹,模仿別人的色彩和結構。王珍鳳平時就特別喜愛桃花,對周春芽的作品也有幾分喜愛,於是,王珍鳳決定臨摹周春芽的《桃花》。還別說,臨摹出來的作品有模有樣的,王珍鳳的老師立馬幫她拿到網上出售。
二、王珍鳳的油畫在網上賣出200元,網友評與周春芽相似王珍鳳的《桃花》被王珍鳳的老師在網上賣出了200元的價格,這讓王珍鳳感到非常開心。想著下一次的作畫還能拿到錢,王珍鳳創作的動力就更大了。但是沒想到,這幅《桃花》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這幅《桃花》的購買者表示,這幅畫和周春芽老師的《桃花》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為什麼周春芽定價這麼高?而這位山東農婦作出來的畫只賣200元呢?這是對作畫者身份的歧視嗎?
這個言論一出,立馬引起了許多美術專家的憤怒。他們紛紛斥責王珍鳳的畫玷汙了美術,甚至覺得就是那些不懂得畫的人炒作才讓這個山東農婦有了熱度。
王珍鳳只懂得如何將畫畫的像,但是周春芽的畫是經過他的藝術加工,有著許多含義的。而且在專業水平上來說,周春芽還是比王珍鳳強得多的,可以說二者根本沒有可比性。
那是不是說美術專家們的觀點就是對的呢?也不盡然。只要有市場,畫作就有存在的意義。王珍鳳的畫藝術價值沒有那麼高,定價便宜,對不太懂得欣賞畫的內在,只喜歡看畫的人來說,是有存在的價值的。周春芽的畫當然也有存在的意義,他的畫是給能夠讀懂他的藝術創作的人看的。
在2016年,王珍鳳開辦了自己的畫展《桃花弄》,真正成了一個靠畫筆吃飯的人。儘管價格不算太高,但是對於王珍鳳來說這個價格完全是合理的。有什麼樣的創作水平就應該得到什麼樣的收穫。
三、為何相似的畫卻擁有不同的價格?許多人都很好奇:為什麼不同的畫有著天差地別價格呢?明明外表上看起來相似,但是有可能價格相差成千上萬,甚至一幅是另一幅的幾千幾萬倍。畫到底由什麼而定價呢?
現在對於畫作的定價還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但是《隨園詩話》中說道:"畫家有讀畫之說"。鑑賞繪畫不能僅僅用雙眼來評判,而不用腦子。
對於大部分不懂畫的人來說,只要色彩鮮豔,線條流暢,畫面比較生動,就算得上好畫。但是對於比較內行的人來說,看畫不能僅僅看它是不是好看,還要看它的藝術價值。
這幅畫裡運用了什麼樣的畫法和技藝,對於畫面的表達有著怎麼樣的鋪墊,又存不存在著昇華。這幅畫想表達什麼樣的意義,表達什麼樣的情緒,這些都不是一個"好看"就能夠概括的。
畫的價值也不僅僅只由畫的本身決定,畫家本身的藝術水平、其他畫作的品質和繪畫題材的稀缺性都決定了畫的本身。著名藝術家梵高是逝世以後,他的畫才開始流行並且迅速增值的,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梵高的畫以後再也買不到了,優秀的作品就只有那些,因此價格越漲越高。
而優秀的畫家一般都具有自己的畫風,不是依靠臨摹他人的畫作來繪畫的。臨摹雖然是提升技藝的一種辦法,但是這只是剛開始學的一無所知的小白才用的辦法,尤其是即便是臨摹也應該加入自我創作,並且在創作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畫風。
優秀的畫家們即使畫的是同一個物品,哪怕只是一個蘋果。都會運用不同的畫法、有著各種各樣呈現的方式。這樣才是藝術的多樣性。當然,王珍鳳的畫也有著它存在的價值。對於不懂得欣賞畫的本質的普通人,一副好看又便宜的畫是十分划算的。
對於藝術創作的態度,應該保持著求同存異的心理。即使不能接受,但是隻要不觸犯道德底線和法律,眾人都應該有一份包容的心。作為普通人,如果不夠懂得藝術,就不應該對他人指手畫腳。這樣才能保證藝術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