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希臘與羅馬》是一部介紹古代地中海文明史或西方文明從誕生到發展的宏篇鉅著,全書單本936頁和86萬字,在我看過的所有書籍中絕對是大塊頭。
英國當代歷史學者查爾斯·弗里曼雖然以埃及、希臘與羅馬這三個最具代表性的地中海古代文明作為本書的切入點,實際上卻對環地中海區域的重要文明都進行了梳理和介紹。
例如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古巴比倫文明、亞述帝國、愛琴文明、馬其頓王國、波斯帝國等等。
該書也不同於一般的通史類著作,落入了枯燥的介紹歷史事件的窠臼。
本書從文獻和近現代考古成果雙方面入手,超越了傳統的政治史框架,力圖透過文學、藝術、哲學、建築、經濟以及社會風俗等多種維度,全方位地介紹與解釋歷史。帶領讀者全面回顧了自公元前
5000年古代近東文明勃興,至公元600年古典時代結束為止的整個地中海世界跌宕起伏的歷史。
最難能可貴的是,本書還搭配了近百幅精美的古文物插圖、20幅古代地中海的詳細地圖、13幅古代地中海的特色建築平面圖。
插圖飽含神話、宗教、文字、繪畫、雕塑、建築、手工、鑄造、錢幣等歷史文物資訊,給讀者帶來令人驚歎的視覺衝擊,比單純的文字敘述更能促進對歷史事件及文化藝術的理解,讓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例如:其中的一塊產生於5000年前的用於儀式活動的那爾邁調色盤,就反映了當時埃及非常精湛的浮雕技術,以及高超的圖畫故事表達能力。它也被被譽為“世界上第一件歷史文件”。而那個時候中國的夏代還沒有建立,對應的是中國的良渚文化時期。
比甲骨文早2000年的蘇美爾鍥形文字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字?比埃及更早的文明是位於兩河流域的公元前5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讓人驚歎的是其壓制在泥板上的鍥形文字。據稱該文字起源於約公元前3400年,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書面交流形式,比在中國的甲骨文還要早2000年。其用途主要為記事、計數、貿易、科學研究等。
最古老的楔形文字主要以象形符號的方式來實現人與人之間的書面交流的,後來才逐漸有了楔形字母,形成語言。但是由於該類符號已經絕跡,沒有任何繼承者,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字,也存在不少爭議的。
同時期的中國良渚文明也是存在不少刻劃符號的,只是大多數都存在於陶器、骨器等器具上,而沒有成段成篇的出現過。
鍥形文字泥板
精通法律、天文、數學的古巴比倫文明要說什麼是古巴比倫文明的代表作,恐怕非哈謨拉比大法典莫屬了。漢謨拉比法典刻在石碑上,一度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典,它距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歷史。
整個法典的條文被整理成近三百條,內容包括司法行政、損害賠償、婚喪嫁娶、債務、職業、財產繼承等,幾乎涵蓋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關於婚姻,法典規定,"如果有人娶一婦女為妻子,卻沒有登記證書,那麼這名婦女就不是他的合法妻子。"
關於侵犯人身,法典則規定,"如果有人把別人的一隻眼睛挖掉,那麼人們應當把他的一隻眼睛也挖掉。"
但是本書的作者認為該石碑只是王室的宣傳工具,而非用於頒佈一部真正的法典。
古巴比倫人在數學領域很有建樹,他們最早掌握十進位制演算法,並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了加h
漢謨拉比法典
尼羅河的饋贈-古埃及文明古埃及從公元前3100年一直到元前332年,一共跨越了將近三千年時間,歷經31個王朝,古埃及被認為是歷史上最早正式建國的國家。不過在我看來中國與其同期的良渚王國以及稍後的石茆王國應該也稱得上正式的國家,只是體量上遠遠比不上埃及古國。
史學家將埃及的歷史進行了分期,大概分為早王國時期(第一第二王朝),古王國時期(第三到第六王朝),中王國時期(第十一王朝到第十七王朝),新王國時期(第十八王朝到第二十王朝),后王國時期(第二十一到最後)。
埃及在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了農業的發展,並且使用了銅器,並且以尼羅河的南北,形成“上埃及”和“下埃及”兩個,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的國王美尼斯統一埃及,定都孟菲斯,開始第一王朝時期。
現在考古學家並未發現有關美尼斯存在的任何物證,有的學者懷疑美尼斯存在的真實性。
當然,提到埃及就不得不提及金字塔,埃及的統治者熱衷於修建金字塔,它是法老死去後的墓葬,象徵著法老們深深的權力。這段時間,埃及一共修建了將近80座大型金字塔,
其中胡夫金字塔一直到埃菲爾鐵塔成立前,一直是世界最高建築。研究表明,該金字塔需要2.5萬人做成的勞工隊花費20年完成。
國內一些專家認為良渚王國的水壩工程量與胡夫金字塔的工程量大體相當。不過用土方對比大石方,難度上還是要欠缺一些的。
不過良渚的水利建設技術是一個影響千秋萬代的工程,應該也為後期的治水工程積累了不少經驗和培養了不少人才,說不定大禹的隊伍中就有良渚人後裔呢。如果要從形象上來說,當然還是金字塔更具震撼感。
希臘文明到底有多少吹牛的成分?雅典人最經典的篡改事實莫過於馬拉松之戰。我們以前學過的歷史教材一致都將該戰役描述為:雅典人在馬拉松戰場上以少勝多打敗波斯軍隊,菲迪皮德斯為了向雅典人民告知這一喜訊,連續跑了42公里,從馬拉松跑到雅典,等捷報傳到雅典時,他體力不支而倒地身亡。
而關於此段歷史的實際情況是,雅典得知波斯軍隊登陸後,派菲迪皮德斯向斯巴達求援,他花費48小時從雅典跑到斯巴達,然後返回雅典,總距離是240公里,然而,他帶回來的是一個壞訊息:斯巴達要等一場宗教活動結束後,也就是要過一週後才能派出援軍。
不過,無論馬拉松長跑的真相是怎麼樣的,但結果都是弱小松散雅典軍隊以少勝多打敗了強大集權的波斯軍隊的進攻。
從公元前500年希波戰爭爆發以來,希臘小國寡民的各城邦依靠單獨的力量無法抵禦強大的波斯帝國,於是希臘城邦聯合起來,多次擊敗波斯。
在希臘各邦中,雅典最強。前478年形成了海上同盟,雅典成為了提洛同盟的領袖。前449年,提洛同盟在塞普勒斯再次擊敗波斯,宣告希波戰爭結束。
希波戰爭對波斯來說算不上致命打擊,但對雅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讓雅典的自信心空前膨脹,在此基礎上,經濟上,雅典得以控制希臘各城邦,工商業異常繁榮;在經濟的支撐下,雅典的伯利克里進行了民主改革,將雅典民主推向了頂峰。
在文化上,小亞地區的文人紛紛轉移到了雅典,雅典成為了希臘的文化中心。該時期雅典出現了普羅泰戈拉、蘇格拉底、修昔底德、索福克勒斯等偉大的文化人物。從蘇格拉底進而又脫胎出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這兩位西方最重要的哲學家。
一說起現代西方文明,歷史學家和政治家們總喜歡將源頭指向希臘文明。可是實際上現代希臘的面積才13萬平方公里和我們的山東省面積差不多,而古希臘文明圈的地盤還不足現代希臘的一半。而且就在這麼大的地盤上還存在著上百個城邦。當然,城邦中有兩個龍頭老大--雅典和斯巴達。他們一個文科好,一個武功強。不過掌握著宣傳手段的雅典喜歡把功勞記錄在自己頭上,雅典出過不少的哲學家、詩人、演說家、文學家等等,簡直可以和中國春秋戰國時候的百家爭鳴時期相比。以至於上世紀的偉人還批評,留過幾年洋的人都是“言必稱希臘”。
不過與其燦爛的文化相比,要說希臘的綜合實力有多強大可能還真算不上,不論是與之前的亞述、波斯,還是之後的馬其頓的橫掃東歐、西亞及北非的功績相比,他們只能算是個小不點兒。當然,更加沒法和同時期中國的戰國時期精彩紛呈、波瀾壯闊的歷史文化相比較。
唯一能與漢唐文明媲美的古西方文明當屬羅馬文明。古羅馬通常指從公元前10世紀初在義大利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歷羅馬王政時代、羅馬共和國,於1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洲、亞洲、非洲的龐大羅馬帝國。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西羅馬帝國亡於公元476年。西歐及東羅馬帝國(拜佔廷帝國)進入封建社會,公元1453年為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所滅。
古羅馬歷史確實稱得上西方古代文明最最經典的代表,堪比中國的漢唐。
只是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還是共和時期向帝國時期轉換的陣痛階段,以及皇權與基督教教權媾和的階段。這兩段歷史針對西方文明最具代表性。
例如,共和國時期,隨著羅馬疆域一步步擴大,其以血緣和地緣進行分級的有限民主制度,完全跟不上統治者們及貴族們膨脹的野心與國土面積。貴族與平民、核心地區與擴張地區、羅馬人與各土著民族的矛盾日益加深,最終導致共和體制的崩盤。
不可一世的凱撒,雖然在戰場上橫掃千軍,可是在這段陣痛與分裂期,他在維持共和民主制與加強集權的矛盾中也表現力不從心。
最終不得不以被刺殺的悲劇收場。最終他的乾兒子屋太維還是實現了他的遺志,將共和制轉向的帝國制。
聯想到海外的那個超級大國,其實和羅馬共和國崩盤前的情形頗為相似,只是該超級大國目前以段子手著稱的領導人當然比不上凱撒的文治武功,可謂空有由其志,而遠無其才。
更何況他們還面對另一個和平崛起的東方大國,用於侵略與搜刮的物件也遠沒羅馬時期軟弱和可控,所以該大國不管是保持現有體制還是轉型為東方體制,其結局只怕都不會有羅馬共和國那麼幸運了。該話題就不在此文展開了。
公元前2世紀開始的兩漢時期,中國與羅馬東西兩大強國,同時崛起於亞歐大陸兩端。
位於絲綢之路西端的羅馬帝國,在中國古籍中被稱為“大秦”,當時,羅馬是世界上與中國並駕齊驅、交相輝映的文明古國、絲綢消費大國。而作為享譽世界的絲綢原產國,中國無疑是古羅馬人心中仰慕嚮往的神秘國度。
張騫通西域後,中國的華貴絲綢沿著陸上“絲綢之路”開始傳向古羅馬。彼時歐洲人把這種質地輕柔、色澤華麗的絲織物看作是神話中“天堂”裡才有的東西,極盡溢美之詞,稱中國為賽里斯(Seres),即絲之國。
羅馬與漢唐兩個超級大國,透過中東和中亞各國的中間商互相貿易,互相交流、互相凝視,互相欽慕,只是這種欽慕只是留在彼此的心中、文獻中以及時常出土的文物中。
或許對兩國來說,遠遠的守望才是最完美的結局。畢竟強強相對,爆發的往往不是愛情而是火焰,一山不能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問題是雄性荷爾蒙都爆棚的兩個巨無霸,誰願意做那個“母”呢。
令人遺憾的是中國的漢唐宮殿都被一座座現代建築所替代,關於前世記憶也大多埋藏在地底之下。其氣勢恢宏的宮殿建築只能偶爾從土丘中挖出的片磚只瓦中去遐想。
而羅馬文明卻有許多宏偉的建築遺蹟儲存下來,讓我們有幸還能身臨其境感受到2000多年前輝煌。
例如羅馬鬥獸場,我們現在去義大利還能親自體驗它的巍峨與壯麗。
在鬥獸場工程竣工時,古羅馬統治者組織驅趕牛5000頭猛獸與3000名奴隸、戰俘或罪犯,上場“表演”人與獸、人與人的角鬥。血腥大廝殺持續了100天。現代組織一場世界級的奧運會有才半個月時間。
古羅馬鬥獸場
如果把西方的埃及、希臘與羅馬對標東方的良渚石茆、戰國與漢唐,評比哪個更加偉大和壯美,也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但是我個人認為是,從綜合評估上來說,東方至少能以2:1的比例獲勝。最難能可貴的是,東方文明是一脈相承延續至今的,而古埃及文明除了留下一堆讓人無限唏噓的遺蹟外,卻沒有任何文明流傳下來。
#持者要為特朗普辦“第二次就職禮”##考古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