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筆者是土身土長的上海人,在筆者所在的城市上海,有兩個簡稱,它們分別叫做“滬”和“申”,除了有兩個簡稱以外,它又有三個別稱,它們分別被叫做“上海灘”、“魔都”和“東方夜巴黎”。

上海是一座十分年輕的城市,它開埠於1843年11月17日,就算從開埠的那一天開始算起,一直去計算到現如今,至今也僅僅只有一兩百年的歷史而已,和華夏五千年的歷史,去做個比較的話,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當你我一起邁入到這座城市的大門時,首先要去觀看的風景就是“黃浦江”、“蘇州河”及“外灘萬國建築群”,其次還要去觀看並聆聽“水色與波光”、“浪濤與飛鳥”、“船影與汽笛”……因為它記錄述說著這座城市的歷史。

美國學者、思想家丹尼爾·貝爾說過這樣一句話語,曰:“一座城市不僅是一塊地方,而是一種心裡狀態,一種獨特生活方式的象徵。”故而,筆者是這樣來理解並去認為的,每一座城市也都會因為其擁有的、獨一無二的“城市符號”、“城市元素”與“城市氣質”,從而讓這座城市顯得尤為熠熠生輝。譬如說:北京不僅僅是國家的首都與直轄市,還因為歷史上的明清都城都建都在北京,故而它的皇家貴族氣質就顯得極為尊貴;又譬如說:西安古稱“長安”和“鎬京”,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有十三個王朝都建都於此,又發掘了諸多的歷史文化與歷史古蹟,還有著五千年曆史看西安的這一說法,從而彰顯了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十分深厚;還譬如說:上海是一座十分典型的移民城市,在東西方文明與文化、以及五湖四海的文明與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衝突、相互包容、相互吸收、相互沉澱之下,顯得這座城市就好像是一位風情萬種的少婦……不過,一座城市再怎樣的去千變萬化、其生活方式又是如何的新潮與高大上(尚),總歸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只因它還有中華傳統文化積澱的“根”在緊緊維繫著。

正因為上海這座城市在東西方文化(文明)的強烈碰撞與交融的全過程當中,彰顯了其獨一無二的都市文化形態。雖然說它是以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作為基底(底蘊)的,但它又“完完全全”的脫離了中國傳統文化氛圍的所在,因而造就了這座城市的文化是兼而有之與相容幷蓄的,它能讓大家在期間自由的翱翔;它雖然移植了西方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的所在,但又不是完完全全的去照單全收、去照搬西方資本主義生活方式,而是認為“自身”一定要有一種獨特的風格與個性,“凡是適合我”的,就“可以拿來為我所用”;“凡是不太適合我”的,就要“堅決的予以揚棄掉”;既具有開放性,又自成一體的獨特風格;故而它的文化風格是海派的,亦讓很多人心馳神往。

上海這座城市不單單是催生了獨一無二的“海派文化”,還催生了諸多的中國第一,就讓筆者舉幾個例子來加以充分的說明。譬如說:中國拍攝的第一部電影誕生於上海;又譬如說:中國第一座電影院誕生於上海市的虹口區;還譬如說:“上海交響樂團”曾經被讚譽為“遠東第一”……就算國家身處在計劃經濟時期時,這個時期的上海,所生產的諸多各類輕工業產品,也同樣是勇奪全國的第一名。儘管別的省市也在生產各類輕工業產品,還儘管上海生產的各類輕工業產品,它的價格要比其他城市來的稍微貴了那麼一點點,但是隻要是“上海牌”,或上海生產的各類輕工業產品,皆因為質量上乘經久耐用的緣故,一直深受全國人民的喜愛……凡事種種真可謂是不勝列舉!

上海這座城市是有著諸多的符號與元素的,“克勒”就是其中之一,這個詞語其實就是從英文單詞“Collar”一詞直接音譯過來的,其含義就是指“白領”,這個詞語還融合幷包含了“四個C字”英語詞語的含義,它們分別就是“Class(階級)”、“Colour(顏色)”、“Classic(經典)”和“Club(會所)”。假若說在“克勒”的前面去新增一個“老”字,就變成了“老克勒”,“老克勒”一詞則是從英語單詞“Old White-Collar”翻譯過來的,其原本的含義是指“老年白領”,後來就被上海人專門指那些中年以上、在洋行工作、高薪、職業安全、有見識、有教養的職業人士。老克勒們的生活方式是極其悠閒與雅緻的,在舉手投足間處處都流露出洋派與貴族的氣息。

凡是像這樣的階層人士,他們都有著寬敞的洋房和漂亮的花園,可以隨意的駕駛著私家小汽車在各條馬路上往來穿梭,他們這群人痴迷並極其熱愛西方的爵士音樂,會去收集各種經典版本的爵士音樂老唱片。除此以外,他們還歡喜穿各式各樣的花格子襯衫;走起路來挺而直;衣服一定要送到洗染店去清洗熨燙;褲子上面的兩條熨線是一定要有的,而且還不允許衣服有一絲一毫的褶皺;各式各樣的西服則是他們的標配,在穿西服的同時,不是打著領帶,就是繫著領結,亦或是在脖子上圍著一條絲制(質)圍巾,西服左上口袋還要插著一塊手絹;一雙皮鞋要擦拭的非常明亮,明亮的可以映照出人影來。

對於老克勒們而言,不僅有著只屬於自己的朋友圈子,而且彼此間還有著共同的“品位”、“信仰”與“愛好”,更會定期、不定期的聚集在一起。他們聚在一起的時候,音樂和舞會常常是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內容,還會在洋房裡面舉辦各種舞會,會一邊聽著悠揚的各種爵士音樂,一邊翩翩起舞起來,還會一起喝著濃郁香醇的咖啡,海闊天空的聊著天。既不管他們身處在窮困潦倒的日子裡面,也不管他們再怎樣的窮困潦倒,卻始終都會保持著一種紳士的風度和生活狀態,並永遠堅持Lady First,在想象的空間裡,消費西方文化。

在近代的上海灘上,還發明瞭一種新型的建築,它的名字叫做--“石庫門建築”,自從上海灘上擁有了“石庫門建築”以後,就逐漸地產生了“石庫門文化”,如果把“老克勒文化”和“石庫門文化”,相互間去做一個比較的話,那麼,上海的“老克勒文化”不單單是屬於“陽春白雪”,還是屬於“上只角文化”哩;“石庫門文化”只能是次等屈尊於“下里巴人”了,只好屬於“下只角文化”。

【備註:“上只角”和“下只角”是屬於滬語方言俚語閒話,上海人口中所說的“上只角”和“下只角”,分別就是指身處在兩個不同地域裡面的人群!“上只角”專門指綜合實力與條件都比較好的富裕人士,“下只角”專門指綜合實力與條件都比較差的窮困人!】

“石庫門”融合了西方文化和中國傳統民居特點的新型建築,它脫胎於江南民居的住宅形式,一般為三開間或五開間,保持了中國傳統建築以中軸線左右對稱佈局的特點,不講究雕刻,只追求簡約,以石頭做門框,以烏漆實心厚木做門扇,故而取名“石庫門”。石庫門還有新老之分,老式的石庫門常用馬頭牆或觀音兜式的山牆,新式的石庫門則不再使用上述形式;老式的石庫門用白色石灰粉刷,新式的石庫門外牆面多用清水青磚、紅磚或青紅磚混用,石灰勾縫;在石庫門的建築裡面還有“廂房”、“東西客堂間”、“前後天井”、“亭子間”、“三層閣”、“廚房”、“曬臺”、“儲藏室”等……

石庫門雖身處在鬧市,卻依舊有一點點高牆深院、鬧中取靜的好處。最初這類建築只租賣給居住在租界的華人士紳家庭及各類富商們的,後來由於戰爭頻發,上海灘湧入了大量逃難的各色人群,石庫門因此五方雜處起來!筆者所在的城市上海有諸多曲藝門類,其中就有經典的滑稽戲《七十二家房客》,說的就是石庫門裡的人事物情,演繹了舊上海灘裡各色人等的甜酸苦辣,石庫門文化也就是由此逐漸形成、發展、壯大、豐富起來了。居住在石庫門裡的各色人群,由於是門對門相互緊挨著的,又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所以家長裡短必然也是少不了的;有些石庫門房間的隔音效果不是很好,張三人家所說的任何一句話,隔壁李四人家都能聽的一清二楚,故而在說話的時候,要謹小慎微小心翼翼的;因為絕大多數的人家都是共用一個廚房間的緣故,誰家今天晚上燒什麼樣的小菜,大家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作家、婦女雜誌社主編馬尚龍先生提出過“中只角”和“中只角文化”這一概念,雖然筆者寫到了上海的“石庫門文化”是屬於“下里巴人”和“下只角文化”,不過個人更傾向於“石庫門文化”是屬於“中只角文化”,還不屬於完完全全的“下里巴人”和“下只角文化”,這一階層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之人。在上海真正的“下里巴人”和“下只角文化”的人群,是那些長期居住在“滾地籠”裡的人。在上海“滾地籠”是指舊社會因戰爭從其他地方逃難到上海身無分文與技能的貧困人群,居住的是由茅草、爛鐵皮蓋起來潮溼低矮的小房子,一旦發起了洪水,房屋也極有可能會被入侵淹沒。這一階層的人,所從事的行業,主要是幹各類體力活的人,譬如說:黃包車車伕、碼頭扛包工、黃浦江上搖著艪的船工……

儘管說上海灘只有區區一兩百年左右的歷史,與此同時它又是一座比較典型的移民城市。不過,由於這座城市不僅是活色生香、五光十色與風情萬種的,還充滿著無限迷人的魔力,故而,讓很多人都十分嚮往著迷,還因為它產生了各個不同的階層、各色歷史文化、各種方言土語、各類人事物情……從而能讓那些眾多寫作方面的愛好者們,去擁有了源源不斷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靈感與素材!

筆者有諸多的愛好,其中之一就是寫作,各式各樣的文章都嘗試著去寫寫的,文章寫的多了,還把文章專門進行了分門別類,其中一個類別就是--《如風往事》篇,去細看《如風往事》篇裡的每一篇文章,就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所撰寫的各類文章,既是在回憶懷念過往的種種和幸福美好的時光,又是去記錄了關於上海這座城市各個時期的歷史、文化、方言土語和各類人事物情,都是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但凡是自己沒有去經歷過的各類人事物情,斷然不會去撰寫的!

個人依舊會去理解並認為,不光光是人類和動物會有隻屬於自己的那一份記憶,每一座城市也一樣會有隻屬於自己的那一份記憶。筆者雖然去撰寫了有關於上海灘這座城市各個時期裡面的記憶,只是去攫取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也只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其實,有關於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方言土語及各類人事物情,還是有很多很多的,也是說不盡道不完的,若是有了好的素材與靈感,還若是自己親身經歷過的話,像這一型別的文章,還會一路不停地寫下去。

個人只是一個文學與寫作方面的愛好者,不是什麼專業的作家,假若說記憶也能算作是一種責任與情懷的話,則自己十分願意長久的去保留這種責任與情懷,去撰寫自己所知曉的、親身去經歷過的、有關於上海灘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方言土語以及各類人事物情,從而就能讓那些歡喜閱讀與寫作的人群,能夠多多少少的去了解到,有關於上海灘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方言土語及各類人事物情。

英國的劇作家、詩人莎士比亞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語,曰:“一千個觀眾的眼中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同樣是關於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方言土語及各類人事物情,一千個人就會從不同的視角、想法和方法去闡釋這座城市。然而,筆者是透過筆下點點滴滴的文字來闡釋的,為這座城市留存一點點記憶。

囉囉嗦嗦的寫了這麼多有關於上海灘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及各類人事物情,就算是自己為《如風往事》篇寫的序言,是為序!

3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賞木雕藝術,看人物故事:黃楊木雕 飛天 西施 李白