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中國#
第十七篇第14章
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道:會意字,從辵(辶 chuò )從首,“首”指“頭”。道,頭行走也。意識帶領身體(的走向),道的原意就是道路。
“道”也是一個哲學概念,不同學派對“道”的定義不同,儒家認為,“道”是生命的本性。《中庸》開篇就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敎。”
意思就是:上天給人的天性稟賦是“向善”的,順著這個“善性”為人處事就是“道”,但是由於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人性是會轉向“惡”的,所以要用教育來修正我們的“道”。
《論語》另有記載,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也與!”孝悌是仁之本,仁是“道”之本。
道家認為“道”是萬物萬法之源,是創造一切的力量,是事物發展變化的總規律,如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風無人扇而自動,水無人推而自流,草木無人種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等等。
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也可以作為“導”的通假字,如《論語》:“道之以刑,民免而無恥”。
“道”也引申為一個有思想的人,引領大家一起走在前行的路上。如李耳(老子)所著《道德經》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聽:笑兒也!即笑吟吟的樣子,從口斤聲。讀作yin第二聲。如“聽然”。即張口而笑的樣子。
由“聴”簡化而成的“聽”,在古代是由一隻耳朵旁邊有一張嘴組成,像一個人豎起耳朵聽別人說話,後來,這個字變得複雜了,字裡出現了“土”字的形象,像站在土堆上聽遠處的聲音。
後又出現了“十和口”的形象,像在聽很多很多人說話。再後來,“聽”字裡有了“心”的形象,是說聽了別人說的話後要用心思考,才能分辨他們說的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
小篆的“聽”由“耳”和“惪”組成,會“有德者耳聰”之意。
道聽,就是“從路上聽到的,沒有得到證實的訊息”。
途:會意字,從辵(chuò),從餘。“餘”意為“剩下的”。“辵”和“餘”聯合起來表示“最後一段路程”。
“途”的本義就是剩下的路程,最後一段路程。後延伸為道路、路程等意。途說,意為把沒有經過確認的資訊或者訊息不負責任地傳播出去。
德:從“行”、從“直”、從“心”。原義為“攀登”、“登高”。如《易-剝》:“君子德車。”後延伸指感激、報答。如《左傳-成公三年》:“然則德我乎?”
德後延伸為“行為正直有良心”之意,即道德、品行、恩德等意,如《荀子-非十二子》:“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後為德。”
德就是在昭示“道”的一切。也可以說“道”靠“德”來體現,“德”是“道”的執行者。
大道無言無形、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只有透過我們的思維意識去認識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體例項、是道的體現,是我們能看到的心行,是我們透過感知後所進行的行為。
所以,如果沒有德,我們就不能如此形象地瞭解道的理念。這就是德與道的關係。
棄:此字初文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雙手推簸箕將一個孩子拋棄掉,本義即拋棄。
周代始祖后稷名“棄”,傳說就是由於出生後曾被拋棄而得名。“棄”由拋棄又引申為離開、輕視、蔑視、唾棄、廢除、遺忘等意思。
全文理解為:
孔子說:“訊息沒有得到證實,就不負責任地傳播出去,是會被道德唾棄的。”繼“鄉愿(沒有正義感的老好人),德之賊”後,孔子又提出一種嚴重敗壞社會風氣的人:道聽途說者。
“道聽途說”這個成語現在訛變成“沒有得到證實的小道訊息”。
在自媒體時代,有些人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擇手段,造謠生事,又經過一些“無知”民眾不負責地傳播,造成非常不良的社會影響,甚至人人自危,人與人之間本來就非常脆弱的信任感蕩然無存,導致需要幫助的人得不到幫助,該信任的人得不到信任,有些人甚至因此而傾家蕩產,家破人亡。
也有人為了譁眾取寵,或者出於別的目的,把聽到的完整或者不完整的資訊刻意加工,然後再傳播,最後,正確的資訊被傳得面目全非,誤導公眾。
謠言的威力有個成語叫“三人成虎”,可以證明謠言的威力巨大,一般人很難抵禦。西漢時期文學家劉向的《戰國策》和戰國時期韓非的《韓非子》都有記載“三人成虎”的故事。
原文:
龐蔥與太子質於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龐蔥曰:“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矣。願王察之矣。”
王曰:“寡人自為知。”於是辭行,而讒言先至。後太子罷質,果不得見。
譯文:
戰國時期,魏國大臣龐蔥陪同太子前往趙國做人質。臨出發前,他對魏王說:“如今有一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魏王回答:“我不相信。”
龐蔥又問道:“如果有兩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魏王說:“我會有些懷疑”。“如果增加到三個人呢,大王相信嗎?”魏王說:“我相信了。” 龐蔥說:“大街上不會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個人說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鄲(趙國都城)離大梁(魏國都城),比我們到街市遠得多,而毀謗我的人遠不止三個。希望您能明察秋毫。
魏王說:“你們放心去吧,我知道該怎麼辦。”於是龐蔥告辭而去,而毀謗他的話很快傳到魏王那裡。
後來太子結束了人質的生活,龐蔥果真不能再見魏王了。
春秋時期還有一個關於道聽途說的故事:
春秋時代,齊國有個人叫毛空,他愛聽那些沒有根據的傳說,然後再把自己聽到的津津有味地講給別人。
有一次,毛空聽到一隻鴨和一塊肉的事,他覺得非常稀奇,便告訴給齊國大夫艾子。他說:“有一個人,養了一隻特別能生蛋的鴨,那鴨一天能生一百多個蛋。”
他見艾子笑了,又說:“那天,從天上掉下一塊肉,那塊肉長有三十丈,寬有十丈。”艾子笑著問道:“真的嗎?有那樣長的肉嗎?”
毛空急忙說:“噢,那就是長二十丈。”艾子仍不相信。他又改口:“一定是十丈長了。”艾子說:“你說的那隻鴨是誰家養的?你說的那塊肉掉在了什麼地方?”
毛空支支吾吾說不出來,最後只好說:“我是在路上聽別人說的。”
這個故事沒有說明其危害性,但成就了一個成語:“毛空傳聞”,毛空永遠被道德拋棄。
艾子卻有幸被一千多年後的蘇東坡在他的《艾子雜說》中假借為一個滑稽而幽默、清廉的賢者,成為全書的主人公,被人頌揚。
《艾子雜說》,共三十九則,講述了39個笑話和預言故事。該書與一般的笑話集或寓言集不同,集中既有寓言,也有幽默。不過,寓言也好,幽默也好,都屬“借古諷今”之作。如:
1,諷刺坑殺俘虜。
艾子擔任莒邑太守。一天,聽說秦國將要派白起為將來攻伐莒邑,莒邑的民眾都想逃亡避難。艾子招呼百姓父老安慰他們說:"你且不要逃,自起這個人容易對付,況且他的性格仁慈,前些日子在長平攻伐趙國時,可以稱得上是'兵不血刃。"
2,諷剌偽大師。
田巴居住在稷下,肯定三皇否定五帝,一天使千人屈服,他的辯才沒有可以讓他辭窮的人。
他的弟子禽滑釐出門,遇到一位可愛的婦女向他作揖並問道:“您不是田巴的弟子嗎,應該得到田巴辯論的真傳啊。我有個大的疑問,想諮詢於您。”
滑釐說:“你且說說,可以有道理說服你的。”女人道:“馬的鬃毛的生長是向上並且短,馬的尾巴的毛的生長是向下並且長,它的原因是什麼呢?”
滑釐笑著說:“這應該是很容易理解的事。馬的鬃毛向上是逆勢爭強,所以上天使它短;馬尾巴下垂,順勢謙遜,所以上天使它長。”
女人道:“但是人的頭髮向上爭強,是逆勢啊,怎麼就長呢?鬍鬚下垂,是順啊,怎麼就短呢?”
滑釐便來到老師家,求見田巴說:“剛才出去,有位可愛的女人問鬃毛尾毛長短的問題,弟子我以順勢逆勢的道理回答她,怎麼樣?”
田巴道:“很好。”滑釐說:“但是那女人又引申到鬍鬚順勢卻短,頭髮逆勢卻長,這樣弟樣弟子我無言以對,請先生說服她。女人還坐在門口等呢,期待用您的教誨去告訴她呢。
田巴低了頭很久,最後對滑釐說:“禽老大啊禽老大!如果沒什麼事,你就少出門吧!”
3,諷刺貪官。
齊宣王問艾子道:“聽說古時候有一種動物叫獬豸,你熟悉嗎?” 艾子答道:“堯做皇帝時,有一種猛獸叫獬豸,飼養在宮廷裡,它能分辨好壞發現奸邪的官員,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後吃下肚子。”
艾子停了停接著感慨地說:“如果今天朝廷裡還有這種猛獸的話,我想它不用再尋找其它的食物了!”
4,諷刺翻舊賬。
艾子漂浮在海上,晚上停留在一個島嶼上。聽見水下有哭泣聲,於是仔細去聽。那聲音道:“昨天龍王下令,水族動物中凡有尾巴的都斬首,我是鼉呀,所以害怕殺頭而哭泣,而你們蛤蟆又沒有尾巴,幹嘛也跟著哭?”
另一個回答說:“我今天幸而無尾,只是怕又追究起我做蝌蚪時帶有尾巴的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