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跟孩子們在一起每一天都會有快樂和感動。每一個孩子獨特的思維就像一個繽紛的萬花筒,我不知道下一秒會展示給我什麼。在與他們教學相長的同時,也深深為傳統道德文化在今天的變遷與缺失感到憂心。

謹這一章節講到“用人物 須明求 倘不問 即為偷”這幾句話時,我引用了許衡義不摘梨的故事,來講解古人對氣節和慎獨的詮釋:元朝時,許衡曾經跟很多人一起逃難,經過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由於行走長遠路途,天氣又熱,喉幹口渴。同行的人發現道路附近有一棵梨樹,樹上結滿了梨子,大家都爭先恐後地去摘梨來解渴,只有許衡一人,端正坐在樹下,連動也不動。大家覺得很奇怪,有人便問許衡說:“你怎麼不去摘梨來吃呢?”許衡回答說:“那梨樹不是我的,我怎麼可以隨便去摘來吃呢?”那人說:“現在時局這麼亂,大家都各自逃難,這棵梨樹,恐怕早已沒有主人了,何必介意呢?”許衡說:“縱然梨樹沒有主人,難道我的心也沒有主人嗎?” 講完故事我問孩子們一個問題:如果你是許衡,你會怎麼做?從孩子們訝異與不屑的表情中看出來他們顯然對許衡的行為並不苟同。一個孩子說:老師,要是我才不會那麼傻,我渴死了怎麼辦?我肯定要吃梨,再說要是梨樹沒有主人呢。另一個孩子也說:老師,要是沒有人看見的話,我就摘梨,我也不能餓死了…… 生命誠可貴,這樣的理由聽起來也無可厚非,孩子們個人的答案其實也是時代的聲音。在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一己的私利大多被凌駕於道德之上,暗色裡的肆無忌憚是對太陽底下冠冕堂皇的巨大嘲諷。劉備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折腰”,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想必已經成為絕唱。在傳統文化道德里,氣節和慎獨這些非常重要,被儒家所倡導,被人們普遍遵循的道德法則在現代社會已經很陌生了。慎獨這個詞語最早出自《中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在個人獨處無沒有外在監督的情況下,也能自覺地、始終不渝地堅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謹慎地對待自己的所思所行。

慎獨的思想和故事在弟子規裡不止一次體現,“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是對慎獨貼切的解釋。《不欺暗室》和《楊震暮夜卻金》的故事也很好的詮釋了慎獨的思想。

不欺暗室

蘧伯玉是春秋時期衛國的大夫,是一個非常講究禮儀的人。一天晚上,衛靈公和夫人在庭院賞月,忽然聽到了馬車的聲音,但經過王宮門口時,卻沒了動靜。過了一會兒,馬車聲又在遠處響了起來。原來是蘧伯玉駕車從這裡經過。當時的禮節規定:大臣路過國君的門口要下車,以表示恭敬。蘧伯玉絕不因為這是晚上,沒人看見就廢棄了禮節。

楊震暮夜卻金

楊震去荊州赴任,道經昌邑。昌邑縣令王密,是楊震當年舉薦上來的,王密為了表示對楊震當年提挈之恩的感謝,“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楊震拒絕接受,說:“我舉薦你是因為我瞭解你,你這樣做是太不瞭解我了。”王密說:“暮夜無知者。”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王密聽了楊震的一番話“羞愧而出”。

尤其是楊震暮夜卻金的故事,被後人當成慎獨的典型,流傳下來。每一次讀這樣的故事就像心靈被淨化一次,慎獨需要抵禦誘惑,也需要自我反省;需要明辨是非曲直,更需要坦蕩為人,嚴格自律。不讓任何微小邪惡的念頭在暗處萌發,這樣才能使自己的道德日臻完善。曾國藩總結自己一生的處世經驗,寫了著名的“日課四條”,即:慎獨、主敬、求仁、習勞。這四條,慎獨是根本,是“體”;其他三條是枝葉,是“用”。

惟願這些文化和道德的珍寶讓我和我的學生們受用一生。

14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千古名句“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下句才是精華,卻十人九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