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瑰寶#第三季正式開播,再次向大眾展現一件件國寶。但假如約請中國考古博物館參與的話,我想該館首先拿出手的一定是那件來自傳說中“最早的中國”二里頭遺址出土的綠松石龍形器。
這件綠松石龍形器發現於二裡頭遺址宮殿區一處貴族墓葬,屬於二里頭文明二期,距今約3700年,假如您認為二里頭遺址為夏都的話,那麼墓主人應該就是夏王朝的皇親國戚了吧。
二里頭綠松石龍形器
這件綠松石龍形器由2000餘片綠松石組成,綠松石原應粘嵌在某種有機物上。綠松石龍形體長大,鉅子蜷尾,龍身曲伏有致,顏色絢麗。龍頭呈扁圓形,梭形眼,眼球為圓餅形白玉,鼻樑由三節半圓形的青、白玉柱組成,蒜頭狀鼻端由綠松石雕成。龍身長64.5釐米,中部最寬處4釐米,龍身有綠松石片組成的菱形鱗紋,龍尾內蜷,形象生動。這件綠松石龍用工之巨、體量之大、製作之精之巧、用綠松石片之多,在目前所見中國前期龍形象文物中是獨一無二的,堪稱超級國寶。而與《國家瑰寶》所展出的眾多傳世品比較,這是在現代考古精細化操作的過程中才獲得的國寶,其寶貴度可不一般。
栩栩如生的龍頭
據當年詳細開掘該墓葬的李志鵬老師回想,2002年當時已是20多歲研究生的他在許宏隊長的安排下,擔任開掘一座二里頭文明前期大型宮廷修建基址的南部院子。當時一處晚於二里頭文明的商代灰坑打破了一座二里頭文明的墓葬的西南角,李老師應該現已清理完灰坑,在修補坑壁時發現了一件綠鏽斑斑的青銅器。要知道二里頭文明時期我國的青銅文明尚不發達,儲存完好的青銅容器寥寥無幾。李老師趕忙向許隊長彙報了情況,二人再次探查後,發現那是一件銅鈴,鄰近還有人骨暴露。這無疑應該是一座二里頭遺址前期的貴族墓葬。目前學術界並未發現二里頭文明時期的家族墓葬,以為二里頭文明遍及實施居葬合一,即墓葬遍及埋在生前的居址鄰近。所以,居住地等級越高,墓主人身份可能就越尊貴。而這座墓的主人便生活在二里頭宮廷區,其身份能夠遙想……
按照一般考古規程,發現這樣的墓,一般都會連夜清理,以免訊息外漏引來不法分子。我們也曾連夜開掘過幾個墓葬,只不過和這個墓葬的遺物豐厚程度所不能比。該墓主人脖子上掛著一串海貝(有的還組合成花瓣狀),頭部放三個斗笠形的白陶器,其頂上還各綴著一顆綠松石珠,腰部放置一個銅鈴,腳下和身旁有漆皮色彩仍然鮮紅的漆器,很多的陶器打碎了放在墓主人身體周圍。墓內出土隨葬品適當豐厚,總數達上百件,包括銅器、玉器、綠松石器、白陶器、漆器、陶器和海貝等。而該墓最值得注意的仍是那些成片的綠松石片。過去在二里頭遺址開掘多多少少也會見到一些綠松石片,但這個墓中的綠松石片好像鑲嵌組合在一起,好像是某件大器物的一部分,如此一個個細小碎片適當費力,守夜看墓現已再所難免。
綠松石龍出土墓葬平面圖
據開掘者回想,當晚許宏隊長便安排隊員、技師和山東大學實習的學生輪班守夜。人們晚上就擠在大吉普車上,開著大燈照著墓葬,還從裡借來了大狼狗。據說,前半夜我們望著星空談笑風聲,說是為二里頭貴族“守夜”。到了後半夜,則由幾名老技師擔任看守。
可是由於墓葬隨葬器物許多,特別是那上千枚綠松石片,所以許宏隊長決議連夜將墓葬整箱套取,比及日後運回實驗室細緻整理。這樣的開掘方法據說是中國考古學的一個創舉,當年在安陽殷墟也見到許多套取的大箱子,現在各個地方研究所開掘重要墓葬時也採用這樣的方法,比較著名的便是前些年海昏侯墓的開掘。這樣的開掘能夠確保室內的恆溫恆溼,確保開掘能夠如醫師做手術般精細操作,而不是像在野外那樣為了趕時間或防止引起其他人注意而倉促開掘。如此,開掘能夠記錄更多的開掘細節和儲存更多的可能因環境改變而損壞的文物。
綠松石龍繁密的線圖
聽說,連夜套箱起取過墓葬後,墓葬的大箱子就放在了隊長許宏的宿舍裡,許隊長還和這個三千多年前的先人共處一室好幾天。之後,便將這箱墓葬押運至北京由社科院專門的文物保護技術人員進行整理。許宏教師回想,大約半年後回京去看那個墓葬時,負責人告知他挖到了一個超級國寶,一件實實在在的綠松石龍,當你看那件龍頭時,它也輕輕抬起頭好像與後來者進行心靈的對話。
這件綠松石龍的出土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重視,以為為中華民族龍圖騰找到了最直接、最正宗的根據。許宏教師也說這是出土於“最早的我國”,“華夏第一王都”的綠松石龍,是真實的“我國龍”。當然之後諸如王仁湘先生、何努先生也對這件綠松石龍做了解讀。
不過關於許宏教師這件號稱做“考古不動產”的專家而言,綠松石龍只是一個好徵兆,真實令人興奮的是在之後一年他們找到了我國最早的紫禁城——二里頭遺址的宮城,宮郊外四條井字形到達靈通四方顯示王都氣象。最新的研究還顯示二里頭遺址“九宮格佈局”,按功用分割槽,各區可能由牆相區隔,著實重新整理了咱們的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